生物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
《南方日报》11月18日报道,以“生物制造”为主题的第四届生物产业发展论坛在深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共同就生物制造如何助推低碳经济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深圳市副市长唐杰表示,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和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产业已经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对此,深圳已出台了《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和优势特点明确生物产业的发展重点,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调整深圳产业结构、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河北首家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落户石家庄
燕赵都市网11月21日报道,石家庄裕华区方村工业园内,年产15万吨全生物降解塑料颗粒及制品产业化工程项目正式奠基。据悉,该项目是河北省第一家全方位立体低碳经济生产园区示范点,将建成我国第一条玉米发酵生产聚乳酸(PLA)生物降解材料片材生产线。预计明年年底将可投产运行。据介绍,生物降解塑料颗粒及制品项目的原料都是玉米淀粉,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污染,最终产品废弃后可以在土壤中100%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将以“环境基础工程最佳化、节能减排基础工程最佳化、能源使用工程最佳化、环境绿化碳汇工程最佳化、废弃物环境工程最佳化”为生态亮点,建设我国第一家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片材生产线和我国产能规模最大的生物质全降解塑料吸塑制品生产线。
江苏某微生物肥料技术获国家专利金奖
江苏宜兴市政府网站11月22日报道,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由江苏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果转化的“一种能防除连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专利技术,摘得“国家专利金奖”。这是我国农业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也是“国家专利金奖”连续五年空缺后的一次重大突破。江苏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采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获得了对土传枯萎病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拮抗菌,然后将拮抗菌与腐熟有机堆肥混合,再次发酵制成微生物有机肥料。这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能明显防止土传枯萎病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5年来,该专利技术已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3200万亩次,农民增收节支上百亿元, 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江西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中国江西网11月23日报道,江西省制定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的目标,江西省将大力发展光伏、风能核能及节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绿色照明及光电产品、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50%左右。
《科学时报》 (2010-11-29 B1 中国生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