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河北省基金办组织首批(2009年度)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执行情况中期汇报。据悉,首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实施两年来,从理论创新到成果应用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有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发表学术论文86篇,其中54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
河北大学教授李正平关于疾病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高达11.829,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中科院院士、《化学进展》杂志主编王夔先生专门邀请其撰写关于“MicroRNA分析方法进展”的评述文章。燕山大学教授张福成关于高速铁路贝氏体钢辙叉的研究成果,2009年共申请9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的关于铁路辙叉专用钢的研究成果转让给省内大型企业,投资额度为5亿元。该课题组目前正在参与制定贝氏体钢辙叉制造技术的国家标准,今后我国在高速铁路线路中,将主要使用他们的研究成果生产的产品。燕山大学教授李小俚设计的麻醉深度检测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产品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医学生物化学、电磁复合材料、有机半导体、植物细胞生物学等一批杰出青年项目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该省2009年启动的一项人才资助计划,旨在培养和打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目前为止,已有23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资助,资助额度为每项3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高长安)
《科学时报》 (2010-11-29 A4 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