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赛为平台,以应用为目标 |
|
首届中国低碳创业大赛启动 |
|
□本报记者 洪蔚
11月28日,在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的前一天,中国首届低碳(能源)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中国首届低碳(能源)创业大赛是中国第一个促进低碳技术商业化的比赛,也是中国科技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一项具体行动。大赛在科技部高新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以及中科院院地合作局这三家主办单位的领导下,广泛邀请低碳经济及科技领域权威专家、投融资界资深顾问以及优秀企业界人士,对参赛的低碳商业方案进行筛选评估。
目前,“低碳产业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产学研结合的问题是我国低碳产业的一大难点。”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等嘉宾在启动仪式上一致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则表示:“本次大赛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大赛要使优秀的低碳技术与思想得到产业的支持。”促进这种技术与思想的转化,是本次大赛的目标。
中科院科学时报社《科学新闻》杂志作为大赛的发起单位承担了主要的组织工作。《科学新闻》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在参赛作品的征集方面,除了通过宣传扩大征集范围外,主办方还主动从10万件相关专利中进行筛选,并寻找专利持有者,邀请其参加大赛,从而积极地将现有技术推向市场。
大赛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即大赛将不以评选为最终目的,对入选作品将提供基金与技术跟踪支持与指导,确保有商业前景的技术最终实现其商业价值。
大赛另外三家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则代表着中国低碳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的主要单位。
经过8个月的筹备,已有部分参赛者提供参赛作品。其中,辽宁农民、被称作“中国农民低碳第一人”的刘兴山出席了启动仪式。他设计的太阳能房——利用太阳能节约取暖,已经获得国家专利。他在启动仪式上说:“我自己还盖不起这样的房子,但我已经为附近有能力建房的人建起了30多所。”
当主持人问他是否想获奖、想得到多少奖金时,刘兴山说:“我想获奖,但不是为了奖金。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推广我的低碳技术,让更多的人住上低碳房屋。”
“在低碳创业大赛的平台上开设低碳创意行动的竞赛,有效拓展了低碳活动的社会效应,也是一种开创社会公益组织创业的新形式。”大赛发起单位有关负责人说。
在正式启动仪式后,大赛组委会将在多个城市进行巡回启动和创业培训,在2011年4月中旬举行总决赛、颁奖大会,2011年5月将举行低碳产业技术展示会,整个活动预计将持续半年时间。
《科学时报》 (2010-11-29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