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 钟书华
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普遍关注“后危机时代”如何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9月8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尽快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甚至主导产业。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三大利处。首先,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实现效率提升;其三,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科技跨越式发展。
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基本着力点是在相应产业内塑造大批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通过若干千亿元超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大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同造就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然而,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尚无一家千亿元企业,大量初创和中小企业并存,这些企业都在寻求突破性增长,但是面临着发展困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将会比一般成长阶段的高技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金、市场等方面面临更大的发展困境。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由于技术积累程度不足,难以实现突破性创新;资金方面,作为新兴产业,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将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具备低成本融资能力;市场方面,作为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将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市场客户对于全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二是被替代产品生产厂商将会实施低成本战略狙击新产品上市。
中小企业不强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能是一场虚火;换言之,需要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困境问题。从目前来看,国家政策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中小企业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仅仅限于宏观层面。长远来看,从微观上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困境问题还是需要大力发展企业加速器,通过企业加速的服务功能逐一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
企业加速器作为一种专门支持高技术、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型服务组织,凭借其所承载的制度性框架、专业化服务体系、适应性的资源集合、快速成长的渠道,为入驻企业提供快速发展所需的公共技术平台、融资、市场、人才、信息、专业管理咨询、合作与网络等资源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入驻企业加速器,其面临的技术创新、资金、市场等发展困境有望在入驻期间借助企业加速器服务平台获得解决。
企业加速器自身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官产学研用”五方多主体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供解决方案,为入驻企业提供实现突破性创新机会。同样,企业加速器利用自身社会网络和资本优势加速资本流动,通过实现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优化整合,突破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同时,企业加速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产品市场化。
在美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成为美国企业加速器争相服务的客户。如美国硅谷企业家网络组织在圣克拉拉和圣何塞地区投资兴建企业加速器设施,为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企业提供“加速”服务。休斯敦技术中心作为大休斯敦地区的企业加速器,将自身使命定位为加速新兴技术企业成长,其客户主要由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企业构成,其远景目标是将大休斯敦地区建成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中心之一。目前,中国企业加速器数量已达到22家,其中建成投入使用12家,在建7家,筹建3家,各高新区都在加紧酝酿建设企业加速器,发挥这些企业加速器的“加速”功能,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有裨益。(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科学时报》 (2010-11-29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