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丛玉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6 7:12:15
尿常规:既要发扬现代创新技术,又要继承经典有效方法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解放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丛玉隆
 
临床路径是医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临床路径具体到科室如何实施,涉及一个流程问题。目前在常规检验中,问题最突出的便是尿液有形成分镜检标准化的流程管理。这两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有形成分检验意义重大
 
大家知道,临床路径中,任何患者入院,必须做三大常规的检验,其中的血常规和尿常规更为重要。经典的尿液检查包括尿液的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查。三者都非常重要,其中又以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为尿常规检查的核心。可以说,目前流行的仅做“尿十项”的检查,而忽视镜检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尿常规检查,而只能称之为尿的干化学分析。因此,如何加强尿有形成分检查的标准化,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言,在临床中最简单的血尿鉴别,对比经典的方法,如肾穿,这种有创检查对病人的伤害非常大。而通过尿液红细胞的分析,就可以有80%的病人得到确诊。尿液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通过识别尿沉渣和主体细胞,就能帮助尿液炎症的解剖学分析。因为各种细胞,如扁平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尾型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它们的分布位置是不同的。一个精确的尿液检查,可以帮助细胞的定位。一个管型的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都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我经常在论坛上和肾脏科的医学专家进行讨论,他们告诉我,假如尿沉渣中发现一个红细胞管型,就能够帮助他确诊肾炎。可见尿常规检验的意义有多么大。
 
随着镜检意义的加深,其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从一般的简单检查,发展到利用各种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查,还可以通过单克隆抗体与尿流式的结合检查,把尿中各种解剖部位的细胞进行分类,这对确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应用的不仅仅是光镜,还包括干涉显微镜、位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甚至电镜,再加上各种化学分析访法,这涉及到多技术的结合应用。仅就简单的光镜下可见的不同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各类细胞都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在详细的尿液检查中,对细胞的定位、分析,就可以将一些需要做肾穿、做病理学活检的病例确诊。过去,在没有条件的医院医生无从着手,有条件的医院多用肾穿,患者的痛苦很大。我们使用创新的、简易的、经典的、准确的检测技术,就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诊断,因此,现在国际上特别重视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
 
从1991年至今,国际相关组织纷纷发布尿的临床检验标准,也包括我国。这就说明,国际检验界对尿有形成分检测的标准化是十分重视的,其临床价值也非常大。
 
困扰镜检的因素
 
但是为什么在我国尿沉渣镜检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我想根源在于病人数量多、集中、标本量大,临床要求及时发送报告。这和我们现有的人员设备配置是不成比例的。举个例子:1987年,我刚调入301医院的时候,我们的门诊化验室有9个人,做尿常规的是3个人。到了今天我们的门诊量达到1.5万人,增加了5倍。因为缩编减员,我们门诊化验室只有7个人。7个人要完成1.5万人尿液检查的工作量,怎么能做到挨个镜检呢?由于供需的矛盾,加上有些学科带头人管理意识的淡薄,对尿有形成分的检查意义缺乏重视,甚至对于干化学分析的局限性认识不清,因此造成了近二十年对尿有形成分检查的严重忽视。我在相关报纸接连发文,提出了“检验仪器档次提高了,检验水平却在下降”、“忽视形态学检验的现象日趋严重”、“自动化仪器不能取代显微镜”、“采取措施纠正重设备轻技术的倾向”等一系列严肃的问题。形态学检查是我们的基本功,又是临床中最主要的诊断指标,而这些在目前是短板,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甚至是误诊。
 
如果按照国际规范,应该为每个病人进行镜检。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完成。不要说我们这样大的工作量,即使一天三五千的工作量,及时为门诊出报告也是困难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国内外专家通过讨论,设想通过自动化仪器解决供需的矛盾。尿液自动化分析的筛选方法主要有三个:干化学法、流式法和显微成像法。
 
所谓尿的干化学分析,就是通过流程和标准进行。无论国内外,它都是一种初筛方法,用以确定哪些样本需要进一步镜检。那么筛选标准是什么呢?目前为止使用的还是1995年我国在武夷山会议上确定的筛选标准,即:在仪器、试纸条符合实验要求且实验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标本中的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亚硝酸盐4项同时出现阴性,我们就认为其有形成分大致在正常范围,可不镜检;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就必须镜检。我们制定这个标准,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即一定数量的假阴性造成的漏检。相当多的假阳性,特别是红细胞的假阳性,加上没有进行有效的镜检,给临床造成了很大的诊断混乱——医院资源的浪费,病人负担的加重。
 
自动化检验的局限
 
对于干化学的检查,虽然我们要求很严,要求4项均为阴性才可不镜检。但是这4项指标受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很多抗生素,维生素C等等,它们都能干扰尿干化学的检查。在大量的样本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生理、病理、药理因素造成干扰检验结果,造成了干化学检测的假阴性的现象,进而可能导致漏诊。
 
大家知道,干化学不是分析细胞形态,而是分析细胞内的化学物质。红细胞检测对象是二价铁,凡是检测到二价铁,仪器都会报阳性,这就是为什么红细胞假阳性率那么高;白细胞检测对象是酯酶,而酯酶只会在中性粒细胞中出现,而在单核细胞中很少,淋巴细胞根本没有酯酶,因此很多镜检检出淋巴细胞的样本,干化学都会报告阴性结果。但是干化学的意义在于对镜检的补充作用。镜检是通过形态学辨认判断,当某种情况下,红细胞或白细胞出现破裂,就很可能镜检不出,但实际上是存在的。
 
我无意否定干化学的筛选原则,直到现在“武夷山原则”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为何今天的干化学分析为临床带来这么多的问题呢?症结在于没有按照系统去做。我们总是宣传“4项指标”,但是却忽略了医院里的检测系统和当初制定标准的系统是否可比。有的厂家为了降低其仪器所谓的“红细胞假阳性”,人为调低了仪器的敏感性,致使大量出现红细胞假阴性的现象。坦率的说,2元的试纸条和2角的试纸条,其质量是不可比的。你的检测系统是否适用于“4项指标”原则,最好做一个验证,假设之前用过进口的设备,现在改用国产设备,感觉质量可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拿出一定的病例,即使4项均为阴性,还是要进行镜检,检验其是否有漏检。
 
近些年出现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显微成像检测技术,与干化学法不同,它们确实是通过分析细胞进行检验,比干化学有明显的优势。但这些仪器虽然可以识别细胞,但是前提是细胞必须处于正常状态、正常成分、正常数量。一旦存在病理细胞或其他干扰物质出现时,这些仪器依然识别不出来,仍然需要复检。在干化学法出现大量假阴性、假阳性报告的情况下,联合使用尿流式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进行筛选,可能具有一定价值。去年我们在满洲里制定了新的指南,几乎同时,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出了新版的GP16-A3(《常规分析及尿样的收集、运输和保存指南》)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和国际最先进的标准是同步的。
 
设备档次提高了,人员素质提高了,但是基本技能降低了,检验质量降低了——这就是当前我们在检验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很痛心地发现,形态学检验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国内需要寻找并培养一批尖子人才,能够把形态学振兴起来,遗憾的是这部分人才凤毛麟角。以形态学为代表的技能检查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典的确诊依据。我们现在提出医疗体制改革、提出临床路径制定,最讲究的是适宜的技术,所谓适宜技术,就要求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临床适用。对于三大常规,形态学是最适用的,但恰恰在近些年被忽略了。如何既要发扬现代创新技术,又要继承经典有效方法,是每个学科带头人要思考的问题。
 
(姜炯根据作者在第十三届希森美康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科学时报》 (2010-11-26 B3 检验医学)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