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
赵玉沛
徐凯峰
琳琳
郎景和
编者按:一场罕见病的研讨会上,记者得知了一种称之为LAM(淋巴管肌瘤病)的罕见病,与相关专家、病友交谈后,又知晓了雷帕霉素对LAM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当进一步深入了解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的时候,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道开始进入视野。
对mTOR的关注,不仅因为它在相关疾病治疗方面所具有无限的临床应用前景,更多的是它为日后的医学研究、产学研相结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而对LAM的执著,除了需要社会各方面对罕见病的关注之外,更多的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历时一个多月的采访,记者拜访了权威的医学专家,也走入病房看望了LAM患者……
□本报记者 王璐 张思玮
《科学时报》:你作为此次2010年帅府园论坛——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础、临床与产业发展暨首届全国LAM大会的主席,请你谈谈此次论坛有哪些特色?把mTOR确定为讨论的主要内容意义是什么?
钟南山:过去很多论坛和会议的举办主要是结合医学的基础研究或者临床实践经验,针对某类热点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而此次会议具备以下四个特色:第一,论坛定位于转化医学,一方面强调如何把医学基础的研究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另一方面注重与相关医药企业的沟通,探寻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第二,论坛抓住了常见病最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主要有肿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种器官的纤维化,当然衰老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这些问题都与处于中枢管理器位置的mTOR这一信号通路的异常有关,这也正是论坛确定mTOR为探讨的主要内容意义所在。第三,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论坛尝试用一种新的模式处理医患关系。因为LAM主要发生在育龄女性当中,现在治疗的方法比较少,大多都是处于实验阶段,而育龄女性的发病,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此次论坛的举行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第四,论坛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枢纽”。雷帕霉素这一老药的新用也启发着我们对其他药物、相关机制的研发新思路。比如,阿司匹林以前多应用于治疗风湿止痛,而今主要应用在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治疗上。
《科学时报》:我注意到此次论坛上,不仅有像你这样资深的医学专家,还有相关的生物医药企业,最重要的还专门组织了一场病友大会,为LAM患者重聚北京创造一次难得的机会。这又有基于什么因素的考虑?
钟南山:我刚才也说了,LAM这种罕见病的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育龄女性,她们往往都是人生正当年之时。并且这种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病情发展速度快,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把这些LAM病友召集在一起,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1. 增进病友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在很多疾病都有患者俱乐部,其实这也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模式,尤其医学心理学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视。实践证明,患者如果没有一种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那么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所以让患者们相聚在一起,有助于她们之间互相鼓励与倾诉。
2. 为医务工作者提供获取重要信息的平台。很多时候一些治疗药物、治疗方法可能对西方人的疗效比较好,但对华人的疗效并不明显,反之亦然。如果能让患者聚集在一起,有助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更直接地在病友这里获取更详细的信息,从而实现客观地评价当前的治疗手段。
3. 体现了医生患者是利益的共同体,他们的目标都是战胜疾病。在医疗体制改革依然存在种种问题的今天,医患关系依然处于紧张的局面,把患者、医务工作者集聚一起,为他们之间更为深层次的交流创造机会。
《科学时报》:mTOR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上所取得的成绩,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钟南山:通过mTOR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我们一方面可以发现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某些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看到了雷帕霉素等药物在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例如,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可以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明显降低了置放支架的再狭窄。
最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在对mTOR相关问题研究上,紧紧抓住了科技前沿的信息,适时地召开此次会议,把临床医生、基础科研工作者、生物制药企业等召集在一起,这对于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启发。制药企业从初步研究中看到了希望与投资的前景;患者看到了临床治疗效果,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医务人员则有了奔头和方向感。这样无形地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关口前移”。
《科学时报》 (2010-11-26 B1 科学与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