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麻晓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1 21:48:40
从作家富豪榜看未来阅读生活
 
□麻晓东
 
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再次引起一片争论与质疑。今年,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分别以2500万元、2300万元和1950万元的年版税收入成为作家富豪榜的三甲。据称,他们3人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作家富豪榜三甲之列。
 
中国作家富豪榜自身定义为“持续追踪记录中国作家财富变化,反映中国全民阅读潮流走向的文化品牌榜单”,自2006年始,每年发布全中国版税收入最高的25位作家财富排名,至今已经连续5年发布该榜,并且每次发布都会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所议者有三:一为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销量”是各出版机构的“商业秘密”,不太可能获取,版税率也因人而异,同时,几乎从来也没有在榜作家或出版方对其数据表示过认可;二为争议,代表意见就是精神产品不能用金钱衡量,富豪榜与文学无关;三为无视,更多人将此榜视为商业炒作,毫无意义,不必认真看待。
 
今年作家富豪榜发布后,众多媒体都注意到,占据三甲位置的作家作品都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于是一致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孩子的钱好赚,二是主流作家的作品已不能打动成年人。笔者认为,还应加上第三点,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学则是基本的审美教育。虽然成年人都没时间、不愿意读书,但作为家长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阅读的习惯。抛开对作家富豪榜的质疑与争议来看,榜单至少可以说明公众的阅读倾向与作家的影响力。郑渊洁是笔者力挺的作家,其创作的人物“皮皮鲁”是从小看大的;杨红樱的作品可以让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看;如果郭敬明能红到孩子上初中,我会尊重孩子的选择权。但在纯文学日趋式微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杞人忧天一把:更远的未来给我们的孩子们看什么?
 
近年来,文学这叶扁舟早已被汹涌的经济大潮拍打得支离破碎。百姓工作、学业压力日增,茶余饭后也早被网络、影视、聚餐、旅游等众多娱乐活动抢占,谁还有时间精心读书。于是,全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纯文学类书籍更是被埋在了坑里。
 
“中国作家缺什么”已成为近年来读者关心和作家自身不断反思的话题,缺思想、缺钙、缺想象力、缺人文关怀、缺自由意识与独立意志,看上去什么都缺,却什么也不缺。笔者注意到,作家富豪榜制作说明的第一条就是:“我们向所有通过汉语写作合法致富的中国作家致敬!”的确,把文字编排成让别人掏钱的产品,本身亦非易事,至少公众可以用钱行使他们的投票权。作家富豪们至少是劳动致富,而且还不是轻松的劳动。
 
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伟大也许是中国文学界的“钱学森之问”,但当文学创作者的生活越来越安逸、经历越来越贫乏时,如何能创作出关照现实、触及灵魂的伟大作品,才更刺痛所有读书人的神经。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清代赵翼诗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近日,两个据说是农民工演唱《春天里》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写作比唱歌难,盼望有一天我们能读到如此打动人们心灵的文学作品。
 
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才会成为媒体的主流话题,而如何提倡阅读也是摆在传播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郭德纲在相声中调侃:从自由女神像举着火炬拿着书就能看出人家美国人的上进精神——停电了也要看书。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理解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故事了,我们是否要说,那只是两个传说。
 
《科学时报》 (2010-11-22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