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5标准发布之后,有媒体报道称,“生物柴油生产厂家对B5标准‘不感冒’”。也有媒体称,由于B5标准出台,使得生物柴油能正式进入成品油零售系统,并作为合法汽车燃料使用,这刺激了生物柴油企业的投产。
张永光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B5标准并不直接针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而是针对销售和调和等环节。
□龙九尊 李惠钰
《科学时报》:目前有媒体通过调查发现,生物柴油生产厂家对B5标准“不感冒”,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永光:这是一个歧义和误导。实际上,B5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生物柴油的调和企业、销售企业和技术监督部门,而不是针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生产企业满足BD20828(GB/T 20828-2007)——BD100这一标准就可以卖给销售企业。至于销售企业如何加、加多少则取决于B5标准。
B5这一标准对生物柴油企业并没有很严格要求,但个别指标会有约束,比如酸值。生物柴油本身是含酸的物质,或多或少会增加石油柴油的酸值。从这一角度来说,尽管有些企业的生物柴油达到了BD100对酸值的要求,但如果酸值过高,可能会造成整个终端行业柴油酸值的增高。这种情况下企业在销售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生产生物柴油企业来说,标准的出台为将来产品及时销售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条件,但前提是企业必须严格实行这一标准。而且应该尽量保持连续的供应,不论价格高低,都要保持稳定的供应。进入能源行业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时报》:社会上有一种理解,认为B5标准出台后,在普通的加油站就会有这种B5柴油出售,事实如此吗?
张永光: 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我们国家生物柴油总产能只有20万吨,而石油柴油有1.5亿吨。生物柴油量是非常少的。可能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以后,会给这一行业带来一个发展的高峰,产量可能会从20万吨再增加一些。对局部地区来说,他们使用的柴油里会出现少量生物柴油。但对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来讲,会跟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
《科学时报》:这一标准是国家推荐性标准,您觉得怎样才能发挥标准制定的初衷?
张永光: B5标准明年2月1日能不能按时实施,关键要看标准化委员会以外的其他部门能否及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从技术归口、管理部门来说,我们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后续的一些标准还会陆续出台发布。
按照目前来看,现在的石油柴油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生物柴油还有其他非矿物质柴油的介入,因为这需要进行新的设施建设,实际上这是成本附加的过程。当国家财政政策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以后,它们才会有积极性。
《科学时报》:目前不少地方在闹“柴油荒”,你认为它对生物柴油有哪些影响?
张永光:柴油荒是个非正常的暂时的现象,总体来说,我国柴油是汽油的两倍多,我们国家柴油并不紧缺,这些年来,柴油供应已经由过去的紧缺逐渐变成过剩。
生物柴油本身在能源替代意义上并不重大。我国柴油产量1亿多吨,而生物柴油才20万吨,对柴油的供应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从这一意义来说,目前紧缺对其没有影响。可能对局部地区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有利,因为价格高,产品好卖。
《科学时报》 (2010-11-15 B1 中国生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