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10 14:47:54
性能口碑并举 两巨头再战中端单反

 
“佳能灵动,先发制人;尼康沉稳,厚积薄发。”此番高手对决,胜负难料……
 
佳能和尼康,数码影像领域的一对宿敌,在历经数十款产品的长期竞争态势下已经是公认的“世仇”。近来,两家也先后上市了今年的秋季新品,在中端单反数码相机市场掀起一场新的竞争,这一轮的主角是佳能EOS 60D和尼康D7000。
 
产品上市时间相差约一个月,市场零售价格区间接近,两款新品又都是上一代死敌佳能50D和尼康D90的升级版,都被定位为中端单反的“性价比之王”,那么这两款产品究竟谁强谁弱呢?且看本期《中关村PK台》从产品、渠道、用户等角度进行的分析。
 
产品面对面难分伯仲
 
回顾以往的竞争,佳能和尼康这两家互有攻守,但业内普遍认为佳能的市场表现比尼康稍好一些。当尼康D3和D700的市场组合横扫市场时,佳能曾一度陷入被动,直到佳能5D Mark2上市才算缓过劲来。在其后,尼康凭借两年前奥运会商机发售的D90持续热卖,也并没有让佳能拉开差距。
 
风水轮流转。今年的新品上市之前,无论是从渠道、专业媒体还是用户群体对这两款产品的期待值来看,佳能60D都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戴上了“升级缺乏诚意”的高帽子;而刚刚在中国市场亮相的尼康D7000则充分吊足了市场的胃口,获得了舆论上的先机。但若从产品性能来比较,双方其实各有优势,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从整体的产品本身来看,佳能60D的优势主要在一些创新功能,比如一直领先的像素数和全高清摄像能力,比如可旋转LCD屏、屏幕分辨率等。尼康D7000的优势在于传统摄影参数,比如金属机身、新的测光系统、新的对光系统等等。
 
再看几个细节。首先在“对焦”这一指标上,尼康的39点对焦比佳能的9点对焦更强大,尤其在高速追焦或精细构图的时候,对焦点多确实更具优势。不过尼康虽然对焦点多,但是对焦速度还得下功夫,佳能在对焦速度上还是领先尼康,尤其是低端镜头和套头。
 
其次,像素应该是尼康的软肋。虽然D7000终于突破了1200万像素的门槛,提升到了1600万,但没有核心技术的尼康还是处处受制,落后于60D的1800万像素。
 
再看视频录制功能,佳能60D支持30帧的1080p高清视频拍摄,但尼康D7000只支持24帧,稍显不足。
 
外观上二者也互有优劣,60D的液晶屏可旋转,分辨率高;而尼康不可翻转,分辨率低。机身材质是争议最多的地方,60D从一贯的金属机身降级成塑料,让人大跌眼镜,而尼康D7000却从一贯的中级塑料升级为金属机身。
 
ISO值也是用户们关注所在,尼康D7000在这个方面做了突破,不再以尼康一贯的ISO200作为起点,并且ISO上限扩展到了25600,等于分别向上和向下都拓展了一个级别。高ISO值导致的控噪能力问题,则需要在使用测试后才能见分晓。
 
从两款产品的这几项主要参数指标来看,佳能60D的处境稍显被动。两个厂商也不约而同地宣称,佳能60D并不会延续上一代热卖的机型50D的产品定位,尼康D7000和D90将共存于市场,市场定位也不一样。无论是虚晃对手,还是避其锋芒,60D和D7000的直接竞争却是不可避免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60D和D7000这两款新品的市场定位归根结底还是根据各厂商自身整体产品线规划来决定的。佳能希望用户更多地选择入门级的550D与中高端的7D,因此有意将60D同7D之间拉开差距。而尼康方面既然打算让D90与D7000并存于市场中,或许其目的是让D90和D7000形成合围之势,与佳能的中低端产品线进行充分的竞争。不过,虽然二者的参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高成本带来的高价格,也让尼康D7000在价格上失去竞争优势。从最新的市场报价来看,佳能60D机身价格不到7000元,但尼康D7000则已过万元。
 
《中关村周刊》点评
 
随着10月底尼康D7000真机到货中关村各家柜台,这两家老对手正式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而佳能60D也随之以小幅降价来加以应对。D7000虽然错过了“十一”黄金周,但佳能60D也并非如料想中的热火朝天,不少用户对于这两款新品还是以观望为主。从上述几个方面的简要对比来看,也不是哪一个新品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对应具体的参数类目,比如追求视频功能,佳能60D胜出;追求对焦则D7000稍强。综合比较,难分伯仲。
 
从市场策略来说,尼康现有的产品线布局重新调整得更为合理,佳能这一轮的动作不大但抢了市场先机,虽然在中低端产品线上缺乏一款十分完美的产品,但每一款产品都实力平均,不影响高端产品线的销售。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在拳头产品的生存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轻易不推出新品,这正是佳能的一个狡猾策略,所以也才有了“尼康做产品,佳能做市场”的说法。
 
渠道的思考深谋远虑
 
数码江湖,纷争不止。中关村渠道商对于新一轮的中端单反之战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也并非言辞激烈、针锋相对,而是以一种殊途同归的方式看到了这两个厂商持续竞争的本质,那就是产品定位、市场策略等差异有益于单反相机市场的良性竞争。
 
经销商高先生认为,“从这两款新品的命名规则打破传统这一做法来看,就能够看出佳能、尼康对于未来的产品市场其实是进行了通盘考虑的,可谓是深谋远虑。”据高先生介绍,佳能中端单反系列从10D开始,直到50D,都是两位数命名,这个系列都是全金属制造、肩屏、相对领先的对焦系统,一直是市场的中坚力量。三位数命名的如550D则为入门级,单位数命名的7D又是更高一级别的中端机;尼康的D7000从配置来看,很像是D90的升级产品,因此曾被传言为D95,但正式发布时的命名却采用了入门级产品惯用的四位数,应该也是有意而为之,避免在高端入门和中端机市场与佳能正面交锋。
 
由此高先生对于佳能和尼康的这一市场部署做了一番分析和推测,他认为佳能的“高攀”和尼康的“低调”可能是为了应对近来迅速崛起的单电相机(单镜头电子取景数码相机或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它通过高素质镜头群以及组件的支持,实现了比准专业DC更出色的画质,同时兼具DC强大的功能拓展性。)市场。高先生认为,佳能也许还并不看好单电市场,近期不打算进入,但是面对单电的入侵,佳能又不能坐以待毙,尤其是他自家最擅长的入门级产品。因此,佳能60D的策略就是为了巩固其入门级和中端机的地位,既有入门级的亲和力又有中端单反的帽子,从而抑制打压单电产品。而相反,尼康则可能是相对更看好单电市场,打算伺机进入,甚至尼康都可能做好了放弃入门级单反的准备,把现有的中端机产品拉低身价作为入门级,而真正入门单反市场则交给未来规划的单电产品。
 
以高先生这种观点为代表的经销商并不是少数,多年的市场经验也证明,佳能和尼康都是十分成熟的企业,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能力各有心得。而近来单电相机来势凶猛,索尼、松下、三星、奥林巴斯这些厂商在数码影像市场也是作战多年的老对手,他们判断在单反相机上自己最终不是佳能尼康的对手,于是开辟出了一个新市场,并且反响不错,全民单反的时代是大势所趋。佳能和尼康对此的部署虽然在策略上有所不同,但最终将有利于形成单反相机市场的良性竞争格局。
 
对于这两款新产品,中关村的单反相机经销商都比较看好其未来的市场趋势。他们认为,佳能的60D更迎合时尚的潮流,紧跟市场,把那些没必要的高端功能和影响成本、影响轻巧的因素全都抛弃,追求小巧轻便和较低的售价,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新用户和年轻人群,让不摄影的人爱上摄影;而尼康的D7000继续在性能和稳固度上下功夫,不惜成本升级到了金属机身,它瞄准的通常是业余高级发烧友和一些专业摄影工作者,继续保持尼康在传统摄影人群的良好口碑。
 
“如果60D和D7000分出了明显的优劣差距,那么就说明佳能和尼康都输了,也正是因为双方市场战略的成功,才让这两个品牌都能够拥有各自数量庞大的忠实用户群体。”高先生认为,佳能和尼康之间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共同进步的关系,这一做法堪称典范。
 
《中关村周刊》点评
 
中端单反作为市场上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单反产品线,自始以来就受到厂商的重视。无论是佳能EOS系列的10D到50D,还是尼康D70到D90,他们都保持着高度的市场警觉,“得中端者得天下”。
 
多年的竞争中,这两大品牌同级单反的更新换代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周期,比如尼康中端机往往是两年,比如热销的D90,而佳能的中端产品通常是一年左右就出新品,这也是为了更细分的市场定位。但纵观佳能和尼康的历次产品更新,能让人感受到这两个厂商不同的企业文化。佳能属于激进派,灵动大胆,产品具有创造性;而尼康是个老牌光学厂商,擅长稳健的策略,产品改进和升级都是按照既定计划的,有的时候甚至显得有些迟钝。
 
但即便是对这两个新品做最保守的判断,60D和D7000都没有太理想的市场销量,佳能和尼康作为单反相机的代表厂商,可能也不会局限于如何让某一款的热销,而是让全系产品的定位更符合单反消费层次的划分,不断健全产品的分级规范,为全局市场打好基础。
 
用户印象佳能很失望尼康很给力
 
在佳能60D和尼康D7000出现之前,很多单反用户在出手之前都在不同的渠道发表着各自的纠结:“到底是买50D还是D90”,在这二者之间,一大部分追求高性价比的人都会选择佳能50D,而追求色彩还原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尼康D90。但新品计划公布之后,用户群的支持度却发生了变化。
 
一位佳能50D用户在某摄影论坛称,自己选择升级机型的标准是这样的:“对于EOS 50D的继任机,我当然希望他能延续50D的辉煌,假设它会有两种可能。第一,平缓过渡,即在原来EOS 50D金属机身、对焦系统、连拍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像素和视频功能,如果采用这种升级方式,对于用户来说惊喜可能没有,但也不会太过失望;第二,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加入EOS 7D的19点对焦系统或8张连拍的任何一项。”但其后佳能60D公布之后,用户期望中的镁铝合金机身变成了塑料机身,连拍速度由50D的6.3张/秒变成了5.3张/秒,9点对焦系统完全与50D相同。这时这名用户又无奈地表达出他的失望之情:“失望吗?不是理想中的它,但是已经都不重要了,因为这就是60D的现实!”
 
这边佳能60D被称之为“缺乏诚意”,那边尼康D7000却受到广泛追捧。国外某网站近期针对Photokina摄影器材展会期间发布的新品做了一次调查,尼康D7000以超过30%的票数成为网友评选出的“最令人期待的数码单反相机”,而佳能60D的得票率还不足5%。
 
在国内知名摄影站点“色影无忌”上有用户发表了10月底首批试用尼康D7000的体验称,“原来也在想什么机器能填补D90和D300s之间的差距,D7000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又不准确,因为它是一台中档机的身架,但性能上更接近D300s,且在功能设计上又有不少超越D300s的地方,界面功能设计上则从初级到专业用户一网打尽,可以说是尼康历史上最‘以下犯上’的机器。为此,我们有理由为D7000下一代产品担忧,它的后续机该是什么样子的,才能超越D7000?”尼康的死忠用户们其实对此已经开始展望,由D7000的出现来设计尼康单反产品的整体发展方向:D7000和其后续机以非专业的身板、专业的性能来挑中端产品的大梁,D300s后续机D500将会是大众级全幅,D700后续机则维持准专业机的地位,D3s/D3X的后续机持续王者地位。由此,D7000在尼康产品线中的作用和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中关村周刊》点评
 
尼康D7000在近年来的单反升级产品中算是升得比较显著的,这让尼康用户甚为欢喜,也令其他品牌的单反用户们眼红。
 
但D7000的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高企的价格,这是用户们对它抱怨最多的一点,除非D7000能拉下身段和D90卖到一个价位。因为对于初级入门用户来说,D7000有点屈就身份,而高端用户又会觉得近万元的D7000不如全画幅的D700更值得拥有,一不小心还会成为鸡肋。
 
而对于佳能用户而言,挥别了经典的50D而且是如此迅速地断货,让他们始料未及,对于60D的迟疑和无奈,很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群的忠诚度。
 
单反产品的升级换代,实质上就是刺激新的购买欲望。产品升级得够多,刺激性就越大。升级尺度的大小问题,就决定着这一款产品的成败。
 
《科学时报》 (2010-11-13 B1 渠道)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