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泉沐
艳丽的秋天
2009年3月中旬,我从春天的北京飞到了初秋的悉尼。悉尼机场一片繁忙,人们还穿着夏装——T恤裙装拖鞋,尽情享受夏日的温暖,我赶紧脱掉了外衣、棉毛衫裤,换上了T恤、短裤,融进了暖洋洋的人流中。
站在阳台,我极目远望:一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之上,一座座红楼掩映在绿树丛中。
漫步街头我欣赏风景,南国的韵味使人流连忘返,异域的情调使人遐想无限。
悉尼的秋天艳丽多姿像一幅泼彩的油画,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恣意涂抹。
红艳艳的辣椒树,它的每一根长长的枝条顶部都开着一串串辣椒形状的红花鲜艳夺目,好似树上结满了红辣椒。
黄叶树那满树的黄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点缀在绿树丛中,分外耀眼。
别具风韵的大喇叭花树,树上开着颀长的奶黄色的喇叭状花朵,像一把把长号倒挂在树枝上,被绿叶衬托得婀娜多姿,随风摇曳。
瑰丽的紫花树盛开着鲜艳的蓝紫色花朵,大小如桃花一般,花树不管大小、高矮,都是满树的紫花,紫得太艳了,让人满目生辉。
硕大的棕榈树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展开在蓝天之下,像哨兵一样威武雄壮,站立在公园、街道两旁。
茵茵绿草像地毯一样,永远匍匐在大地宽阔的胸膛上,因为悉尼没有寒冷的冬天,所以永远生机勃勃碧绿不凋,这里没有裸露的黄土,公园、路旁、角落,只要有空间就有一片绿色。
悉尼的房屋、道路都是依地形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真是绚丽多姿色彩斑斓。每年3月和4月复活节期间,正是悉尼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或徜徉在美丽迷人的港湾,或嬉戏于海水沙滩之间,或欢聚在公园草坪之上,或牵手在鲜花丛前摄影留念,人们尽情享受秋天明媚的阳光和秋月溶溶月色下那温馨的夜晚。
美丽的悉尼港湾
悉尼是全球最多姿多彩的城市之一,悉尼港湾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旅游者最钟情的地方。这里有古木苍天的林莽,碧波粼粼的海湾,细如金粉的沙滩,穿梭往来的彩船。巧妙构思贝壳状的悉尼歌剧院早已闻名遐迩,远看像镶嵌在海湾的一颗明珠,近看像贝壳铸成的宫殿,我们从环形码头步行到享誉全球的悉尼歌剧院。横空出世的悉尼港湾大铁桥,浑似铁龙过海矫健雄浑,它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连接着悉尼南北两个区域。无论你从空中来还是从海上来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悉尼大铁桥,它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象征。人们可以从大桥的人行道进入,再从楼梯处登上大桥,游客还可以爬上位于海港大桥博物馆东南处的石塔门。澳大利亚国庆节那天,大铁桥上彩旗飘扬,飞机及跳伞表演在大桥上空进行。夜晚大铁桥上礼花怒放,五彩斑斓,节日的焰火照亮了大铁桥也照亮了悉尼海湾。
有大自然的青睐,悉尼得天独厚以海景为胜,它的海岸线长达250公里,这使它拥有了大大小小多达120多个海滩。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与之媲美。大的海滩如邦迪和曼丽,长达一千五六百米,且紧邻闹市一侧,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小的沙滩不足百米,多隐于丛林山岩之间,静寂不闻人语,我们去过几处海湾,大的海湾有游船扬帆出海,小的海湾有垂钓者长竿入海。游泳者在搏击海浪,激起一朵朵浪花。我和孙子赤足任那海浪一浪接一浪的拍来,不远处有一只小海蟹,待我们走上前去它早已逃之夭夭了。沙滩上人们赤背裸晒,尽情享受着免费的日光浴。还有的人坐在长椅上用面包屑在逗引那些灰色的鸽子和红嘴海鸥。悉尼港湾是悉尼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它由多重的砂岩、高地及引人注目的峭壁,绝佳的岩石,海湾和沙滩所构成,成为世界上景观最美丽的水域,悉尼港国家公园里保留着许多的丛林和小路,在那里有手挽手的恋人,推着儿童车的母亲,相互依靠的老人,跑跑跳跳的孩子,他们都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所恩赐的优美环境。
世界七大景观之一:大堡礁
澳洲大堡礁在1981年被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大堡礁连绵延伸昆士兰州海岸线2300公里,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使死后的遗体钙化,然后经过一代一代的沉积进化而成。大堡礁的珊瑚礁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可见大堡礁的弥足珍贵了。大堡礁的彩色活珊瑚孕育了400多种海绵生物,300种珊瑚,4000多种软体动物和1000多种鱼类,因此大堡礁的海底世界确实是色彩缤纷引人入胜了。正是由于它的神话般的美丽,所以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在凯恩斯,我们登上了去大堡礁的游船。因为有出海的经历,所以我觉得这次航行也只是一次海上的观光而已。谁承想,开船后船是逆风浪而行,尽管我们的游船不小,装载数百名游客,然而在大风浪中, 我确实觉得我们的游船太渺小了,它就像一个水球被风浪抛上抛下,人们也在自己的座位上被抛上抛下,我想抓住椅子的扶手,然而不管用,身体已失控了,随着激烈的颠簸我的心已提到嗓子眼了,我紧闭双眼紧咬牙关,还好没有眩晕没有呕吐,此时只听耳旁一片呕吐之声,还有船员们给游客送塑料袋的跑动声及招呼声。不知过了多久船慢慢平稳了,逐渐看清前面岛屿的轮廓了,这时我安静下来,看看四周,不少游客面色惨白、嘴唇发青,真像从魔鬼世界回来一样。船员们则像无事一样,安慰着游客,这种场面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游船缓缓停靠在深海中一个大的海中平台,游客从这里换乘小船前往大堡礁。当我们踏上小岛,踩着细细的白沙,掬起一捧纯净的海水,眼望无尽的蔚蓝的大海时,心中对风浪的颠簸、眩晕也就释然了,这就是好事多磨。我们踏上的是大堡礁千百个小岛中的一个。我们踩着无数贝壳残骸和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绕小岛环行了一周,导游告诉大家:这里保留了千百年来的原生态,游客不可拿走一块贝壳或彩石,否则将被巨额罚款。自由活动后,有人去游泳,有人换上了潜水衣去潜泳,我们则坐上玻璃钢船向大海中驶去。呀,太漂亮了!从玻璃钢船底我们看到千变万化的海底世界:五光十色的珊瑚,千奇百怪的游鱼,难以置信的粉红及紫海扇,硕大的海参、海螺,匍匐在海底、充满灵气的海龟自由自在地遨游。这里充满了生命的奥妙及大自然的神秘。这里是人迹罕至,洁净无瑕的净土,来此一游净化了心灵,大饱了眼福,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树袋熊(考拉koala)
来澳洲之前我在电视、图片、书籍中看到过树袋熊,那灰褐色毛绒绒的身体,那大大的耳朵,扁平的鼻子,亮亮的小眼睛,憨态可掬的样子就像一个玩具小熊。
这次澳洲之行在可伦宾野生动物园里,面对面地欣赏了这讨人喜欢的小家伙,它静静地趴在树上,身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是灰白色,长着一对大耳朵,里面有丛毛,黑鼻子裸露而扁平,小眼睛黑而亮。模样真是太可爱了,怪不得大人、小孩都喜欢它。但是游客们不能抚摸它,玩具商们把考拉做成了毛绒绒的玩具熊,让人们买回家去把玩,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树袋熊事实上不是熊,而是一种栖于树上,在夜间活动的有袋动物,它们不群栖,而是过着悠哉悠哉的单独自在的生活,它们吃了睡,睡了吃,一天可睡18小时,据科学家们分析,树袋熊吃的桉树叶是低能量食物里面有安眠药的成分,故白天的树袋熊懒散迷糊,醉迷迷的只是睡觉。夜间出来活动,偶尔还会到小溪边喝水。树袋熊大部分从树叶中摄取水分,英文名KOALA在原始居民的方言中表示“不喝水的”。树袋熊的育儿袋和袋鼠不同,它们的育儿袋是向后张开的,有两个乳头,小袋熊在里面可以感到很舒服。五个月后小树袋熊体长可达16厘米,可它还撒娇似地趴在母亲背上,或舒适地躺在母亲怀中,直到一岁时才依依不舍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树袋熊的寿命一般在12年左右。
告别了可爱的树袋熊,意犹未尽。手里抚摸着玩具树袋熊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据资料记载,当新的殖民者进入澳洲大陆的时候,毁林垦田开始了,澳洲本土的动物开始失去它们的栖息地,1924年考拉在南部澳洲灭绝。 新南威尔士的考拉也接近灭绝,而维多利亚的考拉估计不到500只。1930年公开猎杀考拉的暴行被禁止,政府宣布考拉在所有的州均成为被保护动物,然而却没有法律来保护那些考拉赖以生存的桉树林。想到此,作为地球人,我们希望地球上包括可爱的考拉在内的所有生物都能与人类资源共享和谐共存。
桉树——澳大利亚献给世界的植物
驱车行驶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只见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这时导游会骄傲地告诉你:这广袤的森林中90%是桉树。桉树是大自然赠予澳大利亚的礼物,也是澳大利亚献给世界的礼物,这里有100多种有袋类动物,其中就有世界闻名的袋鼠和树袋熊,数不胜数的奇花异草和珍稀树木安静地生长在这里,许多连植物学家也叫不上名字。桉树则是它们杰出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澳大利亚的土地是地球上最贫瘠的,低碳,高铁的土壤呈深红色,澳大利亚的气候十分干旱,但桉树却能够在这种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据资料记载,桉树有500多种,高的可以长到100多米,笔直笔直的,矮的只有一两米呈灌木状。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原始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桉树和桉树林,他们在桉树林中狩猎,用桉树制作各式各样的物品,如矛,图腾,摇篮和住所等,他们还早于欧洲人几千年使用桉油制造药物,防腐消毒剂。桉油的用途极广,可用来配制香水,消毒剂,驱蚊剂,洗涤剂,蔬果调味料等。
虽然许多国家的植物学家都对澳大利亚桉树具有浓厚的兴趣,可是早些时候澳大利亚本身却不够珍视桉树的价值,早期的白人移民认为桉树是发展农业和牧业的障碍,砍掉了不少高大的桉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试想,如果没有桉树这样的“土地卫士”,澳大利亚红色贫瘠的土壤早就被风雨蚀食干净了,如果没有桉树,那里生存着的众多的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和有袋类动物将因为没有藏身之处和食物而灭绝。桉树有“大自然宿舍”之称,树的下部住着许多昆虫,在较高的地方有鸟巢育雏,树袋熊以桉树叶为食,在开花季节蜜蜂会来采花蜜,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如鹦鹉、猫头鹰、翠鸟、蝙蝠等,会在树洞中居住,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鸟类和半数的森林哺乳动物都是以老桉树的洞为巢穴。
随着时代的发展,桉树的用途越来越广,盖房子、做家具、做电线杆和铁路枕木。真是无所不能,澳大利亚人没有独享大自然给予他们的这份珍贵礼物,而是把它们献给世界,从19世纪开始桉树种子就在地中海沿岸发芽,并且迅速向非洲、亚洲和美洲发展,中国很早就引进了桉树树种,并在南部省份广泛种植。桉树生长迅速,木质坚硬,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和木材工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旅居在澳大利亚,生活在桉树之乡,当了解了桉树对人类的贡献,心中油然生出对地球、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科学时报》 (2010-11-05 B3 科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