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20 20:35:59
选择字号:
交通领域碳中和 中英亟须新协同

 

9月15日,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举办的“中英交通领域碳中和协同发展论坛”上,中英交通领域专家学者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等领域深度融合,电力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前沿技术相互赋能,推动着汽车产业形态、能源消费结构、交通出行模式等产生深刻变革。

与此同时,实现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中英两国分别提出自身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将交通列为碳减排的重要领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中英两国合作意义重大。

面临新挑战

s_79076b9c842148028ecfc8423cfb14e2.png

远景动力全球执行副总裁韩灼发表演讲 本文图片由组委会供图

远景动力全球执行副总裁韩灼介绍,围绕碳中和目标,各国积极响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英国政府发布了交通领域脱碳计划,提出到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2050年达到近零排放。中国也发布了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目标。

与此同时,中英双方均面临科技、市场、产业链等方面的挑战。

交通运输仍然是英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相比其他领域,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情况更复杂,现在要转而“拥抱”新能源,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政府层面,都面临很多难题。

“脱欧也给英国汽车行业吸引外资带来了一些困难。”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说,“英国是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突破汽车行业150年的技术困境,必须把眼光放在整个供应链中。只有供应链的所有环节都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拥抱这个变化。”

s_7d890688e1104515bc562bcad2155155.png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发表演讲

合作多形式

2010年,中国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目前已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中英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例如,比亚迪与英国巴士合作生产的单层和双层电动大巴,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大会(COP26)提供零排放公共出行服务;长安、吉利、上汽、蔚来等汽车企业在英国建立了研发中心;捷豹路虎在中国的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4;庄信万丰、英美资源和BP等英国企业积极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关键技术在中国的研发和产业化。

“很多中国企业愿意在英国投资,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英国很多汽车品牌都进行了电动化转型。”Mike Hawes说,“我们鼓励各国来英国投资,竞争和合作可以使全行业更好地发展,从而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

“未来,无论是解决芯片短缺问题还是加快技术革命推进速度,没有任何厂家可以闭门造车。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更公开、更多的全球合作。”捷豹路虎全球董事、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潘庆说。

image.png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潘庆发表演讲

“根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的分析,强有力的监管会推动电动车市场更快发展。”英国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政策主题副主任Simon Sharpe 说,“通过数据发现,加强监管力度的国家和区域,新能源汽车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关报告显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监管力度较大,新客车中电动车份额是其他地区的6倍;2020年,加拿大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因为有很好的监管政策,电动客车占比很高;挪威的电动车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也是因为有监管政策的推动。欧洲零排放汽车份额从2019年的3%上升到2020年的11%,同样是因为欧洲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监管在不断加强。

“更快的全球新能源转型可以帮我们节省成本,这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和创新来实现的。”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Chris Stark说,“2050年,平均每辆电动车的成本将比现在降低14000美元。”

s_d79a27cc6695472d9fe71a5a0e5ea591.png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Chris Stark发表演讲

各国在通向碳中和的道路上都非常坚定。欧盟正在修订汽车监管条例;美国加州去年制定了2035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美国也会根据加州的成功经验出台一系列新政策;中国制定了2035年新能源汽车计划。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大环境下,中国和英国也在不断深化合作。

Simon Sharpe建议各国采取强有力的电动车市场监管制度,并出台相应政策,从而降低零排放转型期的成本。

“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必须让各方共同发展,尽快实现全球零排放。”他说,“感谢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顺应大势,着眼未来。面对交通出行模式的深刻变革,中英两国亟须协同合作,助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