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飞 李大庆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4-29 12:05:49
选择字号:
罗沛霖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多位院士缅怀“三士科学家”
 
“罗老病重期间还牵挂着《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的编写情况,现在这部分已经编撰完毕即将付梓,可惜他没有机会看到了,真是莫大的遗憾。”对于罗沛霖去世,数字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难掩悲伤。
 
“罗老走了,再也收不到他亲自制作的新年贺卡了,也读不到贺卡上他的诗词新作了。”著名力学家、两院院士郑哲敏不无感慨地说道。
 
4月28日上午,两院资深院士、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罗沛霖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11天前,罗沛霖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98年的人生旅途。
 
1938年秘密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参与创建八路军通讯工业;1948年被组织派往美国留学,只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因为这些人生经历,罗沛霖被称作“三士科学家”——战士、博士、院士。
 
短暂而不平凡的留学经历
 
罗沛霖被誉为“红色科学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秘密奔赴延安,进入中央军委三局,创建了延安(盐店子)通信材料厂,同时还担任延安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罗沛霖应组织要求,前往美国留学,准备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1948年9月,在好友钱学森的推荐下,怀揣着党的地下组织筹集的500美元和一套西服,罗沛霖正式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对于一个35岁的人来说,重入大学之门捧起书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在罗沛霖内心,“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的信念让他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
 
当年曾和罗沛霖住在一个宿舍的郑哲敏对此印象深刻。“罗老自认为精力不如我这样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因此他学习更加刻苦,每周学习、工作70多个小时,有时天蒙蒙亮才睡。由于他注重学习方法,分析能力强,因此学习成绩也很好。”
 
凭借着这种勤奋精神,罗沛霖只用23个月便完成了课程和论文,直接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在努力完成学业之外,罗沛霖还从事着另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据我所知,罗沛霖一直与当时的留美科技人员协会保持密切联系,这个协会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建设新中国。
 
他是这个协会加州理工学院支会的负责人。”郑哲敏回忆说,“那个时候,每周六罗沛霖都会带着《大公报》《华侨日报》等报纸去钱学森家,和他交流新中国建设情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而此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调查钱学森,钱学森与罗沛霖商量后决定两人同时回国,罗沛霖还为此提前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郑哲敏回忆说,由于形势紧迫,当时罗沛霖回国颇费了一番周折。“罗老从洛杉矶坐飞机到夏威夷,然后再乘船途经日本、菲律宾返回中国。”而就在罗沛霖刚刚离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到学校寻找他的下落。与此同时,钱学森则遭美政府迫害并被扣押,在5年后才得以回国。
 
实际上,正是在罗沛霖等人的影响和支持下,1950年,庄逢甘、郑哲敏、鲍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员集中回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
 
参与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
 
1950年罗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两度独自赴民主德国考察谈判,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联合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并出任该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为我国电子工业的自力更生发展和电子设备生产配套打下基础。
 
1956年一个重大任务落在了罗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参与讨论并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工作。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
 
“十二年科技规划”除制定57项重大研究任务外,最重要的是确定了6项紧急措施,亦即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钱学森担任该规划综合组组长,罗沛霖任电子学组副组长。
 
1958年,吴佑寿曾在中科院电子所研制“超远程雷达”。这是他第一次在罗沛霖领导下参与研究工作。
 
“由于这是‘十二年科技规划’电子领域启动的第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当时我们都没有经验。”吴佑寿回忆说,“幸好罗老学术造诣深、见多识广,给大家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提出采用‘门波积累’来解决问题,对大家很有启发。”
 
倡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的报告送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案头。
 
江泽民看完后,马上批示“家宝同志,此事已提过不少次,看来要与各方面交换意见研究决策,请酌。”随后,温家宝、宋健、罗干分别作出批示,并由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牵头准备。
 
1994年6月,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界终于迎来了一件盼望已久的盛事: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我国工程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而罗沛霖正是这篇报告的执笔人,同时他也是这份建议最早的倡议人之一。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罗沛霖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要不要设置工程院?对此,吴佑寿印象深刻,他回忆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我和他在同一小组。他在小组会上深入分析美、欧各国发展的经验,指出原来比较落后的美、日两国之所以能够赶上西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重视基础科学的同时,也抓紧应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随后罗老在各种会议和刊物上反复发表这一重要观点。”
 
进入90年代,罗沛霖开始起草《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他征求了王大珩、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几位老科学家的意见,由他们6人共同在建议上署名,呈给中央领导同志。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研究,最终批准了这一建议。
 
师昌绪院士回忆说:“罗老不仅亲自执笔完成这份建议,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中国工程院与中科院的合作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资格与标准问题等。可以说,他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我最敬佩罗老孜孜不倦、从不服老的学习精神。”吴佑寿感叹道,“罗老退休后开始自学计算机知识,还学会了用计算机制作贺年卡,每年我都能收到他亲手制作的新年贺卡。”
 
实际上,退休后的罗沛霖一刻都没有闲下来,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除了致力于软科学研究之外,还参与了大量科普丛书出版工作,热衷于电子科技人才培养。
 
“罗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由于知识渊博,他的意见往往具有战略性。”师昌绪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身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