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日“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项目通过验收 |
|
日前,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中心承担的中日“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是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协会精心组织下,由日本地球绿化中心、丰田汽车公司、河北省林业局以及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通过环境绿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示范样板。
项目区丰宁县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县,是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的衔接地带,素有京都“北大门”之称。由于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县总面积的56.5%,重度沙化区占总面积的12.8%。该县小坝子乡,距北京市怀柔区直线距离仅有30公里。这里水源枯竭,河道干涸,农户庭院被积沙覆盖,草场被流沙吞没,农民生活非常困难,是首都最近的沙化源头,严重地威胁着首都的生态环境安全。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经来到这里视察,发出了“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生态屏障势在必建”的号召。
六年来,该项目以封山育林、植树绿化、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为内容,通过对小坝子乡沙化土地的成因及植被演替的调查分析,揭示了沙地水资源、土壤及植被演替的动态规律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沙地经济植物绿化技术、活沙障固沙技术、沙地微环境改良技术、生物结皮固沙技术、牧草高效栽培技术等一系列固沙技术,并建立了草-牛-奶-气生态经济模式、果-药生态经济型绿化模式、山杏生态经济化栽培模式等一系列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调动了农民自主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了全县水土流失和沙化状况,为首都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经过治理,小坝子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黄沙滚滚、河滩漫漫的荒凉面貌已经被山清水秀、草绿粮丰的景观所取代。全乡已在沙区完成造林、封山育林2500公顷,栽植了经济树种和中药材,扶持发展奶牛养殖示范户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贫困山区人民在脱贫致富上迈出了一大步。该乡不仅成为丰宁、河北坝上地区治沙的成功范例,也为全国大面积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项目实施期间,中日科技经济交流协会多次组织中科院专家到现场指导并深入沙化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日本每年组织100名志愿者到项目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六年来,中科院协调有关部门,引进日本无偿绿3300万元人民币,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和扶贫进程。此项目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成果,已在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博会参展,并将参加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此项工程也受到了温家宝、贾庆林、刘淇和路甬祥等领导同志的关注和积极评价。路甬祥院长曾为该项目题词:“中日友好林”。
2月5日,中日又在北京签署(草签)协议,计划再合作四年,在进一步推广生态治沙技术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环境治理技术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为当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