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这是当下所有人都在关心的话题。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开始波及到实体经济,中国东南沿海企业所受影响首当其冲: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产值明显回落,效益大幅下降;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等等。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冲击最大的莫过于那些科技含量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没有能力独立支撑,在金融危机面前毫无抵御之力。但是,我们也看到,金融危机下还有很多企业反而显露峥嵘,那些拥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危机面前就显得从容得多,有的还可以借助强大的实力在危机中逆市而上,迅速扩张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冰火两重天的强烈对比,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启示是,它再次说明中国的企业只有稳步的坚持创新和升级,才能够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竞争力:被逼出来的科技创新
我们来看一组事实:
中国钢铁产量高居世界榜首,可中国每吨钢材出口平均单价500美元,而从发达国家进口钢材平均价格1200美元:
再看看玩具行业,我国玩具出口量占全球的80%,但去年以来的一系列质量事件,把中国玩具产业一下打懵了,几千家玩具企业倒闭;
为数众多的服装出口企业为跨国公司充当加工组装车间,靠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和销售渠道维持生存,出口产品单一,附加值低……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据对我国第二产业增长贡献率的统计,1979年到1988年,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4.2%;而2002年到2006年则跌至10%;与此同时,资本投入的贡献率则从45.7%升至82%;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下降,拖累了中国企业获取高附加值利润的能力……
事实和数据告诉我们什么?中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很多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没有话语权,在国际分工中甚至任人宰割。
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广义上讲,主要是指企业在某一项或多项技术上达到国际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竞争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靠科技创新。
看一个企业能不能长远、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科技创新的能力。如果不能坚持科技创新,即使有短期的效益,有较大的规模,很高市场占有率,甚至是高速的增长,企业也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因此,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实施科技创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企业发展的新跨越。
不难看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引进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开发一流产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怕市场变化,不怕金融危机,能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人才:真正以人为本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颁奖大会上讲: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而创新关键在人才。
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还是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就要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的人才制度。人才的成长,需要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这就需要企业敢于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和体制,积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越环境和良好氛围。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就要给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
目前,在企业中对人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多年来,“外来和尚会念经”的观念依然存在,并有一定市场。事实上,积极引进一流人才很重要,挖掘和培养现有人才同样重要。毋庸讳言,在现行制度下,企业内部人才很难发挥最高最好水平。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在企业内部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积极发挥企业内部人才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创新才能,也是企业开源节流的有效方式。
培养创新人才,企业要真正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企业有魄力把制度落实到人才的报酬之上,积极推动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奖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方式很多:有的企业把科技创新成果作价入股,作为科研人员的股份;有的企业从科技创新成果市场销售额中按比例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有的企业允许科研人员自行招投标,自行组合,进行柔性管理,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的企业通过改造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来稳定人心,增强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等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作出了成绩,形成了很好的经验。
显然,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投入:钱花在“刀刃”上
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要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都离不开“钱”——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没有投入的创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研究表明: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如果只占销售额的1%,则无法生存;如果只占销售额2%,则勉强生存,如果占销售额5%,才可以有竞争力。而国外很多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都占销售额的5%甚至达到10%。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存在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相对普遍现象。除了资金紧张的因素外,主要还是一个认识问题。有一些企业有钱盖高楼大厦,有钱扩大低水平粗放式发展规模,就是没钱搞科技创新投入,致使企业技术过时、设备老化,产品越来越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是一个试金石。企业的痼疾,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不会这么直接、这么迅速显现出来,企业更不会痛彻心肺,开始真正的反省。
当前,很多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显得过于“奢侈”;同时,科技创新开发成本非常高,企业技术开发风险大,这些都让大多数企业在捉襟见肘的同时心存很大顾虑。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要伸拳头,而不是伸指头,要精打细算,企业必须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千方百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根本的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将科技创新投入列入全面预算,多方论证,仔细研究,去伪存精,并通过企业积累、合资合作和争取政策扶持等多条渠道筹资金。
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危机面前显得更为重要。当然,科技创新的投入方向,要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品:迎合市场 引导需求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生产、销售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市场低迷对企业信心的冲击。
很多企业悲观失望,认为市场疲软,企业科技创新无从谈起。其实,“市场疲软”的观点,是思想僵化者的自我束缚。市场是永远不会疲软的。市场是需求的反映,而人类的需求是不会终止的:许多需求都是永恒的,并且是发展的。目前的危机只是市场需求暂时受到抑制,但需求仍然存在。这时候的需求,更多的是基本的需求、细节的需求、前瞻的需求。
企业在此时一定要冷静分析,更多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提供产品及服务。实践证明,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而企业的最大财富技术创新是使产品摆脱疲软的根本手段。
从短期来看,企业科技创新产品要关注细节,紧跟市场。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我们一些企业里的科技人才,仍然习惯于技术导向,不去研究市场,闭门造车,搞了半天说是技术进步,其实往往脱离市场,并非科技创新。很多时候,我们企业里的科技力量之所以发挥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具体措施来保证市场导向、保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产品是否等于高科技产品、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产品?其实未必。只要以市场为导向,能满足市场需求细节的产品,仍然属于科技创新产品,这方面,很多外商一直是我们的榜样。
一些跨国公司拓展中国市场,很多时候并不选择高科技、高精尖的项目,而是一般选择我们许多企业漠视的量大面广的低技术领域。牙刷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产品,在质量与品牌的基础上,外资企业的商品在局部的形状、表面防滑诸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刷毛则更是加上了波浪型的设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牙刷市场的大门就这么轻而易举敞开了。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设计与策划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是跨国企业的财富,也是他们发展的动力。
我们的企业往往陷入这样一种境地:小的、细节的科技创新不乐意搞,或不面对市场地搞;大的、前瞻性的科技创新又搞不定,或搞偏了方向。
从长远来看,企业科技创新产品要引导需求,要有前瞻性。现在多数企业有技术研发部,但确切地讲,大多数是技术部而不是战略研发部。因此,企业在搞好生产性技术研发的同时,应成立战略研发机构,开发新的产品,不但创造需求,还要引导需求,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好战略储备。
在这方面,一些跨国公司同时是我们的榜样。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刚起家时,仅20名员工、500美元资本,但在经营决策上坚决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别的企业都大上普通电器时,索尼公司独家开发出录音机;在晶体管刚刚诞生时,索尼公司又及时抓住机遇,迅速推出应用晶体管的袖珍收音机……这样,平均每年推出上千种新产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创新,终于缔造了一个“电器帝国”,在总结其成功的奥妙时,仅归结为四个字“科技创新”。
倡导企业科技创新,在全球金融危机深度蔓延的背景下,有着深远意义。历史表明,危机从来就是重新洗牌的契机,弱者难以经受冲击而湮没;历史也表明,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重振经济,从来事半功倍。
从这个意义上说,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于造就中国企业、中国经济的后续核心竞争力,未尝不是一个历史契机。
(作者单位:唐山供电公司)
《科学新闻》 (2008年 12月 第2期 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