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起全球科学界轰动的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造假案事件,至今余音尚在。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人舍恩也负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家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美国贝尔实验室也宣布中止了与舍恩的雇佣关系,将其开除。舍恩的母校——德国康斯坦斯大学宣布,褫夺1998年授予他的博士学位。舍恩栽了,而此前这位年仅32岁的学者曾一度是全球物理学家羡慕的对象。这位曾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年轻学者,短短两年多内“放卫星”般的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频频发表重要论文,一些成果甚至被认为对计算机未来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在一些人眼中,舍恩正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上“狂奔”。
然而谁能想到,支撑这一切的竟然都是虚假的实验数据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舍恩事件”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罕见的学术造假案例,它再次证明,科学不正当行为,或者说学术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舍恩的一路通行无阻,向人们展示了根治学术腐败的难度。
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学术腐败
时下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很多科研不端行为,以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芯片——“汉芯一号”为例,所谓的发明人陈进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再如韩国首尔大学前教授黄禹锡在论文中造假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归根到底还是学术腐败。说起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本身似乎不涉及学术腐败,这是因为科学研究本身都是严谨求是的事情,真正的学人、科研工作者皆脚踏实地的埋头于工作和研究中。然而,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人才竞争激烈,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即科研成果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享有与之匹配的相应报酬,对学术道德、学术修养欠佳者,学风不正者有莫大的诱惑。于是“成果”的拥有权和“成果”本身的“假冒伪劣”与其他商品一样出现制假者、贩假者、模仿者。“成果”也存在一个打假和维权的问题。呼唤以“诚信”为基础的健康科研环境就成了当务之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和社会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科研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公众对科研的关注和期望也就相对增加,对科研工作者的学风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然而,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科研活动的深入,人们在期待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发现学场与官场一样存在许多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术腐败,学风不正、学术浮躁、学术造假、学术黑洞,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丑化了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强,社会各方面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和期望也日益增加。科研活动与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界对科技资源的竞争也空前加剧。对学术荣誉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利益的追求,是引发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道德冲突和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
为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制度环境,教育部曾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应在高校提倡并达成崇尚诚实劳动、弘扬科学精神、鼓励科研创新、严守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惩治弄虚作假的广泛共识,保护科研人员的权益和创造性。并要明确学术规范、严肃学术纪律、强化学术监督、创造一种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积极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持不懈、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专门惩治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处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管理体制、评价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科研学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这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作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从制度上给予了规范。
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术腐败”、“学官现象”等学术不端行为是科技界的耻辱,也是对教育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种腐蚀。这种风气直接会影响到当今和今后几代学人的品质和素质。近年来,在学术界确实出现了学术道德和治学作风上的腐败行为,有些还很严重,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非常严重。对学不端行为的界定,科技界也出现了不同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随意伪造篡改研究内容:为发表论文,早出成果,获得学术职称,在实验数据上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为达到理想的研究结果或引起轰动效应,在统计分析中按需要随意取舍数据,随意取舍内容。
随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在不经过实验、不经过研究观测的情况下,为了发表论文,获得学术职称,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居为已有。在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中随意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
对科学结论有失客观公正的评价:科学不端行为者为了某种共享利益,或相互利用,在申报课题、选拔人才、发表文章、鉴定评审科研成果等同行评议中,有失结论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署名不当:为了利益或利用关系给没有做实质性工作的人署名,不按惯例对成果的署名进行排序。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利用他人研究的数据、资料,不给有贡献的人署名或做出说明。
随意浪费科研经费和资料:在申请到科研经费后,不按课题预算执行,随意支配经费,科研经费利用效率低下,更有甚者将科研经费挪做它用。在获得科研资料后,对科研资料的浪费较大。课题或论文的低水平重复。
科研资料分配暗箱操作: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包括评审课题、项目、学位点、选拔人才、评奖等,以权谋私、暗箱操作、信息不公开、不公正透明,研究机构或个人通过请客送礼谋取科研资料。
权学交易:部分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不惜甘拜下风,把象征高深科研水平和神圣的学术责任的学术职衔,如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研究生导师甚至硕士、博士学位、像礼品一样毫不吝惜地拱手相赠给那些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从事教学科研及学术管理的官员。
钱学交易:为获取文凭学位或学术头衔,部分有钱的企业家甚至个体户老板可以通过“赞助”、“捐助”等形式轻而易举地从某些科研机构或高校获得文凭学位或学术头衔,甚至让某些科研机构或大学为自己的公司、企业的产品作虚假的鉴定或宣传。
弄虚作假,捞取业务资本:有些科研人员长期无心也无力从事科研,但为了捞取业务资本,以便在评优选模、晋级升迁、职称评聘中“马到成功”,便在某个课题上谋个组长,或在某篇论文上挂个首位,或在某本文集上当个主编。
上述污染学术环境,阻碍学术进步的行为和现象,偏离了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组织属性和宗旨,破坏了科研公平的基本原则,败坏了学风,扭曲了科学至上的学术准则,严重损坏了科研工作者和科学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神圣的形象,给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令人愤慨。使人不禁要问:科学究竟是以学术、真理、人格为标准,还是以权力、金钱、人情为准绳。
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
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等科学道德诸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科学研究工作者个人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还有评价体系方面的原因等等。
一、体制成因
科技评价机制和科学奖励机制失范。科学评价制度不尽合理。在追求数量的管理模式下,评价指标的单一性成为我国科学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好多评价指标只是为了迎合一时之需,在指标设置上多具有官员的意志的体现;再还有同行评议的不健全。无论是项目、经费申请的同行评议,还是成果鉴定的评议,科研项目报奖的评议,有些已经失去了学术研究固有的科学、公正和严肃性,由于功利色彩严重,渗透了许多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为了获得所谓的“成功”,请客送礼比比皆是。评议中规定的回避制度、保密制度和监督制度在科技评价中本是同行评价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严密性不够,或者是由于难于控制和操作等原因都形同虚设。再者,科技管理部门为获得短期效应,对同行评议有效性的疑虑和由此引起的对同行评议活动的行政干预,对同行评议的公正性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同行评议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科学不端行为,其中必然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由此也容易引发科学道德问题。
在科技管理制度方面,还有就是“官本位”对科学产生的负面影响。“官本位”思想在我国已经成为学术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由于“官本位”和学术自由的矛盾,使官员对学术界过多的行政干预、长官意志限制了科学民主管理、学术自由和学者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不论学识高低,只要有一官半职,就可以凭借现有的官位搞一些特权,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进而在职称等学术地位上的晋升也是轻而易举的,在科研项目报奖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致在学术界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一些年轻学者的科技价值观也起到了一些不好的诱导,有些学者一生以奋斗官位为科技目标。
科技评价的周期太短。为了短期达到学术的轰动效应和急功近利思想的作怪,一项科研活动就要求在短期内出成果,出人才。学术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劳动,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往往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有一个相对自由、宽松、民主的学术评价氛围。目前,在一些学术评价体系中往往是对科研项目一年一个考核,半年一个评估,有些甚至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一个考核。这使得有些学者不得不为考核费尽心机,拼凑文章、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无形中滋长了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
监督机制较为薄弱。一是不当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二是当不端行为发生后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时,对不端行为进一步蔓延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个体成因
一是科学道德教育的缺失。不端行为者中多数是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教育以及科研实践中对科学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科技工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全面,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教育;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把道德视为小节,以圣人道德教育代替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忽视道德底线的教育。
二是科学工作者缺乏自律,科研信用意识谈漠,科学道德意识薄弱乃至堕落。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中,到底外因还是内因是主要的?有人非常强调外因,但“内因”毕竟应摆在主要位置。外界环境,社会风气、立项评审、奖励乃至评级、住房分配等机制确实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另外缺少鞭策和教育等问题也还存在,这些都要进一步完善。但主要还是受不正当的利益驱动,唯利是图。这与历史上先贤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差不知有多远了。即使没有明文规定的道德规范,学术研究的基本道理也是显而易懂的。法盲违法乱纪只是极少数,违背科学道德的人中多数是明知故犯的。
三、竞争压力和利益的驱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已经处处存在,在科技界也不例外。科技工作者群体中在项目经费、科研奖励、研究管理职位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形式的竞争,伴随一定利益的分配,从而给科技工作者形成一定的压力。不端行为者不能正当地对待这种压力,不能正常将其转化为努力科研的动力,而是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必然导致在激烈的科研竞争中产生一定的腐败和学术失范等行为。
四、观念文化的落后
首先科学文化在我国欠发达,一些高尚的科学文化还未形成。西方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科学的发展与相应的文化建设同步,而近代科学的功利化、科学工具性等影响远未消除,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不强,科学依赖政治或其他社会体现建制,因而自律性不强。在科技界,科技人员缺乏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机制和传统;社会对科学的认识程度还比较肤浅,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远没有得到普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误解和隔离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二是我国科学共同体一定程度上的封闭观念。甚至有的“唯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领域是一个独立和特殊的领域,这个领域之外的人无权对科学家的工作进行道德评价,这种错误观念对滋长学术不端行为有促进作用。三是诚信文化的缺乏。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科学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诚信”在传统伦理中的地位较低,“信”,列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中的末位,信要从道、从义。
对改进科学道德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现的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现象,既与学者个人的学术道德和素养有关,也与社会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有关,还与当前的人文心态和管理体制有关。避免学风浮躁,遏制学术腐败,维护学者尊严,倡导学术诚信,重点是要进行科学道德建设。但科学道德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也不同于一般的公民道德建设。因此,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政策建议时,必须注重其特殊性的一面,从特殊的一面入手加强建设,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有效地推动科技界科学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树立科学规范意识
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良知和社会风气形成的基石。作为科学家和学者,更应该克服浮躁心理,力戒急功近利,反对沽名钓誉,抨击投机取巧,消除拜金主义、犬儒主义、个人主义和山头主义,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自觉维护学术尊严与学者声誉,恪守学术道德,优化学术环境,推动学术进步,讲诚实,重合同,守信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坚决抵制虚假和浮夸之风。
二、加强学术制度建设,建立学术规范体系
由于缺乏学术制度和规范建设,使学术界长期没有良好的并为大家认同的学术规范。我国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在本质上讲是学者对科学研究工作或科技行为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固然与学者和科学家的科学作风和科研道德有关,也与我国学术界的制度建设有关。在我国学术界,有些学者为了职称晋升、工资晋升和提高学术论文的数量,通常将一篇比较完善的论文,拆分成若干篇来发表,在条件成熟时再以学术著作的形式给予发表。目前,我们的科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以职称和工资作为驱动的杠杆。在职称的评定中过分注重成果数量和发表论文以及奖励,使一些学者为了提高论著数量和获得更多奖励,就会不自觉地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加之,我国目前有效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还比较弱,各学术单位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才助长了不端学术行为,使得部分学者玷污了学术的神圣殿堂。
三、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提高科学道德素养
学术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自由探索,是追求实践和真理的统一和融合的行动,也是求真性和有用性的统一。所以作为学术工作者和科学研究者一方面要受到学术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要受到学术制度规范的制约。制度规范和道德约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术作风建设。在科学道德建设中,学术道德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学术道德建设在注重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的力量,通过教育提高学者的科学道德是科学道德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应重视强调教育的道德感化作用,改变过去以圣人教育代替公德教育,忽视道德底线教育的状况。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必须渗透社会责任、人类理性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把科学道德、科学精神和职业责任、职业操手联合起来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点;科学道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正面的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科学精神、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案例,也应该包括反面的科学不端行为案例分析。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曾指出:“学术的深层意义在于提供一个民族自身省思与体悟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进而推动与导引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以人格来佐证或显现人性的神圣与尊严。而学术道德的宗旨就是修正谬误、探求真理,容不得半点虚伪和虚假。”
四、建立学术评价机制,推行科技信用管理
科学的评价机制也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除鼓励不断创新开拓,多出成果,多出高水平的成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严把质量关,加强对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的评价,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科研评价导向方面,应不断完善从科研立项到科研成果评审等方面的制度,广泛研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要排除行政权力手段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干涉,建立具有学术成果评价资格的成果评价中介机构,按照评价的规范程序,具体负责学术成果的鉴定工作。同时,要进一步纠正学术评价的价值导向,要将学术成果与学术奖励与职务升迁、工资奖金、评优晋级分开,在评价学术成果时,还要注重学术成果的本身价值和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看重专家的地位名望和职务大小。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等制度方面,加强对科技诚信的奖励,加强对失信行为惩处、制约和预防,推行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强化科技界的科研信息意识和信用管理意识。在科技奖励制度中,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要不断探索对科技奖励方式,重点奖励在科技进步和发展中做出实绩和贡献的科技人才,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改进目前比较单一的奖励项目会议评审方式,增加通讯评审,试行盲评制度。还要实行严格的推荐责任制。强化推荐的责任,以改变个别专家推荐,实际上仍是申请奖励的模式,实行专家和权威机构相结合的真正推荐制度,改进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组织方式。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认真分析我国现行评价制度,借鉴发达国家评价的成功经验,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科学繁荣与净化的软环境。在科技评价工作中,基础研究要注重论文、论著的发表、引用情况,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后的国内外影响及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等;技术领域要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的效果等。要淡化甚至取消与科技创新工作无关的科技奖励与待遇挂钩政策。
五、建立学术管理透明机制,提升科研公信力
公信力是一种制度得以长期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基石。对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来说,公信力也是科学研究与管理发展的灵魂。只有公平与正义的存在,才能使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和进步,学术研究与学术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科学研究与管理各环节的暗箱操作往往成为科学不端行为、科研欺诈、科研腐败的源头和诱因,加强透明度建设是源头治理科学不端行为的重要举措。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国家对学术管理的运用都采取阳光工程,例如美国在“阳光政府法案”的规范下,科研管理部门举行有关类型会议、制定重要科技发展战略、重大科技计划等都要求对公众公开,在形成最后文件之前,必须接受公众评议,这些过程,既是接受公众监督的过程,也是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让公众理解科学的过程。为提升公信力,也可根据论文著作评审,职称评审、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等情况,设立相应学科的专业专家库,临时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专门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可以实行双盲评审,要求评审工作组织者既不向评审对象透露评审专家的任何情况,也不向评审专家透露评审对象的任何信息。在评审时,工作人员可每次从专家库中临时抽签决定参加评审的专家,并且迅速集中,以减少泄密机会。
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透明度建设,不断提高科研管理特别是科研资源配置的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从程序上体现科学对社会的责任,体现科学家的良知和责任。有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有些科研成员在争取项目后,没有花费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而是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者从事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认为这是科技界的最大浪费。科学研究中类似种种“暗箱”研究行为,使外界无法深入了解其研究过程和科研经费的使用等,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以“科学的名义”做最不易察觉的腐败。因此,在科学研究的某些环节,必须加强透明度建设,以建立让公众了解、理解科学研究的窗口,增强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科学研究与管理的透明度建设。
《科学新闻》 (2008年 12月 第2期 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