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何祚庥 黄彦瑜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2008-4-7 20:0:14
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否会导致电网供需失衡?
 
“间歇性”是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跨越的障碍。国外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当“间歇性”电力达到20%,其并网问题可在技术上得到解决;如果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即使“间歇性”电力达到总量一半、甚至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并网问题也可以得到圆满解决。其关键在于两点:1.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调峰技术与资源的发展;2.实现电网管理理念从“需求侧管理”到“供应侧管理”或“供需双方侧的管理”的转变。
 
贯彻优先收购、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的“双优”政策,必须跨越可再生能源并网时出现“间歇性”的障碍
 
近日,电监会公布的《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中规定:可再生能源在并网时享受优先调度权和电量被全额收购的优惠。这一政策的推出,为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份额,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开了个好头。
 
但是,贯彻优先收购、调度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必须跨越可再生能源并网时出现的“间歇性”的“障碍”——这里“障碍”包括认知上的障碍,还有非认知的、人为设置的障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办法》,首先要了解“间歇性”以及它在电力系统中的深刻蕴涵。
 
一、什么是“间歇性”?
 
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例:“有风有电、无风无电”,“有太阳有电、无太阳无电”,两种电源的功率输出都会随着外界能量的变化而发生涨落,可再生能源的这种性质被称为“间歇性”。
 
除了风能和太阳能之外,水能、生物质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间歇性”的问题。水资源分布存在季节性,有枯水期与丰沛期之分,水电输出受来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样的,生物质能在作物收割、播种等不同时期,其供电能力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间歇”的特性。事实证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电网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冲击,是可再生能源并网连接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有相当一些人不赞成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原因之一是难以维持电网供求的平衡。
 
二、为什么过去没有提出“间歇性”问题?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可再生能源所占的份额还很少。据2006年的初步统计,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比例只有8%,与占70%左右的煤相比较是“小巫见大巫”。因此,截至目前,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构成中的比重还很少,“间歇性”电力输出波动量级与用电需求波动的量级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还无需谈论“间歇性”问题。
 
但是,当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构成中的份额不断提升,“间歇性”问题将不可避免。2007年9月5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订立的目标指出: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以目前迅速发展的速度来看,很可能到2020年将突破这一指标。
 
从以上列举的数据来看,仅风电装机容量一项就要比2006年增加9倍多(2006年底的风电260万千瓦)。如此一来,随着“间歇性”电力比重的增加,“间歇性”的问题将日益凸现。
 
三、如果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达到了20%,我国电网能否经受得住冲击?
 
2003~2006年间,有6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与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相关的“电网整合研究”。国外研究主流意见均认为: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超过20%,“间歇性”问题完全可以在技术上经济地解决。但是,这些仍不能抵挡反对者们质疑的声音,“间歇性”成为批评可再生能源最好的“武器”。因为除丹麦外,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谁也没有超过20%。
 
有相当一些人要将“间歇性”视作“洪水猛兽”。一方面是出于不理解——对“间歇性”本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蕴涵认知的误解;一方面是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因为有利益之争。
 
一直以来,能源领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传统的发电业者与化石燃料能源产业息息相关,不甘退出“历史舞台”的强大势力往往会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设置障碍。
 
“可再生能源的先驱”Paul Gipe最近发表文章意味深长地谈到:“坦白说,我觉得这个议题(指间歇性)已经被彻底解决了,从我的位置这个问题已经圆满回答了无数次了。毫无疑问,反对可再生能源的某些人频繁地提出这个议题,是因为他们希望该议题(间歇性)能够成为一枚‘埋葬风能与太阳能’的银色子弹。”
 
国外碰到的这些状况,未来的中国也会发生,因为国内也有不同利益之争,国内已经存在不同的声音。
 

附表1 世界各国拟发展风力计划以及所在电网的峰值负载

丹麦

穿透率为100%

葡萄牙

5GW风电

峰值负载10-12GW

50%

爱尔兰

2GW风电

峰值负载6GW

45%

英国

26GW风电

峰值负载65GW

40%

荷兰

6GW风电

峰值负载16GW

38

挪威

20GW风电

峰值负载69GW

29

德国

36GW风电

峰值负载60GW

60%

    数据引用自:Hannele Holttinen.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wind power on power systems.IEA Workshop, Paris:2006,11,20.

 
“间歇性”问题完全能在技术上得到圆满解决  
 
“间歇性”一直是可再生能源反对者们的质疑对象。反对者们的论据主要有三条:
 
(1)“风电是电网麻烦的制造者”;
 
(2)必须依靠“影子电站”,风电才能供应可靠电力;
 
(3)“深度调峰增长将导致成本的急剧增加”,可再生能源将变得无利可图。
 
一、“风电”是“电网麻烦的制造者”?
 
风电的确会给电网“添麻烦”。事实证明,可再生能源的加入将加重电网负担,因为电网公司需预留更多的资源来维持电力系统内部的供需平衡,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
 
原因是:需求是波动的,电力系统要求“需求”与“供应”必须达到平衡。于是,电网调度机构必须留足容量,以便跟踪需求波动,让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此外,调度机构还要留足备用以应付突发状况。过去,只有需求在“动”,供应这边基本上是“可控”的,水电、火电等常规电厂可以通过调节水轮机闸门或者汽轮机主汽门来控制功率输出;如今,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使供应侧也“动”起来。这样,常规调节手段不仅要平衡需求波动,还要平衡供应侧内部可再生电力的波动,如此一来必然加重电网的负担。
 
虽然由“间歇性”引起的波动是平滑的,它随着预测精度与地理分散性的提高有所改善,但与常规发电技术相比,这种波动会加重电网负担,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风电的“麻烦”是可以在技术上经济地解决的。英国廷道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在报告中称,“至少20%的风力发电是不需要过多的额外运行成本的”。在20%的份额以下,电力系统能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消化”“间歇性”引起的波动。这个观点代表着大多数专家的共识。这样的例子在丹麦、德国与英国的实践与研究中都得到印证。
 
1.丹麦已经成功整合21%风电
 
2003年,丹麦电网已经成功整合了占电力整体消费21%的风电,风电在局部电网中的份额已达到25%。某些情况下,风电已可以100%覆盖即时需求。
 
2.德国将整合3600万千瓦风电
 
2015年,德国电力将有至少20%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风电的份额将达到14%。“消化”这部分电力,无需额外修建新电站,成本只需要适度增加。
 
3.英国将有20%电力由风能提供
 
英国研究指出,在20%份额以下,解决“间歇性”问题没有任何技术经济障碍。“间歇性”成本仅为每度电0.5~0.8英镑,分摊到用户,只占家用电费支出1%左右。
 
二、风电必须依靠“影子电站”的支持才能运作?
 
“影子电站”指的是:发展1MW的风电就要额外建造1MW的火电站作后备。因为“有风有电、无风无电”,没有风的情况下,风电场没有输出,就要靠后备火电站来满足需求。后备电站就像风电的“影子”,风电走到哪,后备电站就得跟到哪。
 
据此,有人质疑可再生能源对减少燃料使用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他们认为,“影子电站”的存在,让风电在“节省燃料”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的优势大打折扣,因为充当“影子”的火电站也要消耗燃料,也要排放二氧化碳。
 
事实证明,“影子电站”是不需要的。原因是:
 
1.电网本身就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用电需求本身就是波动的,电网本来就拥有跟踪需求波动、平衡供需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为风电所用。过去,跟踪需求波动、平衡供需的设备只服务于“需求波动”;现在,它也服务于风电的波动。因此,系统无需为风电“额外配备”专门的电站,利用系统本身的设备即可满足平衡波动的需求,“影子电站”的存在没有必要。
 
经验表明,传统电网的“最小用电负荷的平均值”往往是“峰值(最大)发电容量”的一半。因此,电网拥有的调节幅度,应该是“峰值发电容量的一半”至“峰值发电容量”之间的范围。也就是说,如果最小用电负荷是1M、峰值发电容量是2M,那么电网就拥有从1M上升至2M的能力——电网能够调节波动的幅度是峰值发电容量的50%,保守估计,起码是20%。因此,在没有添加任何调节设备的情况下,任何电网融入风电的份额起码可以达到其无风容量的20%。
 
2.风电也具有一定的容量价值,其可信度不为0
 
“间歇性”电力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这一点在许多国家的电网调度实践中都忽略了。所谓可靠性,指得是在需要它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上成功交付使用。例如,德国的容量可信度计算方法设定的就是在概率水平为99%的情况下能够被成功调用的容量的数值。根据最近的研究预测:当36GW风电装机容量进入德国电网,其中2GW可以看作与火电站一样的固定容量,相当于容量可信度为6%左右。
 
三、深度调峰需求的暴涨将引致风电无利可图?
 
研究表明,深度调峰的需求对风电比重的增加非常敏感,风机容量上升一倍,深度调峰需求增长将会翻倍。反对者们认为深度调峰需求的增长必然导致成本的急剧增加,在常规燃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间歇性”成本将使得风能变得无利可图。
 
其论据是:深度调峰具有严苛的技术要求,必须由启动速度快、调节性能好、调节范围宽的设备和技术来承担。为弥补深度调峰的不足,电网需要在常规电力、尤其是昂贵的燃气轮机发电上花费大量的金钱。因为燃气轮机完全符合深度调峰的技术要求,是国际上最为推崇的调峰技术。但是它的价格很贵,还有效率不高、资源不足的问题。只有在连续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燃气轮机发电才具有较高的效率。我国的天然气储量不足、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大规模、大容量的输送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燃气轮机技术依然是承担深度调峰的“主力”,但必须注意到的是,它并不是唯一选择,不应该把调峰选项局限在燃气轮机上。这也是反对者们忽略的重要问题所在,他们错误估计了其他调峰技术的发展潜力,忽视了多种调峰技术的综合利用带来的高效益。
 
事实上,能够承担深度调峰任务的,常规的还有抽水蓄能电站、水电站,甚至核电站;新型的还有带储热罐的太阳能热电站等。各地可根据自身优势,合理选用不同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间歇性”问题也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综合利用各种调峰技术、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即使“间歇性”电力达到总量的50%,其并网也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不同的能源状况,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有所不同。未来中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如何?是否在20%以内?“间歇性”的问题能否在中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是未来中国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所在。
 
一、一种可能的估计——2050年中国将会有占50%的“间歇性”电力入网
 
对于中国未来能源的需求是很难准确估计的,但是,有一种声音认为,2050年中国未来电力需求将上升到30亿千瓦。一个可能的结构为:9亿千瓦火电+5亿千瓦水电+2亿千瓦核电+8亿千瓦风电+6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0亿千瓦。
 
为什么将目光锁定2050年?这是因为:在2020年以前,中国还不存在真正尖锐的能源危机,真正尖锐的能源危机将会出现在2020年后。到那个时候,我国的煤也用得差不多了,石油也快没有了,而那时我们的发展规模却更快更大,能源问题就必然尖锐。
 
现阶段中国人均耗能水平还是很低的。2005年我国人均年耗能约为1.7吨标准煤,而日本是4.6吨标准煤,美国是10吨标准煤。中国正处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迅速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证明:在工业化时期,往往有一个人均能源消费迅速增长的阶段。
 
发达国家实现的工业化,是8亿多人口的工业化;中国要走工业化道路,那是13亿人口的工业化,很可能将来是15亿人口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的8亿多人口已消耗了世界上近一半的能源;而现在中国13亿人口要加入这个队伍;印度也将加入这个队伍,并且其人口总数将可能超过中国,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于未来中国将要面临的能源危机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决策。
 
为什么中国的发展竟出现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2005年的美国,人均电力约是3千瓦;2050年的中国,将是15-16亿人,如果人均2千瓦,就将是30亿千瓦。然而这仅是当前美国人均水准的2/3。由2020年12亿千瓦,上升到2050年的30亿千瓦,也就是每年仅平均增长3.1%。
 
而如果中国未来有高达30亿千瓦的电力需求,那么9亿千瓦的火电也是超出环境容量的极限值,这意味着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远大于当前世界第一的美国;剩下的部分都必须由可再生能源来补足。那么,无论可再生能源的部分如何分配,2050年将会有占电力系统1/2的“间歇性”电力进入电网。
 
二、15亿千瓦“间歇性”电力进入中国电网是什么概念?
 
2050年中国至少有15亿千瓦具有“间歇性”的电力进入电网,这是GW级别的大规模、大范围、远距离并网输送,是世界前所未有、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电网整合工程。
 
大规模:纵观正在进行或拟定计划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规模超过100GW(见附表1),而2050年的中国电网必须要处理的至少是150GW(15亿千瓦),这将是世界前所未有、最大规模的电网整合工程。
 
远距离:我国优质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集中在地广人稀的边远地带。这些地方的电力消费并不旺盛,没有办法“消化”所有可再生电力。远离电力消费中心是中国将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大范围:按照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在西部建立可再生能源中心,将西部优质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电力输送到电力严重短缺的东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于是,跨省、跨电网的大范围传输将不可避免。
 
三、怎样解决占1/2的具有“间歇性”电力入网问题?
 
这在原则上有两种办法:一是将“需求”改造为能适应“间歇性”电力的需求。如使用“间歇性”电力提水、抽水,用“间歇性”电力于电解工业……将现有工业体系整合成能适用于“间歇性”电力的工业。当然,这属于另行专门进行研究的重大问题。另一办法是大量增长调峰备用资源。
 
四、2050年中国究竟需要多少调峰备用资源?
 
调峰资源:国际能源署最新研究表明:在20%范围内,随比重的增加,所增加的调峰备用资源在4个百分点之内;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最终增加比率不超过风电装机容量的10%。
 
可以预见,即使超过20%的比重,适当地增加电网中的调峰容量,“消化”未来“间歇性”电力还是有可能的。原因是:
 
(1)这样的调节属于动态调节,调峰容量不是额外配备的,而是电网中其他发电设备提供的。如果按照“双优先”的政策,提供调峰服务的传统电站将平衡“间歇性”电力的波动放在首位,提供基本负荷放在次要的位置,那么电力系统所拥有的调节资源大大增强。传统电站只是损失了可以在“最佳的条件、最高的效率”下运行的机会而已。
 
(2)改进电网的调用效率,调动辖区内灵活性较高资源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容量不足问题,因此,在“间歇性”电力比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只需要添加一部分调峰容量。
 
备用资源:德国的研究表明,风电的可靠程度会随它们在电网中比重的增加有所下降,但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也会逐渐趋于平稳。
 
但总的来说,“间歇性”会引起的备用份额的增长,占据了总装机容量的很大一部分,但即使如此,备用缺口仍然可以通过各方的努力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原因是:
 
(1)研究表明,增加“间歇性”电力的地理分散性,即通过让风机的分布更分散,或实施风能和光能的互补,来增加可再生能源持续供应能力。在中国有不少地区,太阳能供应薄弱时,风能供应加大,反之,风能减少时,往往是太阳能日照旺盛。
 
(2)利用储能技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可以有效缓解备用资源的不足。利用储能电池,将强风时过多的风电储存起来,以便在无风、少风时使用;利用储热设备,将白天的太阳能热发电站聚集的热能储存起来,供晚上使用。这样,由于储能设备的介入,“间歇性”电力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备用需求大大减少。还有正在研究的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技术。
 
(3)更为重要的是综合利用各种调峰电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
 
五、各种可能的调峰电站的介绍
 
除传统的已知的天然气调峰电站外,还有下列可调峰的电站:
 
1.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在低需求时抽水用电、高需求时放水发电。因为同时具有削峰和填谷两项功能,所以它的调峰能力是普通启停调峰技术的2倍。它操作灵活,从全停到满负荷发电只需5分钟;从全停到满载抽水只需1分钟。它的缺点在于:1)效率损失比较严重。由于存在多次质能转换,抽水蓄能的发电效率损失大概在25%左右。也就是说,每消耗掉4度电,只能换取3度电。2)建站要求高,必须满足一定的地形、地势与地质条件。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我国可建站之地未能覆盖所有地区,未来的容量增长也将受到限制。
 
2.水电站
 
水电对可再生能源有互补作用。例如风电,风大的季节正好是枯水期,风小的季节正好是丰水期。这样的互补性让水电调峰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过去,大库容水电站才有较好的调蓄能力;如今,在常规水电站上加一组抽水泵,让下游的水通过水管回流到上游,这样的类抽水蓄能系统让径流式电站的调蓄能力有所改善,拓宽了水电调峰容量。但地域分布不均仍是水电的问题所在,西南的水电难以补足东部调峰容量的缺口。此外,许多电站必须优先满足供水灌溉和防洪需要,其调峰的容量和时机受到限制。
 
3.核电站
 
最能摆脱时空分布束缚的调峰技术是核电。核电可以调峰么?答案是肯定的。核电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调峰需求,从核潜艇的变速即可见一斑。中国进口的大亚湾核电站就有调峰软件,但由于国家未给予调峰电价,所以未付诸使用。
 
六、讨论一个理论问题:如果所有化石能源(包括核能)都用完了,“间歇性”问题由可再生能源自己来解决吗?
 
答案是肯定的。除依靠储能技术外,还可用带储热罐的太阳能热电站来调节供给。
 
储能包括储热与储电。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电池相结合,太阳能热电技术与储热设备相结合。与储电相比较,储热技术的发展更为成熟,特别在大规模、大容量的储存领域来讲更是如此。带有储热罐的太阳能热电站完全具备调峰备用的技术性能要求。可以预见,它很有可能成为解决电网调峰容量不足的重要发展方向。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热力循环过程进行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常规热电站发电本质上没有太大不同,只是原来推动热机工作的“热源”发生了改变:常规热电站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热能;太阳能热电站通过聚集太阳光的热量推动热机工作。
 
太阳能热电技术与储热技术的结合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太阳能聚热发电技术;二是储热罐技术。聚热发电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35.4万千瓦的槽式聚热系统并网发电成本已经下降到10~13美分(2003年数据),商业化运行已达到25年之久。为了让太阳能系统的工作时间得以延长,储热罐的研发一直是太阳能技术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2006年完成装配与启动的4MW储热罐已进入第二阶段的示范测试。
 
事实上,两大关键点在各自领域基本得到解决的基础上,两者的结合也已经在应用中得以实践:西班牙2006年刚完工的SolarTres太阳能热电系统带有的储热罐,已拥有提供16小时、600MWh的电力储存能力。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中国2/3的土地上,日照时间、辐射强度都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利用带储热罐的太阳能热电站进行调峰,将不会产生资源或环保的问题。
 
它的缺点在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涉及到土地利用等问题,大规模太阳能热电站建设主要还得集中在西部与北部的荒漠或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带,因此资源的地域分布远离负荷中心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却有利于解决这些地区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带来的“间歇性”问题。可以预见,几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互补性”将在“削弱“间歇性”带来的并网冲击”上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重要的是政策:必须制定能促进调峰备用资源的政策
 
一、有效区分调峰电价与基荷电价是扫除可再生能源“稳定上网”障碍的关键
 
再好的技术,其大力发展、广泛应用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导向,更需要正确的管理理念的配合。本文前面提到的带储热罐的太阳能热电技术,不管其调峰性能如何优越、资源如何丰富、如何贴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旦失去其“有利可图”必要条件——国家不给调峰电价,这种技术的成本效益就无法得到体现。这样,电网公司当然也不会冒亏本生意的风险,做无利可图的事情。
 
例如,带储热罐的太阳能热发电的有利可图是建立在调峰电价与基荷电价有所区分且相距较远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政策基础在中国并不具备。2006年发布的《并网发电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也只就超出合同范围规定的深度调峰与备用予以补偿,一般的调峰仍按基荷价格,不做补偿。
 
事实上,区分调峰电价与基荷电价符合“按质定价”的原则。提供调峰服务的电站需要频繁调节功率输出,因此失去在最佳条件下运行的机会;而且这样会使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下的设备折旧加快、能耗增大、效率降低。参与调峰的电厂或电网公司在经济上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在电网管理上,要有效区分调峰电价与基荷电价,让电网公司和电厂提供的服务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电网管理理念,要从“需求侧管理”到“供应侧管理”,或“供需双方侧的管理”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在电力管理上推行的是“需求侧管理”理念。当电网不能有效地满足用户要求时,就“拉闸限电”;如果供应超过需求,就采取种种鼓励措施,号召“城市亮起来”,号召居民“电力供暖”。但是,为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在电力管理上还必须实现管理理念的大转变——从“需求侧管理”转到“供应侧管理”,或“供、需结合的侧管理”。这就要求电网公司在管理的技术上,发展一整套适应“供、需结合”的“侧管理”的新技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将不会导致电网供需的失调。为缓解“间歇性”带来的调峰问题,应:
 
(1)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坚定不移地贯彻优先收购、优先调度的“双优政策”;
 
(2)充分挖掘现有的调峰技术与资源的潜力,大力发展先进调峰技术和设备;
 
(3)有效区分调峰电价与基荷电价,尽可能调动各个电站的调峰积极性;
 
(4)实现电网管理理念从“需求侧管理”向“供应侧管理”、“供需双方侧的管理”转变。
 
后记:这应是一篇有争论性的文章,因为有相当一些能源工作者往往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导致电网供需失衡为理由,反对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其实,类似的争议当然也会在发达国家中出现,而且远早于我国。因此,我约了曾任我博士生的黄彦瑜博士协助收集有关资料,合作撰写了这篇文章,以供决策者参考。
 
——何祚庥
 
(何祚庥为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黄彦瑜为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所博士)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