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卫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11 10:35:14
选择字号:
徐卫林院士:从师资源头破解工科理科化

 

 徐卫林(中) 武汉纺织大学供图

工科理科化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但却是眼下制约工程教育发展的一大桎梏。

理科强调对机理的探索,最看重的是破解理论科学问题;工科强调技术应用,最看重的是与产业密切结合。

工科理科化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用解决理论科学的方法,去对待工程问题,重视论文发表,忽视实践创新,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教师自身所作的高水平研究无法在企业落地。更有甚者,不敢去碰触工业生产线上的设备,从前教师在织布机上教织布,如今变成了在黑板上教纺纱、织布。

工科理科化不仅存在于本科、研究生阶段,事实上,它已经渗透到了高职、中小学教育中。

高职有工科理科化的影子。高职教师的操作技能达不到社会期待的水平,一些高职俨然变成了本科的缩小版。

中小学教育也有理科化的味道。基础教育把中小学生都圈在教室里上课,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的塑造,使得他们从小缺少工程师精神。

工科理科化的出现有很多原因。

一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唯论文导向,尤其是在职称评审中重论文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

二是工科教师队伍的理科化,教师是在封闭的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与产业的需求交叉融合不够;

三是学生的实践环节变少,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增多,但高校投入生产实践的经费没有相应增加,出于生产、管理的考虑,如今的企业也更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四是工科教师研究的项目理科化,来源于企业产学研的项目少,导致人才培养理科化;

五是在教材编写中,有实践经验、产业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参与其中的比例少,教材上的设备远远落后于实际生产中的设备。

破解工科理科化,首要问题是师资要来自于一线。让工科教师大量深入企业一线,从一线中挖掘产业的卡脖子难题。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到企业里去推广自己研发的技术,但企业对实验室做出来的技术并不感兴趣,而是更在意行业中最关注的某个难题。沿着行业难题找答案,我的研究成果也最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破除师资理科化是关键,因为有什么样的师资,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学生。破解工科理科化问题在于,很多高校明知正确路径,却难以推动实施。

制约其改革的症结在于,破五唯仍然不彻底,唯论文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工科教师沉浸在写论文的自娱自乐当中,让他们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依然困难重重。

相较而言,高水平大学的工科教师人数多、授课任务相对不重,创造条件让他们拓展,更有可能打破在实验室里写论文的现象。此外,高水平大学培养的博士生也更有可能成为未来高校师资。因此,破除工科理科化,高水平大学应该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企业与高校为什么融合不了,关键在于企业不清楚高校在做什么,高校也不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即便高校有新技术,企业也未必有人才能够实现转化。

目前,湖北省正在推动“科技副总”建设,这也是我曾经的建议。政府让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由政府来组织统计、发布,高校能解决相应技术需求的教师申请,在企业与高校都认为人选合适的情况下,这名教师就可以进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省里每年给这名教师一部分补贴。

高校也可以制定强制性的措施。对于工科教师而言,高校可以规定新入职教师必须在企业待一年,这一年不仅要保障他的工资,而且在他为企业解决了问题后还应获得高校的额外奖励,这更有利于体现工科人做好社会服务的价值。

高校教师普遍重视职称,这一年的企业经历还可与其职称评审挂钩,作为其向上的硬杠杠。未来,教育部若能下发相关文件规定,要求所有的工科教师必须在企业待一年及以上,各高校就能更好地落实。

博士是未来师资的储备力量,我同样鼓励工科硕士生、博士生下工厂。

我曾有一名博士,读书期间在企业待了5年,他的博士论文都在企业完成。纺纱锭子转速一两万转,纺纱接头时快速抓锭不掌握操作诀窍很容易擦伤皮,过去只有熟练的纺纱工才敢操作,而这名博士却能做到。

教师有想法、有方案,但无法做到长期待在工厂。研究生是更适合帮助技术落地的人选,而研究生随时随地的参与又会把企业的最新问题反馈给导师,反过来会促进教师进步。相比较会写论文的学生,就业时企业更看中有一线实战经验的学生。

如何鼓励工科研究生下工厂?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突出问题导向和评价导向。

未来,高校在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审、验收时,可以增加一个观测点——任务是否来自于企业,是由哪几个企业提出的。学位论文优秀与否,应邀请企业总工来评价其研究的实用性。否则,面对理科化的博导、硕导,就有可能出现明明过了企业关,却因“裁判员”的思维局限,让研究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摒弃企业总工不够资格作答辩专家的狭隘观念。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把工科博导、研究生“逼”上一线,了解行业所需的问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有可能打破工科理科化的僵局。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