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5
选择字号:
全国“唯一专业”的育人术

 

■本报记者 陈彬

接通《中国科学报》记者电话时,已临近晚上九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直升机方向)专业(以下简称直升机专业)研一学生余鹏还在教研室为一个项目忙碌着。“今天是工作日嘛。”他笑着说。

为了这个项目,余鹏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点。而与此同时,南航校方也在为他们的成长思考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原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夏品奇对余鹏和他的同学所说的那样,“你们都是一群‘大熊猫’”。

“如果我们培养不好,问题就大了”

将南航直升机专业的学生比作“大熊猫”,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他们和大熊猫一样稀少。

据介绍,目前南航直升机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约220人、研究生约280人。而由于目前南航是全国高校中唯一开设直升机专业本硕博学历教育的高校,这500名左右的学生也就成了国内仅有的在校接受完整直升机系统培养的学生。

在目前高校争相拓展专业领域的背景下,为什么直升机专业只有南航开设呢?

夏品奇解释说,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飞行器设计相关的专业,但全部是固定翼飞行器。相比之下,作为旋翼飞行器的直升机,其技术难度要高得多。“要开展直升机的专业建设,没有雄厚的基础是不可能成功的。”他说,目前我国在直升机专业领域,相关师资严重缺乏,这决定了短时间内高校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直升机专业体系。

事实上,即使是在国际范围内,直升机都属于一个小众领域。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高校中,直升机专业较强的高校也只有三家——马里兰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而在我国,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航空强校,都曾试图建立自己的直升机专业,但最终都未能实现,这也导致南航直升机专业直至今天依然保留着“全国唯一”的名号。

对此,夏品奇在颇感骄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份沉重的压力。“其实我们内心也很着急,希望能够扩大一点专业规模,毕竟在固定翼飞行器领域还有很多兄弟院校,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数量不够,还有其他高校能补上。但直升机专业只有南航一家,很难满足国家对直升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他说,“如果我们的学生培养不好,问题就大了。”

精英人才更应贴近实践

余鹏目前所忙碌的项目是他所在课题组的一个子项目。“将来可能能发一些小论文吧。”余鹏笑着说,对于这样的项目,他和同学们都不感到陌生。

“由于我们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专业,导师一般都承担了大量直升机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和厂所的联合攻关项目。因此,目前对研究生的培养也以导师课题组的形式为主。”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南航航空学院直升机系系主任高亚东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南航直升机专业的一个很大特点便是让学生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的科研项目。

“在很多人看来,直升机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典型的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培养要着眼于‘高精尖’,但实际上,精英化人才同样离不开实践能力的提升。”高亚东说。

夏品奇介绍说,直升机专业的学生自大一入校之日起,学校、学院、系所三个层级便会为学生创造大量接触实践的机会。“大一学生主要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此时我们已经组织他们参与一些科创项目,而且这一过程会持续到学生大四毕业;大二时,学生便能到实验室、航空航天馆的直升机教学现场进行一些专业基础课学习,同时进行课程设计,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大三学生直接到直升机企业接受实地培养;大四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就要进入课题组,零距离接触到真正的科研了。”

余鹏便是在大四阶段进入到了他现在的课题组。

“我那时主要做旋翼空气动力学方面研究。这些研究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单纯靠自身力量很难完成。”余鹏说。但提前进入课题组后,他们被允许使用课题组的设备,“能做的项目体量更大,能出来的成果也更多了”。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得到提升的还有他们的创新能力。

2016年8月,由南航直升机专业本科生组成的“AURORA曙光”创新竞赛团队在夏品奇的指导下,在由美国直升机学会主办的世界大学生旋翼飞行器设计竞赛中,经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19个团队的激烈角逐,获得了比赛冠军。他们也成为了该项专业赛事举办33年来,第一个获得冠军的非美国团队。

“今天,我们的教材学和实践水平已经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培养,还通过实习和创新项目来全方位完善学生们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夏品奇说。

立体化育人网络支持个性辅导

作为在直升机专业学习和生活了4年半的“老人”,回想起自己在南航的生活,余鹏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论是在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只要有问题,我们随时都能找到人请教”。

“我在本科阶段首先联系的是自己的导师,以及一些学长。”余鹏说,此外他们每个班还有一位学长担任的学生导师,通过他,余鹏还能认识更多学长。“如今,我每天也都会收到学弟、学妹们向我提出的问题。”

据高亚东介绍,目前直升机专业共分为两个班。夏品奇作为这两个班级的首席导师,除了负责相关辅导工作外,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将行业最新动态分享给班级的师生。除他之外,每个班级配有专门的班主任,每三位学生还要配一位学业导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学业问题,加之学长、学姐的辅助工作,形成了一张立体的育人网络,最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除了师资力量的匹配外,在教学形式上他们也力争做到个性化。比如早在2015年,南航便开始在直升机专业本科生中通过选拔组成以我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命名的“王适存班”。也就是说,该专业目前仅有的两个班级,其培养方案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此外,我们还有冯如班、卓越工程师班等,都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设计的特定班级。”高亚东说。

对此,夏品奇表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一定是学生,而精英化人才培养则更要注重对于学生的个性化、精准化培养。

“必须承认,某些小众专业或精英化专业领域,由于很难找到足够的高质量师资做支撑,很容易出现 ‘因人设课’的现象,即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并不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而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设什么样的课程。”夏品奇说,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便是专业课程设置杂乱无章,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培养质量。

交谈中,夏品奇坦言,自己此前也曾遇到过某些高校飞行器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很多基本的专业问题都答不上来。在他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便是高校在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方面出现了问题。对此,他十分担忧。

“某些小众专业虽然招生数量较少,却通过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在我国行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一旦这种专业在育人方面出现问题,其后果将更加严重,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夏品奇说。

《中国科学报》 (2021-01-05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