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2
选择字号:
你拥有健康的依恋关系吗

▲《依恋的形成: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美]罗伯特·凯伦著,赵晖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定价:88元


▲《父母和婴幼儿的早期依恋关系》,[美]T.贝里·布雷泽尔顿、[瑞]伯特兰·G.格拉默著,牛君丽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定价:58元

 

本报记者 袁一雪

原生家庭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界并未有统一的答案,但从某个角度来说,成年人背后确实藏着童年的影子。

你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对待你的方式,甚至在婴儿期,父母是否及时回应了你的需求,都会或多或少对你在配偶选择和对待孩子的方式上产生影响。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父母和婴幼儿的早期依恋关系》一书,从孕期开始,探讨了父母对孩子胎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从受精卵开始

书中开篇便写道:“每个女人怀孕都是她受孕前的全部生命的投射。她与自己母亲的相处经历,她所经历的俄狄浦斯三角关系,以及促使她逐渐适应、最终带领她与父母成功分离的力量,都影响着她对新角色的认识和调整。”

一个在母体内的胎儿已经开始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然而,人们曾经对婴儿的情绪不以为然,更不用提对胎儿的重视了。那时,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婴儿很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记得,所以成年人往往忽略婴儿的感受。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持这种观点。当时心理学主流学派是行为主义,强调外界刺激与行为反应。在儿科领域,医生认为只要给婴儿提供无菌的治疗环境就好,甚至阻止父母去陪护、探望正在接受治疗的婴儿。整个社会都在忽视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建立情感纽带的需要。

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婴幼儿慢慢发展出一套依恋行为:母亲离开时抗议,母亲回来时欢迎,害怕时抱紧母亲,母亲走到哪儿就尽可能跟到哪儿。此类行为是天生的,这是基于“亲近母亲有利于存活,因此婴儿会产生满足感”的生物学事实。这种亲近的形成、维系、修复,能够带来爱、安全与愉悦的感受。相反,这种亲近发生持续或不适时的中断,则会令孩子焦虑、悲痛和抑郁。

1944年,一篇发表于《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上的名为《44个少年盗窃犯:他们的性格及家庭生活》的文章,也提到婴幼儿时期的母子分离让这些少年被困于心灵孤岛,并且将会被囚禁一生,而他们对爱的渴望,以及因得不到爱而引发的愤怒,只会在无意义的性行为、偷窃和攻击中爆发。虽然他们可以通过建立充满爱和信任的关系被挽救,但这对于一般父母而言无疑是相当艰难的。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代代相传”吗

上述研究者是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鲍尔比,他提出的“依恋理论”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依恋的形成》中有所阐述。该理论认为,婴儿在大约6个月后开始与母亲形成情感上的联结与纽带,这种情感纽带不但会提高其生存的可能性,而且还会影响婴儿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心理健康,甚至是人格。

无论是《依恋的形成》还是《父母和婴幼儿的早期依恋关系》,都提到了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推荐序作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心理医院常务副院长施琪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不安全型又分为矛盾型和回避型。”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的,那么这个孩子应该能吃、能喝、能睡,身体的发育也比较正常,很少生病。当父母离开时,孩子会有分离反应,但是很容易安抚,这种孩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健康的孩子。如果孩子的依恋关系是不安全型,那他可能吃不好、睡不好,身体发育也不那么正常,有可能经常生病,还容易有肠胃炎、皮炎等,而且性格上也相对比较违拗。

“理想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在社会与家庭中能做到的不多。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带着童年的某些创伤,这种创伤往往会向下一代传递,再加上现在社会节奏快,留给人们疗伤的时间不多。”施琪嘉认为。

养儿也可重建依恋关系

没有时间疗伤、带着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成年人,可能在亲密关系、婚姻关系中重复原生家庭的关系状态。“比如你父母对你施虐,经常贬低责骂,甚至暴打,而你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也是这样,那这显然就是一个关系重复了。”施琪嘉解释并建议,“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原生家庭有问题,那么可以找个和原生家庭不一样的人,也就是原生家庭以外的关系,比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伴侣关系。如果这些新的关系能够滋养你,那么这个滋养本身就能够使你改变。”

而且,施琪嘉认为,对于那些原生家庭存在问题的人来说,“生孩子是把双刃剑”。“有的人发誓说,我一定不会像我的父母对我那样去对待孩子。即使在意识中发了誓,可是在养育的过程中,他很多时候还会重复父母对他的模式。如果你的父母对你不好,但你却能对你的孩子做得很好,那么可以说,孩子就是你的治疗师。所以说这是把‘双刃剑’。你在与孩子相处的关系中,重建了你与父母的关系。他让你学到了如何去做好的父母。但无论怎样,这都取决于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地觉察到你的关系是有问题的、你有没有决心去改变它,以及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改变它。”

关于依恋关系,施琪嘉还额外推荐鲍尔比写的“依恋三部曲”,即《依恋》《分离》《丧失》,“如果大家能够把依恋三部曲和《依恋的形成》一起读,可能会对依恋理解得更加完整和全面”。

他同时表示,理解了依恋关系,读者便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童年、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并且为成为父母作好准备。“关于依恋关系,不仅仅需要治疗师了解,同时也需要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以及早已为人父母多年的成人了解。”施琪嘉说,“如果你真的意识到有问题,那么不妨放慢时间,因为疗伤的过程是个放慢速度的过程。你还可以安安静静地和孩子待在一起,和他慢慢地讲话、讲故事,慢慢地看风景。”

《中国科学报》 (2020-07-02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