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王一凡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30
选择字号:
“一懂两爱”新农人的摇篮

 

■本报记者 李晨 通讯员 王一凡

近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朱新开正在准备最新一期网络培训资料的编制。他创建的“战疫农技微课堂”线上讲课、实时指导,深受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欢迎,目前累计阅读超过6万次。

农学院院长严长杰表示,农学院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多年来发挥作物学学科的优势,为地方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与高素质农民。

精细“菜单”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接下来还会有新一轮降水过程,建议提前疏通内外三沟,确保排灌通畅。”近日,水稻栽插已进入尾声,农学院教授董桂春给几位跟踪指导的培训学员打电话,提醒他们注意抢抓梅雨间隙,保证水稻栽插质量。

扬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陈源介绍,董桂春是该院主办的“2019年溧阳市乡土专家及后备人才(粮食生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溧阳市培训)中的大田生产指导服务专家,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指导是该培训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聘请多位“金牌”授课专家,提供精心设计课程、一对一指导,农学院为参加溧阳市培训的学员们提供了一条龙式的培训大餐。

陈源说,溧阳市培训只是学院采取“菜单式”培训、助力培养“三农”人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农学院坚持按需配餐,通过农户点餐、学院配菜的方式制定授课形式和内容,4年来开展“菜单式”培训12000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15000人次,生源覆盖江苏、安徽、上海、江西等10多个省份。

此外,学院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先后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实施了多层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骨干人才、基层农业管理干部、高素质农民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为促进地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

由点到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科技帮扶、技术培训主要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但在现代农业的新要求下,无论是在帮扶领域还是力度上都显得有所欠缺。

为此,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郭文善和研究团队一起,共同探索建立了由点到面的新模式——“1+1+1+N”四级人才培训协同互动模式,即省级技术推广专家+市县级技术推广专家+乡镇技术人员+N个种植大户。该模式通过以点带面,让知识直接落地,增加了农业生产自我“造血”功能和农村发展后劲。

近年来,农学院作物学学科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江苏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以上述“1+1+1+N”模式为基础,开展了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培训服务。2016年以来,他们累计服务100多个村庄、5000余户农户、18个大型农场,培训各类人员近1万人次。

团队骨干朱新开表示,现代农业人才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构筑更大的培训服务平台、引进各类人才技术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从“单打”到“团体”的转变,真正把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特别订制助力本土型人才培养

今年7月,江苏省常熟、张家港市将迎来38名“特殊”的应届毕业生。他们都是扬州大学农学院与当地联合培养、定向打造的“本土型”农业人才。

他们即将奔赴当地农业农村的不同岗位,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主任徐江说:“培养难、下去难、留住难、使用难,一直是困扰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订制培养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自2010年起,农学院分别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开展联合培养工作,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重点培养一批熟悉当地农业农村情况的农村干部和农业科技人才。

为了帮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农学院专门选聘多位科研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作物学学科教授作为导师,强化顶岗实习、专业实践等综合实践课程。

自2014年起,通过与农学院实验农牧场联合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试验田”,在全国率先开设“大田种植训练计划”,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本科生全员全程参与两季共7个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销售全过程,助力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农业人才。

目前,在校、地共同努力下,扬州大学农学院已为张家港市、常熟市输送了301名本土型“三农”人才。

严长杰表示,农学院将继续与地方政府合作联系,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深耕“三农”人才培养这亩“试验田”,打造更多优秀的“一懂两爱”新农人。

《中国科学报》 (2020-06-30 第6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