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剑 高新波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2-27
选择字号:
科研存在轻工业模式吗?

于剑


高新波

 

于剑 高新波

简单说来,科研“轻工业模式”是指发表大量高水平论文,科研“重工业模式”是指做出高水平原型系统。诚然,高水平原型系统由于难度高、工作量巨大,“不可能”有很多。

高水平的论文难道有很多吗?这可能取决于对高水平论文的定义。如果高水平论文是指发表在顶级会议、顶级期刊上的文章,那么包云岗的意见也许是正确的。因为近年来,顶级期刊、顶级会议越来越多,论文的录用也越来越慷慨,甚至在同一个会议上,同时发表9~10篇文章的高手也是大有人在。

如果真的把顶会、顶刊论文等同于高水平论文,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是极大的误导。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是非不分了。

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包含一流学术成果的论文才是高水平论文。这样的“高水平论文”与“高水平的原型系统”相比,对工作量和时间的要求一点也不低。这样的高水平论文,从孕育到完成,常常以八年、十年为时间单位,这还是鸿运当头的时候。

非常遗憾的是,除了极少数一流学术成果能即时判定外,大多数一流成果的判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其时间跨度经常以十年,甚至百年为单位。

顶会顶刊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很多领域的研究还达不到顶会顶刊的水平,更不要说更高水准了。因此,以顶会顶刊论文为评判批准,对于当时国内的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顶会顶刊的论文,大多是热点问题的扩展修正或热点方法的延伸改进,大多体现的是热点问题与时髦方法,虽然会有极少例外。这类论文特别适合学生和年轻老师练手——既有一定难度和品位,又不至于无处下手,可以比较容易地做到“前有车后有辙”。时间可控,结果可期,可以做批量化的研究,既能显示研究水平,又不至于露怯。

一般来说,顶会顶刊的论文,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它们也是很多未来研究的起点。对于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是否能发表顶会顶刊论文,确实是一项衡量科研能力的客观标尺。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只有一流工作才算成果,那实在是太苛刻了,可能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适合做科研了。目前来看,用顶会顶刊论文来评估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是一个相对具有操作性的合理指标。

一流成果与学术自信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很多方向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顶会顶刊的水准。国家对于研究人员的期望,已经不再是跟踪模仿,而是原始创新。因此,对于研究人员特别是正高级职称研究人员而言,不宜再以“顶会顶刊模式”作为自己追求的“大目标”了,而只能作为训练学生的“小目标”。正高级职称研究人员不应当再满足于跟踪模仿、改进修正的“从1到N”的研究,而是要追求原始创新、颠覆既有的“从0到1”的研究。

即便没能彻底解决问题,能提出原创问题或猜想也很好。做公开的难题、做有用的研究、做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学者成熟自信的表现。可以解决难题促进科学进步,可以攻克难关推动技术革新,也可以勇闯“无人区”开辟新天地。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定力、这样的自信、这样的气魄、这样的志向,仅仅依靠顶会顶刊论文很难实现。

为此,我们需要改革科研评估体制,特别是改革科研人员评估体制。国外终身教授体制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有一批人不以短期目标为主,能够追求长远目标,比如以一流成果为目标。总体看来,国外的终身教授体制大致是成功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保护,科研仅以发表顶会顶刊论文为目标,顶会顶刊模式必然流行。未来,期待中国也能有类似国际上终身教授一样的制度。

(作者分别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本文转载自《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0年第2期)

《中国科学报》 (2020-02-27 第3版 信息技术)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