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芸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10
选择字号:
书写一座“城”



 


 

12月8日,故宫迎来了600岁生日。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朱棣在北京皇宫奉天殿(今太和殿)暨殿前广场举行盛典,宣告北京宫殿“今已告成”。这一天的公历正是1420年12月8日,到2020年12月8日整整六百年。

600年,72万平方米,9000余间房屋,24位皇帝……故宫里有太多可以言说的故事。与故宫相关的图书在今年也迎来一波出版高潮。

“自1949年之后去了一千多次故宫”,86岁高龄的历史学家阎崇年为读者带来他的新著《故宫六百年》。早在2012年,阎崇年就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撰写了三卷本同名图书,向大众介绍故宫文化。

说到两本书的区别,阎崇年说《大故宫》主要以建筑为线索,从横向来讲故宫;而《故宫六百年》则是纵向的,以时间为序,从永乐建都一直讲到今天,从故宫的营建、兴起、灾难、再兴起到故宫博物院,再到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故宫博物院。

阎崇年将故宫历史中的帝后、臣子、妃嫔等梳理成一个个人物小传,兼讲故宫的建筑、珍宝,共 100 章节,独立成篇,让读者从各个角度见证故宫走过的 600 年。

作为一个历史学工作者,不能戏说,只能正说。言必有据,是阎崇年对自己的要求。他说为了考察,自己拿皮尺实测坤宁宫三口煮肉的大锅直径多大、多深。雍正由乾清宫搬到养心殿后,雍正从出家门到办公室的门距离是多少,他也带着尺子去测量。

“《故宫六百年》里选了大约有一千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根据,都有记载,没有一个是我编的。”阎崇年说,“一本书没有故事光有道理,不好看;光有故事没有道理,不深刻。《故宫六百年》我讲了很多故事,但基本上每一讲最后都抽出一些带有经验性的、总结性的、规律性的道理。”

文学家祝勇,如今是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今年也出版了一本同名书《故宫六百年》。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十年里,他先后写了《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和《故宫的古物之美》(一、二、三册)。

与阎崇年舍弃了空间线索以时间为序不同,祝勇则是通过午门、太和殿、神武门等建筑空间来展现故宫10个甲子的过往云烟。

“我们对故宫的认识是从空间开始的。我在书中把故宫分割成若干建筑空间,并为它们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时间片段,衔接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拼图。我从午门这一故宫的正门开始讲起,写朱棣时代宫殿的营造,随着空间与时间的推移,写到神武门时,讲的是溥仪1924年从这里离开,由此形成了历史的闭环。读者阅读也跟随着从午门进,从神武门出,和现在的参观路线相同。”祝勇说。

大众熟知的多是故宫里帝王将相、后宫嫔妃的故事。在《故宫六百年》中,祝勇着墨颇多的是故宫里更广大的芸芸众生:从太医、工匠,到太监、宫女,这些湮没在历史尘埃里的人,也被作者视为构成紫禁城600年丰富历史的重要部分。祝勇说:“从为保护太子而献出生命的太监张敏,到以杨金英为首谋害嘉靖皇帝的十几名宫女,这些卑微的小人物,甚至影响到历史的走向。”

近些年故宫成为“网红”,充满着青春和活力,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自诩为“故宫看门人”的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这位“第一个走遍故宫9371间古建筑房屋”的“布鞋院长”在2020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也出版了《我是故宫“看门人”》一书。

这本书内容涉及故宫的文化传承、文物保护、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各个方面。谈及“如何定义好的博物馆”,单霁翔说:“在我看来,定义一个好的博物馆不是建一个高大的馆舍。一定要深入挖掘其文化资源,举办好的展览、活动,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博物馆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意义。人们休闲的时候愿意走进博物馆,走进去就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回去以后还念念不忘、一来再来的博物馆,才是一个好的博物馆。”

单霁翔曾庄严承诺——“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他的理念和措施,因此这本书更多呈现的是管理者眼中的故宫。

除了今年出版的图书,要了解故宫还有两个人的书值得一读。其一是被称为“故宫的活字典”的著名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朱家溍(1914—2003)。他的父亲朱文钧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和收藏家,朱家溍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被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恒借来做书画整理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就正式成了故宫的工作人员。《故宫退食录》是朱家溍的代表作,荟萃了他的学术精华。“退食”一词来自《诗经》,意思是从公家退朝回家休息。朱家溍到了退休年龄,但他在故宫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所以他自称是退食。《故宫退食录》一共两卷,七十多万字,分12组,收录了116篇文章。题材从介绍故宫和文物、评述清史和清宫礼俗到讲解园林、京戏、方言、饮食,以及个人经历、人物评传等,广为涉及。其中的文物鉴定和清宫历史类文章,都具有相当学术分量。

另外值得一读的是日本媒体人野岛刚的《两个故宫的离合》和《故宫物语》。这两本书关注了“北京和台北两座故宫”,比如他在《故宫物语》中有一章节“访昔人”,是他作为记者对故宫相关人物的对谈访问,野岛刚访问了四位历任台北故宫的院长、一位北京故宫院长、一位南京博物院院长、一位沈阳故宫研究员,还有那些曾经跟着故宫文物一起颠沛流离的“老故宫”们,以及众多历史学者,追溯了两个故宫诞生、发展、分离的历史。《两个故宫的离合》和《故宫物语》在中国的销量和口碑都不错,野岛刚认为他以第三者的立场,带给了读者新鲜的感受。(本报记者李芸综合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20-12-10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