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7
选择字号:
传统、智能化“并行” 制度、精细化“贴心”
让老年人搭上智能技术“便车”

 

■本报见习记者 辛雨

近期,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94岁老人被抬进银行做人脸识别,老人不会手机支付被拒交医保等多起“老年人被高科技抛弃”事件相继发生,老年群体似乎不容易享受到智能时代带来的便利。

不过,老年人并没有被遗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难题下了“死命令”。

老人“科技路”的障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退休职工赵士达平时用平板电脑浏览信息,“屏幕大,看得清”。他虽已90岁高龄,但仍希望融入智能化的移动生活,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现在出门大家都扫码付钱,但我还是不会用。”赵士达坦言,自己不太懂这些技术,担心会被盗走信息,骗走钱财,也不知如何防范。“对我而言,还是现金支付比较得心应手。”

目前,智能科技多种多样,这些年轻人已经习以为常的技术,却令许多老年人摸不着头脑,进而造成生活办事困难。

多年来,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志刚团队专注于研究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通过试验调研,团队总结出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几大障碍: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知识障碍和社会障碍。

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也逐渐衰退,表现在听力、视力以及手指灵活度等感官功能的下降。因此,相较于其他人群,生理的自然发展规律决定着老年人群使用智能产品的难度较高。

而且,调查发现,老年人在学习智能技术时,会感到压力并产生焦虑心情。“他们不懂的时候也不好意思问,甚至会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使用不当,而造成手机损坏、过多花钱等问题。”郑志刚告诉《中国科学报》。

“部分老年人对汉语拼音的掌握不够精准熟练,不理解新技术的专业术语和概念。”郑志刚举例说,大多老年人学习电脑上网,最大的知识障碍是用输入法打字。

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郑志刚认为,目前社会层面的保障仍有改造升级的空间,如缺乏适合的教材,以及懂老人、会教老人的老师等。

技术开路 化难为易

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支持开展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 2017年2月,工信部、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让智慧养老驶入发展快车道。

郑志刚认为,在智慧养老的概念下,如何利用智能技术信息平台做出让老年人使用方便的产品,至关重要。

智慧养老产品坚持的理念是让老年人可以简单使用。“如果老年人用起来困难,或者因‘学不会’而造成‘不敢用’,甚至伤害了自信心,反而会给老年人带来困扰。”郑志刚说。

此外,智慧养老产品要讲究融合原则,产品设计不能有明显的针对性,既要方便老年人使用,又不能让他们感到年龄歧视。郑志刚举例,照明灯开关是很经典的适老化产品,它从原来指肚大小的按钮,发展成块状的平板按钮,简单方便的同时也没有产生针对性歧视。

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建设也应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解决年龄的数字鸿沟问题。

郑志刚提醒,智慧养老产品一定不能做成老年人的专属技术产品,否则老年人会因心理排斥而反对使用。如老年智能手机,调查发现,正因为排斥心理,很多老年人不愿购买老年智能手机。相反,微信语音成为老年人接入移动互联网最好的工具,跳过了打字这道坎。

制度保障为“老”撑腰

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围绕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方面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项解决措施。不仅照顾到老年人的局限性,明文规定各地要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线下应用,同时也提出引导线上、智能化应用改造,以便老年人使用。此外,《实施方案》还在引导、教育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上下功夫,并针对各项举措,都指定了特定的相关部门来负责。

郑志刚认为,在制度出台保驾护航的前提下,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还需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开展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科普教育,让老年人有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拥抱数字化时代。“这就是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具体体现。”郑志刚解释,“通过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让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认识到智力、记忆力衰退是正常现象,并积极主动学习,从而适应社会。”

其次,社会层面要提供给老年人良好的学习和使用空间。如建立教育板块,提供老年人培训专用的智能技术教材、课程和专业老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老年人都希望能有智能技术使用相关的基础书籍,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查询。不过,书面教材可能跟不上智能技术的迭代更新,赵士达建议,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班的方式,请耐心的老师以适合老年人的学习速度进行培训。“这样我们就可以边记笔记,边学习了。”

最后,要从制度层面营造良好的代际支持环境。通过奖励、表彰等方式,宣传典型、营造激励环境,全方位关注老年人的科技难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郑志刚认为,接下来相关部门还会继续出台相关文件,从更精细化、专业化、贴心化和便利化的角度,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精细化后,老年人才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收获幸福感。”

《中国科学报》 (2020-12-0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