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11
选择字号:
一场厨房里的文化材料设计之旅

 陈彦翰(右一)在点评学生制作的“糕“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暑假期间的校园,不如往日热闹喧哗,在浙江大学学生公寓的公共厨房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正在进行。厨房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料理用的器具和材料,糯米粉、粳米粉、黄油、电子秤、蒸锅,学生们细心地称量、蒸制烘焙,用各样的工具和方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糕点……

然而,这并非是料理课,这群学生选修的是《文化构成与创新设计》,正是这门课让学生们刚刚过去的暑假得以如此精彩纷呈。这是一场在厨房里的设计尝试,学生们在玩中学,带着愉快而自由的心情创作,用糕点诠释自己的设计构思与理念,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独特的设计课

这门开在厨房里的设计课,是由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全英文课程。该课程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陈彦翰与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讲师江浩共同设计、授课。

“课程包括了正常学期内的课程,以及在暑假时开设的工作坊。今年已经是我们第三年以‘糕’作为设计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设计实践。”江浩告诉《中国科学报》,这门课程让很多初次了解的人感到困惑,以为就是制作各色糕点,但事实上,这门课程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关于材料的探索和设计研究。

构成设计在设计的基础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曾经听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关于构成设计系列讲座的江浩,对于其中国传统文化与构成设计相结合的思路颇有感触。

研究生毕业后,江浩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在那里的学习经历给他日后接手构成设计课程后,开发设计新思路提供了借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他们的设计课不只是听教师讲授,还会邀请来自企业的设计师前来助阵,业界的设计师们会将最新的设计理念带给学生。我想这样的方式值得国内的构成设计课借鉴、尝试。”江浩说。

回国任教后,江浩就开始行动起来。恰逢当时有一位叫张雷的学长创办了一家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并致力于从应用、结构方面分析竹子、纸、泥土等五种中国传统材料,与文化构成课的内容理念不谋而合。当即,江浩以泥土这种传统材料解构与再现为主题,开始了文化构成课的首次尝试。

“首次尝试的结果很成功,我们学生以泥土为主题的设计中,有两件甚至被送到了米兰设计周参展,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无疑对我们接下来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鼓舞,学生的设计热情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江浩回忆道。

尝到了甜头的江浩,紧接着等来了另一个好消息。为促进学生国际化发展,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开设了海外教师主导全英文原味课程建设项目,邀请海外师生前来交流。这对于江浩的《文化构成与创新设计》课程又添助力,让这门课程得到了又一次蜕变。

厨房里的创想

于是,江浩的《文化构成与创新设计》课堂上迎来了陈彦翰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们。

“陈彦翰是我的师兄,他在构成设计上做得很好,于是我就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和中国传统美食,把他‘忽悠’到了杭州。”江浩笑道。

当时的江浩同样凭着多年的交情,邀了自己另外一位在新加坡开设计公司、做得风生水起的学长杨杰宇前来助阵,就这样,三个人将传统工艺的解构和再造作为主要方向,开始设计课程。

如何将文化和设计完美地融合,这是三人首要思考的事情。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不仅仅是为了饱腹,其背后更承载中国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于是,江浩三人锁定了目标,决定以食品的创造来讲述文化故事,而作为具有极强可塑性的物理材料和独特文化历史意义的文化材料,“糕”成为首选。

“考虑到我们的目标学生在料理制作上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面粉和上水来塑造无疑是最简便的方式,且这些素材便宜易得,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在制作过程中,面粉与水的不同比例、蒸制前的塑性、蒸完后的冷却等,都为独特造型的创造提供了丰富机会。”江浩解释道,由于一件作品的完成时间短,一天内即可创作几代设计,因而更容易产生迭代,让学生了解到设计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往往越改越好。

事实也证明,“糕”的确是一个好选择,它的可塑性与自由、偶然相碰撞,让学生们完成了一场厨房里的艺术创想。

“我们糕点设计的诞生十分偶然。”参与课程的浙江大学2017级混合班学生李卓书说,他们是在一次购买原料时,看到货架上的气球,突发奇想,决定用它来辅助制作“糕”。

木薯淀粉、调制乳粉、粘米粉与水按比例混合至糊状,挑选一只气球吹鼓,并在面粉糊中挂糊,上蒸锅蒸制好后进行冷冻、风干,最终只需扎破气球、挑出碎屑,薄如蝉翼的纸糕便诞生了。

“刚开始时用气球做出来的糕点像饺子皮一样厚,经过了十多次配方调整,才有了如今薄纸的效果。”李卓书说。

诸如此类随机构型、用各种工具创作出的“糕”还有很多,课程结束时,学生们还举办了小型展览会,一展他们的奇思妙想。更有学生将自己暑期创作的过程制成vlog投在B站上,让许多人大呼羡慕“别人家的大学”。

文化、设计的交融

苏轼曾赞王维的诗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文化构成与创新设计》课上学生们的糕点则是“设计中有文化,文化中有设计”。

这门课程叫文化构成与创新设计,文化与设计显然是课程的两大要素。设计体现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而文化则体现在设计所讲述的故事中。江浩告诉《中国科学报》,之所以想到用糕来讲故事,是因为在杭州一家冠名“定胜”的糕点店铺得到的灵感。

“那里制作糕点的师傅告诉我们,高考前有很多老人会来给考生买糕吃,祝福考生吃过后考试一定胜利,定胜糕因其美好的寓意而广受考生家长欢迎。于是,我们就有了让学生通过一个糕点来讲述一段故事的想法,定下了我们课程第一年的主题。”

在此后的设计课程中,江浩延续了这样的思路,学生们也在尝试中不断成长,创作出了富有文化意味的糕点。

2017级混合班学生樊亦涛和其团队创作的“器糕”就是一例。

这一糕点同样诞生于偶然,在制作过程中,糕点由于自然塌陷而形成了坑洞,形似玉杯,故而得名器糕。团队成员同时还为“器糕”附上了一段精彩的传说故事,使得该创作更添趣味:明末,高莹为糕点大师,因怀怨怼于清,不赴御膳房就任,而举家南迁。不料,方至岭南,名窑器皿见掠于盗,惟破器残存。虽家中数口人无器可用,莹独取破器蒸糕。当地澄粉经蒸制,竟因酵成孔洞,浑然之器也。外莹透而内坚实,如明遗民之清高气节。后世谓之“器”糕。

一段故事与一件偶得佳作就这样完美结合,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在浙大,工业设计课程挂靠在计算机学院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与文化的结合和动手能力上,仍有所欠缺。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作品,并进行文化叙事,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生设计来源,将设计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起来。”江浩说。

如今,江浩的《文化构成与创新设计》课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场地和课程性质限制,有很多学生仍难以选上,只得望课兴叹。

在江浩看来,课程能够得到学生、学校的欢迎和认可,是他们付出的最大动力。文化与设计这两个要素,江浩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在未来,我们的课程会在文化的定义和阐释上继续探索。文化是群体的性格,是一个国家、地域的鲜明符号,我们接下来会围绕地域的视觉特征、人群行为模式、价值观等继续设计,拓展学生调研实践,进一步通过设计展示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内涵。”江浩总结道。

《中国科学报》 (2019-09-11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