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15
选择字号:
学术速递

 

徐晓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蛮族人”是希腊人对一切非希腊人的统称,是他们建构的与“自我”构成二元对立的“他者”。这是古风时代伊奥尼亚人的一项发明。伊奥尼亚人是在与外族相遇的情境中开始将外族他者化的。希波战争后涌现的各类蛮族意象几乎均属“雅典制造”。希波战争、雅典民主、奴隶制等因素是大量制造蛮族的主要动力。大量制造的结果是,“蛮族人”作为对所有非希腊族群的蔑称,最终为所有希腊人所熟知。

——《创造蛮族:古代希腊人建构他者新探》,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胡振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文学公共领域是解读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有益视角。启蒙运动一方面是对以人为本的个人主体性的强调,另一方面是对理想社会公共性的期待。启蒙运动的这两个核心要素分别融入18世纪作者文本创作、作品流通、读者阅读的实践之中。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公共性的互动主导了由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参与的实践话语,它们的语言交往行为是公众舆论发展及公共领域形成的依托。作者—作品之间的文本生产关系、作者—读者之间的文学批评关系,这两者的互动成就了公众舆论实践话语,在这种语言交往行为中,文学公共领域得以形成。文学公共领域借助文学作品,即以美学形式呈现的语言交往行为实践,推动民众在表达个人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凝练共识,成就社会公共性,实现政治变革。

——《作者、作品、读者:18世纪欧洲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马迎辉

南京大学哲学系暨现象学研究所

副教授

胡塞尔晚年将两性间的本能和母婴关系等“在家状态”构筑为超越论现象学的新基础,从而实质性地构成了对海德格尔“在世存在”理论的批评:本己性并非“无家可归”的,而是应该显明于与家人关联的“切己性”。同样以“在家”为基础,列维纳斯突破了海德格尔“在世存在”理论的统治,但与胡塞尔强调家的“融合存在”不同,列维纳斯坚持亲子与两性中的他异性的基础地位,主体只能在不可消除的差异性中与他者相互渗透、感发与生成。在对在世、在家之奠基关系的转换中,现象学运动实现了从在世存在到本性存在,再到异质存在的突破。

——《家与存在:一项现象学的研究》,载《哲学动态》,2019年03期

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经世”思想近些年颇受关注,但学界研究也出现了如下问题:一是把“经世”仅仅理解成狭义的日常治国理政行为,而忽略其深层文化根基一面的阐释;二是把“经世”视为明清危机时期改革家推行激进政策的工具,而没有看到趋于保守的政治官僚同样具有经理世事的情怀和能力;三是把“经世”仅仅看作古代王朝遭逢鼎革易代之际发生的思潮,而没有看到处于常态过渡时期的历史同样存在着经世思想并持续发挥着作用。

——《“经世”观念史三题》,载《文史哲》,2019年02期

姚林群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赵鑫凤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上的作用是加拿大提出“知识动员”的根本目的。教育知识动员利用中介组织在知识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起多层次的多向联结网络,在适应教育知识生产—实践的多重背景下,实现教育知识的价值延伸。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加拿大知识动员借助新媒体技术,建立起知识中介和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结与转化,成为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良方”。

——《加拿大如何弥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基于知识动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载《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03期

《中国科学报》 (2019-05-15 第3版 学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