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3
选择字号:
为学生埋下艺术的种子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隆冬时节的上海并不像北方那样寒冷,但不少光秃秃的树木仍然昭示着这个季节的肃杀,时而飘落的小雨也带来丝丝凉意。不过,这并不影响行走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人们在东门旁的橱窗前驻足。因为橱窗内外的情景恰恰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流连的江南图像。

这里展示的有白描的高山流水,有写意的灰瓦白墙,还有更多超现实的艺术表达,共同组成一卷意境颇丰的《山水绘》。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6级景观学专业“艺术造型—3”课程中的部分学生作品。他们能够创作出这些作品,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造型(美术)教学改革试验。

那么,该专业为什么会启动这样一个教学改革试验?对于艺术教学而言,它又意味着什么?

溯源:场景虽真实却无美的意境

多年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阴佳、副教授吴刚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在没有艺术造型基础的学生中展开艺术教学?如何才能提升其想象力、创造力?如何依据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拓展来进行艺术教学?

之所以会有这些想法,是因为他们看过很多大三、大四学生的园林设计方案,基本都是用电脑来表现。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虽然看上去很真实,但中国园林的那种味道和独有的意境却没能体现出来。

而中国建筑类院校的当下美术教育又存在趋同化现象。这些专业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极具各自的专业特征,可现实却是在美术教学中都以同一种模式面对各类专业,即多是面对石膏像或瓶瓶罐罐等进行“描绘”。

在阴佳和吴刚看来,很多学生可以画得挺像,但仅仅是表象,并没有独自的感受和自己的特色。

“实际上,现在中国建筑院校的艺术教学方式和方法多是百多年来西化的结果。”阴佳说,很长时期以来,艺术教育视野和话语表达多为西方艺术的经典样式和理论,久而久之,中华文化的话语表达日渐式微。学生渐渐忽视甚至丧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领悟能力,领会不到蕴含其中的感染力、匠心、生活风俗、人文信息,以及由此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脉络。但其实,这种文脉体系恰恰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立足之本,也是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作品的创新之源。可以说,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

因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便针对2016级景观学专业新生启动了艺术造型(美术)教学改革试验,以期构建景观学专业艺术教学新模式,并通过艺术教学实践与创作深度回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实践:画虎画皮更要画骨

艺术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并不是仅仅读几本书就能实现的,而应该从整体上谋划建构艺术教学的框架与体系。

“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课题、理论展开和创作实践,否则就将只会是‘喊口号’。”阴佳介绍道,他们从该届学生入学之前就反复设计了两学年的教学计划和进度。

首先,将景观学专业原来的两个班合并为一个大班,教师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采取课题负责制由主讲教师主持教学,辅助教师协力配合,共同商讨教学框架、内容、进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改变了美术教学几十年来只教自己班的互不交流状态;同时增设东西方造型艺术特征比较、基于传统文脉的当代创造、形态创作方法等系列课题讲座和实践环节。

这一教学改革试验在各课题的开展中,也更强调学生创作的主动性。对此,来到同济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美术的景观学专业大三学生林轩深有感触。

“老师非常强调,不能只是把看到的东西原原本本地画下来。”他说,比如我们2018年暑期去安徽省查济古村进行色彩实习时,更多的是强调面对传统的老建筑,如何通过各自的绘画,将传统的乡村意境和味道表达出来,并且,表现工具与材料也要与特定的精神相结合。“从具象到抽象,对我们的审美意识、造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如阴佳所说,艺术学习的核心是善于创造,学会创意比懂得表现更重要,创意的发现需要学会不断地改变视角,而改变视角则会获得全新的观点。

思考:艺术教育关注未来

说到两年多的教学改革试验所带来的收获,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大三学生欧阳燕菁对一次作业印象颇为深刻。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在学院四个建造年代各不相同的教学楼中去探索、发现,通过提取某个具有共性的要素进行再创作,从而形成一幅抽象画,但这幅抽象画必须要吻合学院的精神特征。”她说,这并不是对某栋教学楼或学院某个角落的现场局部写生,也不只是要求我们去炫耀绘画技巧,但却增强了我们对设计方法的理解,锻炼了我们的艺术思维,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创作思路,而这恰恰是其他专业的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尽管如此,如果仅从量化评价角度来讲,还真说不出目前这届学生当下有何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有一点阴佳非常肯定,就是这个教学改革试验一定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在阴佳和吴刚看来,艺术教育关注的并非当下,而是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嵌入艺术基因,可能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才会展现其作用。艺术学习不是为了掌握一种技术,而是让学生由衷地喜欢,因为喜欢就会有兴趣并持久关注,艺术基因才会“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这将对学习者产生终身影响。通识类艺术教育的核心追求也就在于此。

《中国科学报》 (2019-01-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