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王佳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14
选择字号:
感动中国凝聚奋发力量

 

■本报记者 张文静 王佳雯

在过去一年中,有太多科学家的名字让人们印象深刻,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南仁东、黄大年,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侯云德,再到取得突出科研成就的潘建伟等,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经历,但展现出的科学家精神却给人们带来了同样的感动。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这背后,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坚持与努力。从他们身上,人们能看到胸怀祖国、追求真理、踏实奉献的科学精神,也能感受到奋发昂扬、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归来做祖国的栋梁”

“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3月1日,在“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人们将这段颁奖词送给了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此时,距离他去世已1年多。

2008年,得知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后,黄大年放弃了在英国优越的生活条件,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办好了回国手续。归国后,他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取得这些成果的代价,就是忘我的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同样让人们感动的还有“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9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因病逝世。FAST工程历时二十余载,也耗费了南仁东全部的心血。在FAST落成启用即将一周年之际,南仁东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南仁东、黄大年等都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体现者。他们有着赤诚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们敬业奋斗、严谨踏实,取得了极有价值、经得起检验的研究成果,在我看来这是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和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学斌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看来,科学家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实事求是。“要追求真理,否则科研也就失去了意义。热爱科学,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安心做好科研工作,是科技工作者需要坚守的信念。”

“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弘扬优秀科学家榜样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坚守职业操守、为了理想奋斗的氛围。”王学斌说道。

榜样的力量薪火相传

榜样的力量有多强大?科学家自己就有深刻的体会。

段树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1977年参加高考时,作文题目就是叶剑英的诗句“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那时,华罗庚、陈景润是青年学子的偶像。

“因为科学家的一个发明发现,可能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段树民说,这种偶像的力量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蚌埠医学院本科毕业后,段树民报考了江苏南通医学院神经生理专业,后又到日本和美国学习、研究,而后学成归国,全身心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之中。

“从钱学森等‘两弹一星’科学家,到身边的工程师,我们的偶像不是个体,而是知识分子那个群体,当时对他们真的太向往了!”提到自己年轻时的偶像,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感叹说。

对于王学斌来说,这样的榜样就在自己身边。“那就是我遇到的老师们,我有幸受教于李东风、蒋锦昌、于龙川等名家,他们渊博的学识、敬业精神、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科研方法与态度,都让我受益匪浅。”

如今,王学斌也成了自己学生的榜样。他两次罹患重病,手术、化疗令他痛苦不堪,也曾茫然失措。那时,是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职业责任感支撑着他。还在进行阶段性化疗时,王学斌就趁着身体有所恢复,再次站到了讲台上。30年的教学生涯,除了一次公务活动、一次调课时间有误之外,他没有一次迟到早退,没有一次在课堂上敷衍,即使是在带病上课期间。

2014年,王学斌获得“感动临大十大人物”称号,他的精神将在自己的学生中传递下去。

讲好科学家的故事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201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出席中国科协九届二次全委会时指出,要树立当代中国优秀科学家榜样,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带动科技界和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干事创业的动力,科学家理想成为远大志向的标杆,科学家榜样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偶像。

“我们要在孩子们心目中树立有正面力量的偶像,尤其是像科学家这种能为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偶像。这在偶像日渐多元化的当下,更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和加大力度的问题。”王树国说。

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面孔呈现在公众面前。今年3月与黄大年一同入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他执着科研、奉献教育事业的故事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薛其坤、王贻芳等纷纷登上电视节目和科普平台,不仅展现了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让公众看到了他们轻松幽默的另一面。

“现在,很多科研成绩突出又富有人格魅力的科学家被大家称为‘男神’‘女神’,这说明科学家与公众距离正在拉近。我们也不必固守着传统上对科学家劳动模范式的宣传方式,而是呈现他们真实的性格和生活,这样的科学家故事,相信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会喜欢的。”段树民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3-1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