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王之康 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2-13
选择字号:
我的新春祝福

 

春节将至,无论您是已经陪伴在了父母的身边,还是在归乡的途中,抑或是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我们都向您献上节日祝福,祝您春节愉快、金犬纳福!

在这一年一度的重要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您又想要为哪些人送去祝福呢?下面就让我们聆听来自高等教育界工作者们的新春祝福。

 


 

徐飞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祝愿我国尽快成为全球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地

把新春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广大科技工作者!送给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们!这些年来,中国科技已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就,科技工作者厥功至伟。当今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宇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原始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各国谋求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在此,最想说的话是,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引领性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讲话中强调,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研究型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中国唯有通过加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抢占新经济和新科技战略制高点,才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我国在全球竞争中正经历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相应地也倒逼我国科技创新从跟随模仿创新向引领创新或原始创新跃迁。衷心祝愿中国能尽快成为全球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在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贡献。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祝愿青年学子在新的一年有更好的发展

作为一位教师,我还是想对学生说几句话。

一年到头,学生们学习很辛苦,要上很多课程,还要参加很多活动。到了年末,也是新一年的初期,在狗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在这里祝愿同学们有一个新的开端,心想事成。希望低年级同学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体验学习的快乐;高年级同学能够收获满满,愉快地毕业,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

我们的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这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将与高等教育结下不解之缘,高等教育与青年学生的命运息息相关。所谓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那就是需要教育把青年学生培养好。

高等教育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要把青年学生培养好,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的教学还要更多地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改革;在教学活动上,教师还要做更多的事情,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或者自主学习;我们的学校也要改革相应的管理制度,真正地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愉快,让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去、愿意待的地方。

学生时代是最美好的时代,尤其是大学时代。一年的时间太短,不过只要年年坚持,我们的青年就有希望。

所以,我想祝愿青年学生能够抓住青春时光,在新的一年有更好的发展,有更美好的生活。

 


 

原春琳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副主任):

把祝福送给坚守在农村的教师们

我最想把新春祝福献给坚守在农村的教师们。

作为一个沉浸在教育领域多年的老记者,如果一定要说出最尊敬的教育人物,毋庸置疑,一定是农村教师这个群体。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透露,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三分之二在农村。换算成数字,近1亿名在校生在农村完成自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学得如何,将直接决定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时间表。

在这背后,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农村教师,尤其是优秀的农村教师。尽管这些年国家从各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不可否认,过去的家底太薄,历史欠账太多。与城市相比,农村各方面的条件依然简陋。在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这个岗位甚至染上了一些悲壮的色彩。有人曾算过一笔账,说部分农村教师收入不如农民工。这是实情。说实话,如果只是简单地计较待遇,很多农村教师都可以选择逃离,加入进城打工的大军。但因为热爱,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坚守。

然而,仅仅有热爱是不够的。迈入教育强国的日程表里,农村教育不能缺位,农村教师也不能缺位。要想真正留住农村教师,留住农村教育的根,就要让农村教师这个岗位成为他们的主动选择。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怎么大也不为过。

 


 

王崇臣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祝福送给北京建筑大学和我的家人

金鸡交好卷,黄犬送佳音。在2018年新春来临之际,我把祝福送给我所在的北京建筑大学!

2018年,北建大继续秉承“立德树人、开放创新”办学理念,弘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校训精神,开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新征程,奋力谱写北建大未来发展的新篇章。在2018年新春来临之际,我把我的祝福送给培养我成长的各位老师和陪我共同奋斗、成长的同事们和学生们!2018年,新型环境修复材料及技术课题组(NMTer)将继续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所承担的科研项目。

在2018年新春来临之际,我把祝福送给我的家人!感谢家人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始终相信我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鸡岁已登千仞塔,犬年更上一层楼。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黄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真诚道一声:老师,新春快乐!

2008年,带着西工大“公、诚、勇、毅”的教诲,我从西安来到南京,成为胡海岩院士的学生,进入南航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十年前慕名报考,是因为胡老师在国际力学领域卓越的科研成就;十年中专心学习,是因为胡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十年后执笔祝福,是因为胡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科研之外的他有如长者,在生活上给予我充分的关心照顾;科研以内的他对我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没有半点含糊。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子,我的初衷是想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师从胡老师后,老师的一言一行使我的观念开始慢慢改变——科研的目的在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化解科研难题,从而推动一个领域的发展,最终是要对自己热爱的国防事业和国家的期望负责。

而今,走上讲台的我,会把胡老师教给我的学习方法、科研态度再传承给我的学生们,因为这当中,饱含着一名学者几十年的严谨谦逊和智慧心得。作为他的学生,我有义务去传承有序。农历新年将至,我想对胡老师说:学生已为人师,开始有自己的教师简介。但在我的人生简历中,最自豪、最骄傲的一句就是“师从胡海岩”。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我会带着老师的教导认真工作。最后,真诚地道一声:“胡老师,新春快乐!”

 


 

忻晟熙 (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生):

祝愿农民朋友五谷丰登穰穰满家

新春将至,节日气氛最为浓厚的地方还属农村。

长久以来,农民与土地一直是我国治国方略中的重中之重,正是土地边的农民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中国固有的乡土文明,使得加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人们依然有根可寻,有地气可接。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土地的力量便是乡村的力量。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我衷心希望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这二者间能够实现费孝通老先生所描述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生状态。而这种共生状态不仅仅是乡村与土地的共生,更是农民与土地的共生。我祝愿我们的农民朋友们来年能够五谷丰登,穰穰满家,希望农民朋友们的权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成为乡村的主人,期盼农村与土地能够真正成为广大农民们的心安之处。而吾辈大学生,也愿意努力发挥自身所学,推进新农村建设,始终与农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一同坚守国人心中的一捧乡土。

 


 

朱延华(淮阴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

祝福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校的光荣

作为一名大学行政人员,最想把新春祝福送给老师们:

亲爱的老师们,新年快乐!

是你们对学生心灵的尊重信任,让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信念和情感,你们改变了学生对世界的体验,你们让学生对学校产生了绝对的信任。

是你们对备课上课的精益求精,让课堂成为最美的大学文化,你们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学业成长、道德养成树立了典范。

是你们对科学研究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你们为广大学生点亮了追求真理之灯塔。

是你们对精神价值的孜孜以求,以读书人的风格气质,为浮躁的社会守住一份纯真,让有智慧的知识精英形成了引领社会文明的大学共同体。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在做好各自岗位工作的同时,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大学里的每一位教师、管理干部、服务人员都是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祝福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幸运,都能成为学校的光荣,都能成为民族的希望。

 

王麒深 (燕山大学后勤集团综合办公室主任):

向高校“幕后英雄”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新春将至,我想将我的祝福送给全国高校的广大后勤工作人员,特别是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后勤干部职工,向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在此恭祝大家身体健康,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后勤工作是全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任务十分繁重。一年来,相信全国高校的后勤同仁都和我们一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学校的稳定运行作出了贡献。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万家团圆,但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里,广大后勤人却仍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学校师生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务与保障。

因此,我要向这些“幕后英雄”送上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刘杨 (武汉大学博士生):

我在中国北极黄河站祝福南极科考的同事

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研究室(简称高空室)的各位老师,春节临近,我在中国北极黄河站,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黄河站二楼靠近峡湾的一侧有个极光观测室,里面主要是我们的光学观测设备和磁力计的控制系统,漫长极夜期间,我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时光;每天查看天气预报,设置光学观测时间,检查磁场数据质量,巡视宇宙噪声接收机的机房;从监视相机中看到极光快速变化着,兴奋地跑到楼顶拍下令人激动的瞬间。

几乎高空室的每个人都在这里生活过、奋斗过。小小的观测室留下了太多关于这个集体的记忆,胡红桥老师发来的邮件;黄德宏老师和胡泽骏师兄编写的不同版本的极光观测手册;一本从2006年开始的冬季工作日志,韩德胜老师写到“一夜折腾,所有仪器稳定工作,与英国SPEAR配合观测”;公告板上挂满了用黄河站观测数据发表的论文。

长长的磁力线连接着南北两极,也联接着每一个高空室人的心。深深的祝福同样送给远赴南极执行34次科学考察任务的我的导师张北辰研究员和杨惠根领队,以及在中山站开始越冬生活的陈相材师兄。

我常和别人说,我所在的实验室可能是所有中国人中,平均在南北极停留时间最长、看到极光次数最多的集体,身为其中的一员,我觉得既幸运又幸福,心中充满感激。

新的一年,高空室人将继续书写自己在北极科学城新奥尔松的故事,继续执着追求关于极光的美丽事业。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温才妃、王之康,见习记者许悦采写整理,潘杰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18-02-13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