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 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5
选择字号:
坚守中的巨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固原生态试验站扎根黄土高原40年记

 

▲在固原县上黄村工作的水保所部分科技工作者

 


 

▲赵世伟指导村民香菇种植技术

■通讯员 张晴 本报记者 张行勇

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在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西海固”位列榜首,曾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固原,横亘于宁南山区,荒山秃岭,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

如今的固原,山川河谷、梯田庭园,生命的绿色扑面而来,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景色如画。

今昔之巨变,缘于40年的坚守。从国家需要到今日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保所)以固原生态试验站为平台,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力奋斗,让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

响应号召 把使命的根扎进黄土高原

十年九旱、广种薄收、食不果腹……当初的贫困深深地印在今年74岁的原固原县河川乡上黄村老支书黄占刚的脑海里,“当时我们村有人家里只有一口锅,连吃饭的碗都没有,有的村民和牲口在一起吃”。

作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穷困地区,这里的世界级贫困深深地牵动着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1976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胡耀邦派人到宁南山区帮助当地把农业生产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中国科学院向水保所传达了这一任务。

水保所研究抽派一支多学科组成的9人队伍,由于志立带队前往固原参加中科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组建的“宁夏南部山区农林牧科学实验工作队”的考察与建设工作。从此,水保所科技人员就与宁南山区的生产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把科技支宁当作光荣使命和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

1979年,中国科学院又责成水保所接替中科院地理所在宁南山区的科技牵头工作,要求以固原县为基础,研究和寻找黄土高原如何加快治理和实现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科学途径。这年5月,水保所派出山仑、孙林夫、刘万全、王树森、彭林、巨仁、陈国良、王德轩、吴钦孝、周佩华和黄旭等11人组成的先遣队赴固原开展工作,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方针——“大力造林种草,兴牧促农,农林牧综合发展”,后来被国务院批准为宁南山区农业建设方针。

1979年10月,水保所选址上黄村建立农业科学试验基点。从此,水保所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走向了黄土高原,走进了宁南山区,把赶走贫困和生态治理使命的根牢牢地扎在了黄土高原。一代又一代水保人与黄土相伴,和农民为伍,使命的担子一挑就是40年。

1980—1981年,由水保所技术牵头,联合自治区共同组织综合考察,山仑、孙林夫、彭祥麟、巨仁、陈国良、邹厚远带领所里科技人员和地方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200人队伍,分为气候、土壤、侵蚀、水资源、植被、草场、农业、林业、畜牧、农经、农机、绘图等13个组,3000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的沟、壑、墚、峁……处处印下了他们的足迹,完成了全县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和区划,于1982年制定发展规划。

后来,他们以上黄村为主,在宁南山区先后建立郭家湾、王洼等8个基点,展开了踏踏实实的科学研究和轰轰烈烈的科技支农工作。

在那个年代,黄土高原交通极其不发达,需要步行很远的路才能到达目的地开展工作。50岁的巨仁腿脚不太好,硬是拄着拐杖走遍沟沟坎坎。“坐卡车到目的地后,每个人的脸上全是黄土,只有牙齿是白的。”孙纪斌回忆道,“去偏远山区时,还要步行几十里山路。”

在摸清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点和分布规律后,他们坐在一起研究讨论,从生态恶化的历史教训及生态经济兼顾的角度,确定了“自给性农业、保护性林业、商品性畜牧业”的农业发展总目标,突破性地提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与农林牧结构调整和提高旱作产量等比较系统的新论点、新方略和关键技术途径。

随后,吴钦孝、黄国俊、贾恒义、王继武、李锐、宋桂琴、冯茂功、杜修立、窦葆璋、刘志高、程积民、辛业全、孙纪斌、刘忠民、李立、施立民、侯庆春等30多位科技工作者,立即投入到农业科研和生态治理的火热工作中。

1986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来到上黄村视察,向程积民、费维稳了解了荒山改良的农业种植情况,指出“上黄村的经验”要推广。

水保所前前后后有100多名科技人员住在离固原县城30多公里的上黄村土坯屋里,和农民打成一片,虽然没电缺水、缺菜少粮,科学研究却不断线。

40年来,固原生态试验站历经陈国良、程积民、马永清、赵世伟四任站长的接力,聚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针对宁南山区干旱、低产、贫困、水土流失严重等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面临的突出自然、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高效复合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系统生产力调控原理,主攻水、热、光、能资源高效利用及模式建造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取得了30余项研究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

殚精竭智 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

“吃的救济粮,穿的军大衣”,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宁南山区百姓生活完全依靠政府的真实写照。

1980年,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改变固原农村极度贫困状况,山仑被任命为固原县委副书记,开创了我国科技干部挂职地方干部的先河。他也把研究的根扎在上黄村,在60亩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带领刘忠民、邓西平等开展作物抗旱性、作物生产力和水分利用试验研究。山仑的助手刘忠民36年工龄中有15年在固原度过,他把这里称作第二故乡。

山仑及其同事依据“宁南山区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问题总结提出的农业“关键在水,出路在肥”的结论与建议,获得宁夏自治区主管领导亲笔回信,指示有关部门调集大批化肥,大力推广深施肥技术。10多年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亩产由三四十公斤增产到100公斤,为改变宁南粮食生产长期在低产水平下徘徊局面,解决群众温饱发挥了战略性作用。1994年,原农业部将山仑团队的旱地化深施作为重大增产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5390万亩,年增效益18亿元以上。

在固原的十年里,山仑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攻关课题,在固原和彭阳两县建立了3个试验示范区、17个科研试验点,沿着“退耕、改制、种草、还牧”的方向,探索着旱地农业良性生态体系的新路子,与农民成了朋友。

彭阳县委县政府曾为山仑赠送一块写有“殚精竭智,造福人民”的牌匾,成为山仑最珍贵的一份荣誉。

科学研究面向社会需要,科研实践接地气,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水保所人一直倡导的办所理念和践行的学风的真实写照。

—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如“农林牧优化结构模式与增产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1990年百项重大推广项目之一;“小麦新品种宁冬1号的选育”“固原县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及依据研究”等在生产上被推广应用,促进了宁南山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上述成果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0.5亿公斤,累计经济效益12.5亿元。

1991年,28岁的赵世伟一到上黄村,就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生活和生产情况。针对“三高一低”问题,他提出减少基肥量以降低土壤残留,实行基肥+深追+叶面施肥的综合施肥技术。通过这一技术,氮肥利用率从22.3%提高到56.6%,且增产20%以上。同时他还进行地膜玉米等作物的农艺栽培技术试验,获得玉米亩产750公斤的高产。

“九五”以来,固原生态试验站根据宁南气候变暖和春旱加剧的趋势,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改春小麦为孙继斌主持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号”。李壁成、赵世伟、党增春等开展了小麦改制及其高产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被政府采纳累计推广400万亩以上,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成为解决宁南干旱山区粮食上台阶和稳定解决温饱的重大战略举措。

历经小麦、玉米等,现在的赵世伟把目光又瞄向了小杂粮产业,致力使之形成绿色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产业 鼓起老百姓的荷包

2017年,53岁的黄玉柱仅红梅杏苗木一项收入就达20万元。黄玉柱是水保所科技成果的第一批受益者:“说一千,道一万,水保所的专家扎根这里不断线。没有水保所的专家,就没有我家现在的好生活,也没有我们上黄村的今天。”

时光倒转至1987年,施立民、李永潮等专家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桃、杏、梨、李、枣、苹果、葡萄、核桃、山楂9个果树树种,共150多个品种,在上黄村建立了20亩试验园,开始了果树引种驯化和优良品种筛选。施立民从春到夏、从秋到冬,10个年头的引种试栽、系统观察和对果品经济性状的研究,终于筛选出适宜高海拔低温干旱地区发展的果树品种——红梅杏、早酥梨、绥棱红李、京秀葡萄和丽嘎苹果,在上黄试区建立示范园120多亩。

1997年,红梅杏和早酥梨因为表现优异在宁南山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考察时对施立民的科技致富路子给予高度评价:“你搞这个果树,为宁南山区的脱贫致富和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

“一亩地有一万二三的收入,仅家门口这一棵树就收入1000多元。我哥家的那棵树,果子卖了5000多元,你说这日子能不好吗?” 种了三亩红梅杏园的村民黄玉弟说,“去年每斤价格达到了15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宁南山区的红梅杏,以其纯天然无公害的品质、芳香甜润的口感火了,价格一路看涨。山里人从此过上春天赏花、夏天结果、卖了果子、鼓了荷包还绿了荒山的惬意田园生活。

“发展经济林,既绿了荒山,又有了收入。”看到村民生活的变化,施立民很开心。他留给自己的是一大摞厚厚的工作日志,留给百姓的却是改变生活的“摇钱树”。

在一代代专家们的接力指导下,以红梅杏、早酥梨高效果园建设为中心的“果菜型”“果苗型”“果畜型”等多种庭园经济模式,已成为宁南山区生态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从事土地利用研究的李壁成,在前期专家工作的基础上,集成提出“三化两提高”的“上黄经验”——宜林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平川地高效集约化和不断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技能,被自治区政府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1995年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是河川乡,当时自治区政府大力推广‘上黄经验’,我感觉很自豪。”现任河川乡党委书记马彦东表示,老一代人在这里奋斗的成果,直到今天老百姓还在受益,“拿我们这来说,红梅杏产值每年约500万元,早酥梨产值300多万元。”

生态治理 绿水青山持续接力

“这片山,我们现在叫生态山,都是你们当年在这苦干结下的硕果啊。”58岁的村支书黄正军,拉着76岁退休研究员侯庆春的手,亲热得不得了。

不过,40年前它可不叫这个名字,大家称为秃头山。放眼望去,从梁顶到谷底,一排排柠条像哨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生机勃勃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当年固原综考提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恢复植被要‘草灌’先行,土地利用应建立农林牧优化结构”的方略和“自给性农业、保护性林业和商品性畜牧业”的发展总目标。

如何按照脚本来实施?写“本子”的任务落在了巨仁头上。为此,他提出宁南山区综合治理“农林草用地合理配置的镶嵌模式”的发展理念,把山比作人,形象地用给山穿上“草帽子、灌围子、农衫子、林靴子”的说法给当地人讲述。

1984年,侯庆春作为林业组负责人,在上黄村秃头山上开始造林。他从陕北调了柠条的种子,种在秃头山上。“天公作美,种下3天后下了一场冰雹,柠条全出苗了。”在第二任站长程积民的推动下,柠条林在这座山头上又扩大了1100亩。

村民黄正孝新修的6间平房,屋里屋外都贴上了瓷砖,但最醒目的还是卫生间,装上太阳能热水器,曾经惜水如油的他们,养成了痛痛快快洗热水澡的习惯。“现在生态好了,自来水喝上了,我们的生活也好了,现在的日子幸福啊。”

在他院子的老房上,一圈屋檐集水设施仍发挥着作用。这是上世纪90年代,针对宁南山区持续干旱,为解决农民的吃水和保农业丰收,陈国良等专家在总结试验区和一些地方利用窑窖等节水微灌抗旱夺丰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山区窑窖农业建议的结果。

今日秋季的云雾山,整个山体被茂盛的牧草覆盖,“40年前,那可是满目疮痍”。1981年,邹厚远提出建立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1982年保护区成立。1983年8月,邹厚远、程积民带领县气象局、草原站、农科所等9个单位组成的40多人考察队,对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土壤、气候、林业、昆虫、畜牧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提出了《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建设方案》等各类专业总结报告19份,摸清了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考察同时进行封育保护和草原补播优良牧草试验。

40年过去了,由程积民延续着的固原云雾山植被恢复试验区,已成为我国西部草原植被恢复与草原自然修复的成功典范,为国家退耕还林草与地方封山禁牧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封禁保护面积由初期的0.23万公顷已扩大到1.5万公顷,草地植被从最初的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5多万亩,植物由68种增加到313种,众多灌木群落也已经出现,填补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及我国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空白。”程积民开心地说。

其连续40年的定位观测表明,草原生态系统已步入良性循环,栖息的动物和昆虫也越来越多,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局部小气候得到改善。2013年,云雾山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在马彦东看来,如今的宁南山区“满眼是绿、土不下山、水不出沟、肥不外流,我们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久久为功 播在黄土高原的火种

“这40年,水保所固原站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宁夏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陈丽萍评价道,“他们扎根穷苦的宁南山区,开展的工作意义重大:一是把科学技术的引进与试验示范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地缩短了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和进程;二是把科学研究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使农民得到实惠。他们这100多人是我们宁夏人民的功臣啊。”

2000年,固原生态试验站被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程积民、李壁成两位正副站长被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称号。宁夏自治区政府在给中国科学院写的信中称赞道:“水保所在固原的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的骄傲、宁夏人民的功臣。”

在固原的40年,水保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扎根黄土高原,情系绿水青山,胸怀家国百姓,在黄土高原播下了改写贫穷落后历史的火种:播下科技的火种,种下生态文明的理念,留下艰苦奋斗的精神。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同有关省合作在全国建设5个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其中就有宁夏的固原和盐池县。1980年,宁夏自治区政府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基地县建设,招收了50名优秀农村高中毕业生,安置在水保所上黄村科研基地,跟随专家边工作边学习。

在山仑、巨仁、邹厚远等30多位专家的精心培养和实际锻炼中,这些热血青年已成长为一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队伍,在宁南山区不断创造奇迹。魏冠东、张鹏、郭富国是这50名学生中的代表。

1983—1991年,魏冠东参加了水保所在固原开展的“六五”“七五”科技工作,打下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学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1996年,固原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他担负起了每年35万亩梯田、660公里田间道路建设的规划、指挥、实施职责。“从老师们那学到的都用上了。”

张鹏是邹厚远的学生,对生态理解非常深刻,当过乡长、书记、副县长、县长,一直走在扶贫第一线。他在工作中把科学的道理和方法活学活用,严格贯彻生态理念。

“老师们的那种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已潜移默化到我们身上了。”张鹏回忆道,“今天看来,那一批老专家开展的工作,为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以及后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出台,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我们县几十年一张蓝图绘到底,为造林整地挖的沟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半,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等多个荣誉。”彭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富国也是50名学生的一员。他曾跟随巨仁老师学习、工作,提起彭阳的生态建设,满是骄傲和自豪。

“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由水保所专家凝聚智慧提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在宁南山区早已遍地开花。以彭阳为例,截至目前,累计治理小流域106条、177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升到现在的76.3%,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26.7%。彭阳经验被全国人大列为建议案,在全国黄土高原同类地区进行了广泛推广。

因地制宜 金山银山的希望

“小赵啊,这个产业好,就地取材效益好,让我们群众开了眼。”黄占刚口中的小赵叫赵世伟,今年56岁,在宁南山区已扎根28年。“这个产业”便是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香菇生态型产业化链条。

“一晃28年过去了,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但村里的老人还是像当初一样叫我小赵。”在上黄村,赵世伟对每家每户都摸得很清,进村民家就跟进自家门一样熟悉。

继往开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15年,赵世伟挑起了固原生态试验站站长的担子。“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老一辈科学家在这里奋斗下来的事业,在我们手里得一棒一棒地传承好。”眼前是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和2020年全面小康的国家目标,赵世伟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山区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面对老一辈科学家用来生态治理,已是满山遍野、成林面积达700万亩的柠条林资源,赵世伟萌生了在宁南山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当上站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在食用菌开发利用方面已有28年经验的李鸣雷进驻固原生态试验站。经过调研考察和市场分析后,李鸣雷认为可优先发展香菇产业。

拿柠条变香菇。在河川乡,水保所专家们建立了“大学+地方政府+村委会+合作社”的香菇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示范推广“统一菌种,统一制袋,统一养菌,分户出菇,统一销售”的“四统一分”香菇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借袋还菇”组织方式,让贫困户栽培香菇零风险,实现科技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无缝对接。

“我们河川乡柠条保有率最高,资源丰富,水保所专家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老百姓开发了一条光明的致富大道,让生态效益变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呀。”马彦东掰着手指算起了账。

满头青丝变白发,弹指一挥四十年。留得绿水青山在,扎根黄土终不悔。乡村振兴再起程,科技助力中国梦。不忘初心苦亦甜,金山银山在明天。今天的宁南山区,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云白了,百姓生活日益富足了。

从满目苍凉走向勃勃生机,从极度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从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水保所四代科技工作者情系黄土,肩负使命,通过40年接力奋斗,在宁南山区为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科技工作者爱国报国的忠心答卷,书写弘扬爱国奋斗精神、黄土高原建功立业的奉献篇章。


 

今日固原云雾山区农田玉米长势与草地植被景观

本版图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8-12-05 第6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