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9
选择字号:
今天,怎么看读书这件“小”事

 

■李晨阳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传颂千年的古训,跟当今社会的多元价值观打了场遭遇战。

近日,山东大学一位女研究生因为一年读书超过600本而走红网络。这么“正能量”的故事却一石激起千“种”浪。

有人赞:“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人弹:“读这么多书干吗?”

有人疑:“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有人议:“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

当整个社会不再唯书独尊时,我们究竟该怎么看读书这件“小”事儿?

首先必须明确,读书和听音乐、赏书画、看歌剧、打比赛、斗棋牌甚至玩游戏一样,都是人类传递信息、分享情思、消遣娱乐的途径。它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形式,但也仅仅是“其中一种”。

如果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最适合的信息获取方式真的不一样:有的人视觉记忆出众,光靠听讲却记不住多少东西;有的人读起文字来吃力不已,却很容易领会光影世界里的节奏和情绪;有的人对琴棋书画统统无感,却在肢体运动上一点即透。

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独推崇读书一门,的确有失偏颇。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理应允许每个人遵照自己的禀赋和志趣,打开属于自己的那片精彩天地。如果一个人是真的爱读书,往往就不是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只是因为阅读带来无可比拟的乐趣。

仅仅因为一个女孩沉浸书海、自得其乐,就断言人家会“逐渐失去思考能力”的人,问题不在于读书太少,而在于傲慢和狭隘,在于无法理解与自己不同的趣味情怀。

那我们是不是就没必要提倡读书了呢?更不是。

还是那句话,读书是各种信息获取渠道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这种“重要”,在于书籍对信息的承载能力和传达能力都是最强的。音乐固然能抒发情感、绘画固然能表达思想、运动固然能彰显精神,但这些方式都是间接的,受众领会起来也更加见仁见智。

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最直接、最明确、最高效。书籍所能承载的信息,也最庞大、最复杂、最完整。那些有阅读习惯的人,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掌握成体系的知识,更容易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稳定的价值观念。

何况,在如今这个“短平快”和“奶头乐(发泄性和满足性的娱乐)”大行其道的时代里,读书依然是一种门槛较高的文化活动,依然坚守着有个性、有深度、有批判、有反思的文化品格。一个人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读书,往往也就意味着他愿意多花一些代价,去追求某种值得珍视的意义。

“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每天读书”“以色列人均年读书64本”“日本人均年读书40本”……我们之所以常常被这些数字触动,从而反躬自省,不是因为读书要像竞赛一样比拼数量,只是因为当一个民族中有更多人在坚守意义、坚守深度时,这个民族就有了一种令人不得不敬重的姿态。

《中国科学报》 (2018-11-09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