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顾清钦 吴雨捷 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16
选择字号:
留住“长江的微笑”
扬州大学守护江豚在路上

 

“守护长江微笑”协会开展保护江豚知识的科普活动。

江豚保护行动刻不容缓,国家、社会、公民应当共同维护长江生态,共同守护微笑江豚。希望有一天人们乘船江上,随时都能见到她。

■通讯员 顾清钦 吴雨捷 本报记者 温才妃

“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江豚可能10年左右就没了,人们就再也见不到这么美好的微笑了。”对于江豚的生存现状,来自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18级守护江豚团队负责人沈欣悦如是说。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为宣传江豚相关知识,“守护长江微笑”协会总结了暑期实践的相关资料,整理实践报告与心得,做完充分准备后,在各校区附近社区开展保护江豚知识的科普活动。

名录“极危”,江豚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江豚性情活泼,长相可爱,微微弯起的嘴角就像在微笑,因此被称为是“长江的微笑”。江豚的雌豚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还会帮助落水的人类,有“江上女神”之称。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生物,现存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要少。据2012年科考数据显示,江豚在长江全流域仅存1045头,目前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

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的透支,对个体大、食性单一、生态分布狭窄、种群扩散能力弱、繁殖能力低的江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长江航运能力增加,货船动辄几千吨或上万吨,江豚撞击船舶或被螺旋桨击打后,很容易造成致命伤害。同时,非法猎捕、非法采砂、江面污染等原因对江豚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昔日长江食物链中顶级的掠食者江豚,如今却难以生存。

扬州大学致力于改善长江生态,留住长江江豚。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兽医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立了“守护长江微笑”协会,十余年间发动全校师生加入到江豚保护中来。

团队协力,实地考察多次赴宁

为增进对江豚现状及其生存环境的了解,团队考察组成员收集大量资料后,多次赴全国唯一在市区可以看到江豚的城市——南京,实地勘察长江水质,走访南京段的六个江豚观测点,并在三桥及潜洲对江豚踪影进行观测,最后与江豚保护区的保育员们进行采访交流。

为了更好观测江豚,成员们选择徒步沿江行走,从潜洲洲头走到了洲尾,接着穿过南京长江大桥,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

三桥江面宽阔,有两群固定江豚,每群有六七头,最多时有十多头。团队成员们得知江豚常出现在附近,都充满期待。团队成员夏敏洁还特意借来了摄影工具,希望能够定格江豚美丽的身影。

在潜洲洲尾处,成员们登上眺望台,看到了繁忙的航道和众多船舶,经过观察,在半小时内,来往船舶竟然达到40艘,十分不利江豚生存——船舶的螺旋桨可对江豚造成直接杀伤,船舶的噪声也会干扰江豚的声呐系统,造成江豚母子失散,觅食、求偶困难等,航行着的船舶严重挤压江豚生存空间……

成员们随后采访了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保育员李建中,了解到去年江苏省政府已经把南京近90%的江段设立为保护区,但保护区内的航运等情况尚未得到明显改观,污水排放问题也是长江水质不见好转的一大主因。

师生齐心,守护江豚十余载

扬州大学依托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专业优势,成立了江豚保护科普基地。基地内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标本馆,馆藏有白鱀豚、江豚等众多濒危动物标本。

2017年,科普基地参观访问人数过万。科普基地依托江苏省科普宣传周,开展大型江豚科普活动。科普基地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契机,将江豚保护的课堂深入社区,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分发江豚保护手册、宣传江豚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科普生活中节水少排污的小妙招……十余年来,各级成员们各尽所能为保护生态、守护江豚献力。

“通过此次活动,我从形态到生活习性等方面,对江豚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我把这些知识科普给别人,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感觉十分有意义。”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周萌如是说。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世平说:“长江江豚的保护任重道远,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现在不能让江豚重蹈白鱀豚的覆辙,因此当学生提出想法时,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

他强调,江豚保护行动刻不容缓,国家、社会、公民应当共同维护长江生态,共同守护微笑江豚。希望有一天人们乘船江上,随时都能见到她。

《中国科学报》 (2018-10-16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