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11
选择字号:
复活节岛的迷雾

 

■金涛

【这个荒凉的小岛以其人口和资源,怎么能够支撑几百尊巨大石像的浩大工程?不仅专家学者感到费解,我等没有考古知识的人也颇为困惑。】

最近网上一个信息,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在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立的“复活节岛雕像调查计划(EISP)”的考古学家们,对岛上著名的石雕人像进行了发掘,发现原先露出地面的雕像头部,底下竟然有长长的躯干,从发掘现场拍摄的清晰照片可知,每座石像都有肩、胸和长手臂,背部还有复杂的意义不明的图案和花纹,而且石像大小不一,造型各异,背部的图案花纹也不尽相同。

文中说:“复活节岛雕像调查计划(EISP)”成立于1982年,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考古教授joanne Van Tibury带领,和岛上居民拉帕努伊人挖掘石像,一直延续至今。

这不禁引起我的回忆。

20多年前初夏的一天,我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乘智航班机飞往复活节岛,在那个孤悬大洋的荒岛上度过了毕生难忘的日子。吸引我去复活节岛的动因,并非这里有迷人的海岛风光,也不是它拥有宜人的沙滩、美丽的椰林和舒适的旅游设施,恰恰相反,这是一座荒凉的、植被稀疏、遍布砾石的火山岛。

复活节岛吸引趋之若鹜的各国旅游者和学者,在于散布在这个面积仅120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几百尊石雕像,它们或者排成一排,屹立在高台上,或者东一个、西一个孤零零地矗立山坡。这些高度不同的石像表情是独特的,他们目光阴郁,鼻梁高挺,薄薄的嘴唇紧闭,显得十分严肃。在晨光微熹的黎明,在暮色笼罩的黄昏,以及风雨如晦的深夜,不管你在哪里,那岛上几乎无处不在的石雕人像营造的神秘气氛,给人以心灵的压抑和难言的震撼,也许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吧!

复活节岛有很多谜团至今没有破解。其中之一即是岛上几百尊巨大的石像,它们的雕刻、搬运,将它们竖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谜。三角形的复活节岛是很小的孤岛,土地贫瘠,没有什么资源,岛上居民最多时也仅有5000人。由此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修金字塔,建万里长城,那都是强大帝国的形象工程,需要投入多少人力财力!这个荒凉的小岛以其人口和资源,怎么能够支撑几百尊巨大石像的浩大工程?不仅专家学者感到费解,我等没有考古知识的人也颇为困惑。

于是学术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合乎逻辑的一种推断:复活节岛周围的海域,有许多海底山脉和广阔的高地,它们都是曾经同复活节岛相连的陆地,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中部,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才沉入海底。也即是说,如今星罗棋布散落在太平洋的许多岛屿,只不过是往日大陆沉没后露出洋面的遗迹!

赞同这一观点的有海洋地质学家、动物地理学家、植物地理学家和人类学家。

《遗失的姆大陆之谜(太平洋史前文明档案)》([英]詹姆斯·乔治瓦特著,周利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是我最近看到的涉及复活节岛之谜的著作。这本书出版于1926年,作者詹姆斯·乔治瓦特曾是英国退役上校。据他自述,他年轻时被派驻印度,从一位高僧那里看到寺庙珍藏的黏土板,花几年时间熟知上面的内容,竟是古代文明——姆大陆沉没的记载。离开印度后,他到世界各地寻找姆大陆残存的遗迹,收集各民族流传的传说。他探索过萨摩亚、库克群岛、复活节岛、夏威夷等。他相信他在这些地区发现的巨石遗迹,加上岛上沉没大陆的传说,就是他著写《遗失的姆大陆之谜》一书所需要的证据(《遗失的姆大陆之谜》新版序)。詹姆斯·乔治瓦特认为,姆大陆的沉没大约发生在12000年前,姆大陆位于太平洋,“我将复活节岛定为东南角,汤加塔布岛定为西南角,拉多尼斯岛定为西北角,夏威夷岛在北边,没有东北角”。作者描绘的姆大陆是很辽阔的土地,“姆大陆又一次成为地震的牺牲品”。

《遗失的姆大陆之谜》以及后续的几本类似著作出版后,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也有学者质疑其科学性,认为有不少牵强附会之处。

复活节岛自1722年被荷兰人发现以来,迄今3个世纪快过去了。围绕她的历史谜团,很多尚未揭开。衷心期望有一天,中国的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地质学家也能到那里去,参与考察发掘,相信定有收获!

《中国科学报》 (2017-08-11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