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5-21
选择字号:
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想当然”

 

■本报记者 王卉

当前,乡村游方兴未艾,但在各地大张旗鼓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我们调查,建设得比较好的美丽乡村例子实际上并不多,很多地方主政者对美丽乡村理解还比较肤浅,想当然成分比较多,已经建起来的不少所谓美丽乡村大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留住美丽乡村》一书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如是表示。

尽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指出要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但合村并居还是成为当前中国快速城乡社会变迁的重要体现,各地强拆农民房子并导致上访的事件仍不时发生。

据《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今后15年,山东省将建设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2.1万个左右村庄撤并组建农村新型社区。“这意味着,到2030年,山东现有的村庄一半多将会‘消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说。

有学者指出,“撤村并居”是农民(集体)和基层政府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大村庄制”代表了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但这也造成一些“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

在朱启臻看来,美丽乡村应该使得乡村的应有功能得到发挥,首先是农业生产,其次还有乡村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一些地方合村并居后,“不准养鸡、不准养猪,因为它影响环境卫生,结果家庭养殖业也就没有了种养之间的有机循环。因为村庄合并后,农民离地太远,同时没有留下农具、晾晒空间,农民也没法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美丽乡村建设起来了,把美丽农业荒废了,那是乡村吗?”朱启臻反问。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林聚任表示,大力推进合村并居,很多农民不适应,负面问题很多。应该理性分析,区别对待。同时政府要考虑怎么合理规划引导,因地制宜。林聚任说,政府一刀切,脱离当地发展现实,会带来后遗症。

朱启臻认为,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来改造乡村会对乡村带来极大的破坏。农业发展的思路,不是遵守工业文明原则,应该遵守的是生态文明的原则,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

“乡村有很强的生态功能,生产、生活、种植业、养殖业的能量交换就在乡村,以往的乡村没有垃圾,所有东西都是宝,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乡村垃圾遍地,主因在于人们在按照城市发展的思路改造乡村,把城市病带到了乡村。”朱启臻说。

过去每个农户基本都是透明的,通过街头巷议,形成村落舆论和监督,人们因此学会了分辨是非善恶,起到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教化作用,而且在乡村这种熏陶和教化是综合性的,渗透在习俗、信仰、道德、礼仪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朱启臻认为,住宅方式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甚至消灭了乡村文化。因为单元楼对外是封闭的空间,也没有了传统的邻里关系。因此,改变老百姓住宅的形态,也就改变了社会结构,甚至消灭了传统文化得以存在的载体。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认为,乡村携带着中国兴衰的密码:乡村兴则中国兴,乡村衰则中国衰,中国城镇化必须为中国乡村文明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走城乡两元共生的城镇化之路。

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要求看,农村的低消费使GDP增长不显著,但从生态文明建设看,乡村低成本、低消费、低能耗的幸福生活模式,恰恰是需要倡导的新生活方式。

在张孝德看来,世界粮食危机根源在于工业化技术与工业生产方式在农业领域推广失灵的危机。

《中国科学报》 (2015-05-2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