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3
选择字号:
“我们是实实在在做事”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廊坊研发中心见闻

 
■本报记者 张林
 
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廊坊研发中心2号实验厂房,研究员陈海生正在指导团队成员对“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做后续测试。一名博士生正在操作桁车吊装一个几十公斤重的阀门。旁边另一组成员在为装置加装流量计。
 
厂房内非常闷热,装置振动着地面。“怎么没戴安全帽?”陈海生仍不忘对团队成员强调安全操作的细节。
 
不久前,1.5MW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完成168小时运行试验,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至此,由陈海生率领的30余人的储能团队终于建成国际首套MW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这也是国内首台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压缩空气储能是将空气压缩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发电的技术。与目前国际储能市场的主流技术抽水蓄能相比,压缩空气储能虽然市场占有率有限,前景却相当可观。在短短3年里,作出这样的成果,难度可想而知。
 
廊坊研发中心占地2万平方米,这里过去是一片农田,现在则被一个综合楼和5个实验厂房占据。基地内树木、花卉环绕,许多都是科研人员自己动手种植的。
 
储能实验平台和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同在2号厂房内。厂房大约800平方米,两个实验台各占一半。流化床实验台也有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施工,电机嗡鸣声震耳欲聋。旁边的储能实验台仿佛“闹中取静”,显得相对清静。但靠近装置,就会感受到它轰鸣与振动的节奏。
 
验收时,该装置已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指标,但陈海生觉得各项指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们还要继续对整个系统进行“解剖”,不断做性能测试,在认清机理的基础上突破关键技术,然后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性能。
 
“这么做还有必要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海生强调:“以应用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本来就该如此。”
 
2005年,陈海生去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并获得一个给液氮汽车发动机做热分析的项目。在项目验收时,他提出用固定式液态空气储能系统代替原来的液氮发动机的想法,从而使一个仅3万英镑的小项目变成总投入达600万英镑的大项目。
 
该项目不仅使他1年的访问计划变更为4年,也从此奠定了他从事压缩空气储能研究的方向。回到工程热物理所后,陈海生和他的团队在常规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基础上,又提出新型先进空气储能系统的概念并进行重点研究。这套MW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诞生,则是此前不断探索的结晶。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年内推出1.5MW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的第二代系统。而所谓二代系统,将是一个完全成型的产品。科学家们打算通过技术许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通过商业运作来实现。
 
中国科学家涉足该领域时巧妙选取了最新一代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因此1.5兆瓦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的电能转化效率为55%,已略高于国外100~300兆瓦装置的转化效率。未来10兆瓦装置研发成功后,电能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5%甚至更高。
 
“1.5兆瓦的装置主要用于分布式用户,如一些企业、小型电站、单位厂区、社区。虽然可以用,但规模还是太小。我们希望做到10兆瓦的时候成为一个可以大规模应用的产品。”陈海生强调。
 
目前国内虽然建有基于电池储能的电站,可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还是空白。该装置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还解决了传统储能技术依赖地理条件、依赖化石燃料和效率低等瓶颈问题。
 
因为具有重大商业价值,项目验收通过后,企业和投资人密集到访,不少企业近年来一直和陈海生保持紧密联系。
 
前前后后接待了几十家造访者,陈海生反复强调的只有两点:一是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得到尊重;二是要体现自主创新的价值,即需要合理的价格和机制来实现技术转移转化。
 
对该项目的风险问题,陈海生认为进入越早,投资回报便越高。“肯定要担风险,但我们会尽量让企业少担风险。前期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由我们科研人员来做,后续发财的事让企业家来接手。多为企业家着想,后续产业化才能顺利进行。”陈海生觉得,让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始终是科研人员回避不了的一道坎儿。
 
“要相信我们的实力,相信科学院的品牌。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做事。”陈海生笑着对投资人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3-09-0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