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贺春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2-20
选择字号:
能源“十二五”的喜与忧

 
随着《规划》中分布式发电的政策大门被打开,光伏领域将慢慢恢复元气。
 
图片来源:清洁能源网
 
■本报记者 贺春禄
 
2013年新年伊始,业内期盼已久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尘埃落定。无论是亟待政策“拯救”的光伏,还是发展始终不如预期的新能源汽车,都能在这份《规划》中找到令各自慰藉的内容。
 
然而,在雾霾压顶的2013年开年之际,能源“去煤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各地政府顶着《规划》提出的“能源总量控制”这一紧箍咒,将不得不面对究竟是要发展还是要绿色的艰难抉择。这也使得中国能源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之路更为曲折。
 
控制消费总量难度大
 
正如外界所预料的,《规划》对“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提出具体要求,并且强调对能源消费进行控制。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左右。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将分解到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并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定期通报制度。
 
但记者在采访时获悉,目前我国省级以下基层能源统计数据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而且统计体系极为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为政绩而人为夸大能源相关数据,给国家能源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能源基层数据‘粗糙’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控制能源总量的目标很难得到合理分解与落实。”
 
中商情报网行业研究员郭珍也认为,从目前的能源统计情况来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目标分解执行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各地实际能源消费量很有可能超过目标量,未来几年节能形势将十分严峻。
 
我国2011年与2012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34.8亿吨和37亿吨标准煤,这表明即使是在去年经济情况不佳的情形下,中国能源消费依旧处于上升状态。
 
基于此,安邦咨询研究员刘恩侨的看法是:“从今年经济发展势头来看,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难度很大。”
 
此外,刘恩侨对部分地方政府或将出现的“数字游戏”表示担忧:“能源消费总量是硬性指标,但对当地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持当地GDP,会不会‘适当’地在统计数字上作‘调整’,都值得警惕与关注。”
 
他认为,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我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难度都相当大。
 
政策执行更重要
 
对于在2012年“饱受摧残”的光伏产业,《规划》中有不少内容都与之相关,显示出我国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要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营造有利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努力实现分布式发电直供及无歧视、无障碍接入电网。
 
对此,刘恩侨表示,在当前光伏领域的“泡沫”渐渐被挤出、企业兼并重组的浪潮继续之时,随着《规划》中分布式发电的政策大门被打开,困扰多时的并网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光伏领域将慢慢恢复元气。
 
不过沈宏文强调,政府如何规划并不是重点,如何将规划落实才是关键所在,“光伏行业不缺乏政策,缺乏的是良好的执行力”。
 
可以预见的一点是,在国家层面的补贴政策、产业规划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之前,光伏产业“市场在外、技术在外”的困境短期内很难有实质性缓解。
 
郭珍也认为:“虽然政策层面利好不断,但光伏产业要彻底走出低谷,还要有需求市场的进一步打开。”
 
因此,刘恩侨建议,今后政府应当在并网、投资审批等环节尽量少给企业增加负担,并且要积极推动项目的落实并解决后期的并网问题。
 
“短期内的光伏产能失衡并不会立马解决,但考虑到国外经济形势的好转,需求市场的紧缩局面有望改观,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光伏市场将会出现好转。”郭珍说。
 
新能源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当前雾霾天气侵袭中国中东部地区时,汽柴油车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已日益凸显。
 
在《规划》备受关注的“能源供应方式变革”中,建设新能源汽车功能设施也被提到较高的层面予以重视。
 
《规划》提出要结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CNG/LNG)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北京、上海、重庆等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配套建设充电桩、充(换)电站、天然气加注站等服务网点。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充电设施的建设进程较慢。沈宏文指出,各省市建设的积极性明显不足,除了北京、上海等地做得较为出色外,其他地区呈现出数量少、速度慢等现象。
 
同时,我国充电桩、充电站的利用效率明显不高,无法满足消费者充电需求,从而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不过,沈宏文认为《规划》中制定的“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目标有些过大,执行起来难度不小。
 
但刘恩侨则表示:“《规划》中提到的北京、上海等大型标杆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很大。未来市场需求会大幅上升,国家应当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实现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是问题。”
 
对于上述观点,郭珍也表示赞同。她认为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要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应不成问题。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最重要的还是相关配套标准、动力电池以及成本造价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在‘十二五’期间解决,再加上当前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刘恩侨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2-20 第7版 能源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