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19
选择字号:
于炳松和他的“课题组”教学

 
于炳松
 
■本报记者 陈彬
 
从1996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始,于炳松便一直没有离开教师这个岗位。如今,身为该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于炳松可谓桃李满天下。然而近20年下来,他在培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方面,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有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改变。
 
从“一对一”到“课题组”
 
“在五六年以前,我们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并不多,每年我的研究生数量也就在四五个。那时,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然而现在却不行了。”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于炳松这样说。
 
对于“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很多人并不陌生。据于炳松介绍,该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沟通,但缺点是需要耗费导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旦学生过多,导师的精力无法兼顾时,可能适得其反。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于炳松招收的学生也日渐增多,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对此,于炳松想到的解决之道是“课题组”教学。
 
在一篇文章中,于炳松这样介绍这种教学方式: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课题组,每个组都由若干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搭配而成。这些课题组进行科学考察前,我给每个组设定一两个框架性考察目标,并指导他们梳理出关键科学问题。考察过程中,每个组的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团队合作,自己发现并解决具体问题。
 
“在一个课题组中,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分工是不同的。”于炳松说,博士生负责统筹,并将项目分成若干板块;硕士生负责单独板块的研究;本科生则负责一些协助工作。“这是一个分工合作,任务明晰的团队。”
 
体会科研全过程
 
在于炳松看来,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
 
“因为同处在一个大的课题组内。每个人员进入团队后,不但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与其他人沟通。”于炳松说,这就锻炼了学生将不同问题加以综合,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当然,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目前,于炳松共有博士和硕士生20余人,分属在几个不同的项目组中。每个星期五,他都会组织这些学生召开学术研讨会。“有时哪怕我无暇参加,研讨会也会在博士生的组织下照常召开。”每次研讨会,都会由某个项目组派人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作专门的讲解,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2次单独演讲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对于演讲的学生来说,自然是一个梳理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开阔视野的好机会。”于炳松说。
 
此外,在于炳松的学生中,一些博士生在本科阶段便已经进入了“课题组”。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从一名只做一些协助工作的学生,成长为负责一个课题组的“组长”,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就更大了。“他体会了进行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要知道,博士生需要的不仅是研究能力,科研管理能力也很重要。”于炳松说。
 
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实践
 
在国内地学研究领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科研能力是名列前茅的,于炳松的学生们也有机会进行一些关乎国家项目的科研课题。正因为如此,他对学生们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便是细心。
 
“对某一项数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数据的真实性却是唯一的。”于炳松表示,每个团队面对的是国家任务,所做出的每一个数据也要对国家负责,这其实也是对学生责任心的一种锻炼。
 
有了这样精心的设计,有了这样严格的要求。于炳松的学生也自然成为了在就业市场上拿得出去的“优等品”。
 
田园圆是于炳松2011届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形势并不算好的情况下,这个文弱的女硕士却击败了不少博士生,成功被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录用,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在2013年,某国家研究中心计划在全国招收25名毕业生。经过一番“盲选”,最终得到工作机会的25人中,竟然有3人同出自于炳松的“门下”。
 
“所谓‘课题组’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过程。实践出真知,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实践。只有让学生在团队中亲自动手发现问题、探索真知,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于炳松说。
 
《中国科学报》 (2013-12-19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