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凤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17 5:43:15
选择字号:
抽象美:舍弃一切具象

 
《灰树》

 
《红、蓝、黄构图》
 
■林凤生
 
几年前,上海师大物理系教授冯承天送了我一本他的译著《天地有大美——现代科学之伟大方程》。这书是一本论文集,由世界上一些领衔的科学史家介绍了当代最杰出的科学理论中的11个伟大方程。这些方程以抽象的形式、和谐的表达、深刻的内涵让读者叹为观止。
 
冯承天在校译此书时多次感叹,这些公式实在是美,美不胜收啊!笔者在拜读书稿时也有同感。看,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形式多么抽象简洁,内涵又如此丰富深刻。它揭示了宇宙空间里物质和能量的根本属性和两者之间转化的定量关系。懂物理的人一看这个公式,就会浮想联翩。
 
公式等号右边的c,光速也,每秒30万公里,再要平方实在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天文数字。那么,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质量与它相乘,就会产生足够巨大的能量。关键就在于要找到这个方程的实现条件——开启质能转化的金钥匙。
 
无怪乎欧洲的许多物理学家在见到这枚金钥匙(发现原子核裂变)时会紧张得惊慌失措。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忧虑得寝食难安,爱因斯坦也不再矜持,赶紧提笔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希望能先发制人,研究原子弹。
 
质能公式还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内容,从基本粒子的湮灭到太空星系的形成……也让我们不必杞人忧天,担心地球上的能源会消耗殆尽,因为核能和太阳能都是由物质的质量转化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于这些伟大的方程,每每见到它那抽象简洁的形式,联想其包罗万象的内涵,心里真是充满了敬畏。杨振宁曾对这样的感觉有过经典的表述:“(物理学的基本结构)这种极度浓缩性和包罗万象的特点可以用布雷克的不朽诗句:‘一粒砂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来描述。”
 
然而在绘画创作中,由于500年的西方写实绘画传统,始终强调忠实观察、客观记录,还结合了数学、解剖学和色彩学等科学理论,决心要把写实画法进行到底。
 
米开朗基罗在解剖课上要求学生精确到趾骨,不能画错一点点。在这样的氛围下,抽象的画法受到了压抑。
 
到了20世纪,西方写实绘画似乎走到了尽头,画家们希望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这时,刚刚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告诉画家,人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并不只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视觉来感受。而视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所选择,它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关注:删去次要信息,抓住主要环节——这就是一个抽象过程。
 
于是,强化视觉信息某一方面的新画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野兽派抓住了颜色,未来派强调了运动,立体派凸出了空间,超现实派注意了主观感受。那么进一步删去芜杂,突出精纯,把一切具象都舍弃了的就是抽象画。
 
抽象画代表人物荷兰画家蒙德里安(1894~1982)的艺术实践就展示了这个过程。当然,他孜孜不倦地尝试也有他的哲学因素,他迷信通神学,相信所见的山水、树木、房舍都有潜在的本体,画家的任务就是揭示隐藏其中的实在结构和和谐。
 
《红树》是他的一幅早期作品,使用了野兽派的色彩,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树的生命力。几年后他画的《灰树》突出了树干和分支间的结构和关系,抹煞了树的环境和地点的特征,走向了抽象。而后,他又画的《开花苹果树》已不再表达真实的东西,以免引起情感而遮蔽纯净的自然。画中只见几何的曲线和弧线。
 
蒙德里安定型后的作品严格地只用原色和黑、白,图形的边缘也都是直线,有人叫它“格子画”,以表达他对“节制”、“朴素”价值的尊重。
 
《红、蓝、黄构图》是一幅极具活力的作品,色彩的张力使这些绝妙的图形显得紧密,粗细不等的黑色边界线包含着完美的平衡。《剑桥美术史》说:“画显示了万物将要成为,又未成为的状态。”
 
蒙德里安与几位画友组织了“风格画派”,也称“新造型主义”,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也影响到建筑领域,如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莱特。
 
英国画家尼科尔森(1894~1982)也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抽象画家,在2004年的上海艺术节上开过他的个人画展。他专门研究圆形和长方形之类的简单形状和它们之间显示出的一种和谐之美。
 
对于这些抽象画,有朋友看了一头雾水,问我观感,我的回答是:赏心悦目。也仅此而已。与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公式之大美来比,我称它们为小美,即形式之美也。
 
科学家对这种“小美”有点瞧不起,爱因斯坦说:“形式的优美与否,这是裁缝和鞋匠考虑的事。”而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评论尼科尔森的画时说:“很可能一幅画除了两个正方形之外别无所有……他可能要把它们在画布上到处移动,试验无数种可能性,也许永远也不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停手。尽管我们完全没有他们那种兴趣,也不必嘲笑他们自讨苦吃。”
 
对于大师们的话,笔者也有一点想法。时至今日,形式的优美与否早已是建筑师、设计师乃至市政机构所要关心的大事了。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一个著名品牌的logo不仅蕴涵着无限商机,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因此,以笔者浅见,我们借助抽象的科学公式之大美来了解自然,变革自然;利用抽象艺术的小美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那才是真正地享受美呢!
 
《中国科学报》 (2012-08-17 B3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