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明 李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3 7:32:42
选择字号:
企业要学会摘“青苹果”
——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谈生物产业科企对接

 
■本报记者 黄明明 ■李震
 
在如今的技术转移行业里,流行着红苹果和青苹果的故事。“看中的一园子苹果树,等到苹果红的时候可能就没机会再买入了。因为有人早就在青苹果的时候交下了定金。如果你发现连青苹果也没有,就要自己种树苗了。”
 
江苏省靖江市科技局副局长郭惠斌就是那种树苗的人。2008年时,他曾在中科院挂职一年。打那之后,他就经常在靖江市和中科院微生物所之间奔波。在他看来,这是最有可能帮助当地企业成事的办法。
 
这似乎成为当今聪明商人们的流行做法。近几年来,有这样一个现象,沿海地区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不时地会跑到中科院的实验室。
 
对此,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对生物技术发展而言,现在技术转移的竞争不再是在车间,也不是在市场或交易会上。最重要的是在实验室阶段就抓住源头创新,否则企业就没法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没有后发优势。”
 
生物产业创新难度大
 
在张知彬看来,社会发展到今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生物产业。而生物产业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很难被模仿,创新难度大。
 
“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的增幅放缓,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环境、食品安全等意识提高,社会的生产过程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而生物产业涉及到农业、环境、食品、健康等诸多领域,都是社会的需求方向。
 
以工业制造为例。过去的制造基本上是化学合成,现在由于微生物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工业生物技术,有些已可以用于生物制造,在节能减排上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领域广又是交叉学科,不断发展中的生物产业模仿起来没有传统制造业那么容易。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在生物技术上应该有所突破。比如说,目前科研中使用的大部分研究试剂、药品、医疗器械、研究仪器和设备都是进口的,非常贵。国产的没法满足需求,国外赚的实际上是创新的‘狠钱’。”张知彬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仅满足于用国外的试剂材料,去验证人家的思想理论,依然始终解决不了创新的问题。
 
摆在眼前的是,对生物产业来说,创新的难度非常大。既要有创新的思想,还得有创新的工艺。
 
懂得前瞻性投入
 
美国高智发明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曾一度被舆论界称为“狼来了”。由美国的高科技精英组成的高智发明,有着“专利海盗”之称。其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把专利当成了产业链来经营,不仅有选择性地购买那些有价值的成品专利,还把眼光投向了专利的最前端——买思想专利权。
 
在采访中,张知彬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当一种技术已经形成产品的时候,企业再去投入,成本非常高。可能产品已经转让给很多家企业了,这个时候介入,市场可能已经开始消退了。
 
“说白了,现在科技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自然会竞争到实验室。”在张知彬看来,在当前科技对接阶段,找到好项目的关键在于,企业家愿不愿再往前投一步。
 
作为中科院生物领域的主管部门,为引导企业进行前瞻性投入,解决技术和产业创新的薄弱环节,中科院生物局于2008年启动了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促进计划。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科院生物局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形成了若干有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
 
“我们基地不讲究大而全,但讲究实效。”以与河南省华兰生物公司的合作为例,以华兰生物在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基本需求,企业拿出资金、提出课题,中科院来组织优势团队进行攻关。
 
张知彬分析说,企业对产业的下游非常熟悉,能提出很实际的问题,中科院的高技术就应该去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中科院已经有5~6个研究所在那里聚集,我们的科研人员也长期待在企业里。其中有一项乙肝疫苗的制造已经进行产业化,手足口病、禽流感防控的研究方面有非常好的进展,合作是挺成功的。”
 
转化率低的核心是成果水平不高
 
在当今的技术转移市场,有两种场景很常见。
 
一种现象是,在某个科技交易会现场,科研人员拿出一个样品在展会上一摆,脸上挂着类似“投不投钱,任君选择”的表情。
 
另外一种抱怨声是,中国这么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很难转化。究其原因,会把“缺政策、缺金融、缺渠道”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说上个“一二三四五”。
 
而在张知彬看来,现在的市场机制已经比较完备了,有好的成果是不愁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核心问题是成果水平不高。
 
“以生物技术为例,很多创新的成果当前都是在实验室里,简单地搞个交易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让科学家和企业家深入接触、相互了解。”张知彬表示,最重要的是通过搭建平台,使企业前瞻投资科技,使科研院所引入市场机制。
 
“我们现在引导项目对接的最重要的理念是,帮助企业进行前瞻性投入。”张知彬指出。
 
他进一步分析说,由于中科院的定位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就生物技术领域而言,长期以来还是有“重论文、轻转化”的倾向。科学家们已经习惯在“找项目、写论文、发表成果,再去申请项目”这样的圈子里循环。
 
“这种循环使科研严重脱离生产,必须引入新的循环,这就要求科研密切服务企业,从实践中寻找题目,用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这当然很重要,因为生产知识和专利也非常关键。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生物科学研究中,与产业链结合这一环节比较薄弱。”
 
而一旦科研院所承担了企业的科研项目,形势将大为改变。以中科院生物局近些年的经验来看,企业的需求会使得科研方向更加准确、有用。而由于产业分工的不同,对于企业家,尤其是私营企业主而言,他们的钱来之不易,绝对不会稀里糊涂地投资。他们要考虑节省问题、成本问题、效益问题,懂得如何把它变成产品为我所用。
 
当前,中科院生物局正在做的工作是,一方面推动研究所和企业的密切对接,让“选题”从碰撞中来,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把关,前瞻性地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实验室产品。
 
《中国科学报》 (2012-07-03 B1 生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