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吴旭 李强 冯纪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24 5:52:10
选择字号:
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科研攻坚纪实(上)
 
■本报记者 潘希 通讯员 吴旭 李强 冯纪隆
 
年初以来,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联合作战演习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中军帐里,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这些新亮点,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正在迈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该所不负党的重托,牢记打赢使命,在信息化发展时代潮流中,抢占前沿,勇攀高峰,敢打硬仗,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项项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
 
据统计,仅“十五”以来,该所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4项。军委首长称赞他们是我军科研战线的排头兵,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面对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打造我军自己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而残酷的现实摆在中国军队面前。当时,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时期,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联合作战指挥手段的缺失,成为深入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瓶颈”。
 
有一次,时任所长的王建新带领科技工作者参加部队的一次演习时看到,由于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指挥员只好冒着大雨,站在两台指挥车中间,用手势和喊话来实施指挥。
 
作为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科研的“领头雁”,所领导寝食不安:一定要尽快拥有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科研人员围绕解决各系统互联互通难题展开预研。为了找到一条科学可行的出路,他们深入上百个单位展开调研,记录技术资料笔记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对每个模型都要反复测试几十次甚至几百次。
 
在多年调研论证和部队试点的基础上,该所向军委、总部建议,尽快打造我军一体化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军委果断决策,建设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要求尽快部署到位并形成能力,并将研制任务赋予该所——这注定将成为该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起点。
 
当时,已经身经百战的王建新,既深感振奋又不免担忧。振奋的是,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终于有机会研制贯通三军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担忧的是,这是事关我军信息化建设全局的任务,干成了是大功,干不成就是大过。
 
面对业内一些资深老专家的质疑,在项目启动的誓师大会上,王建新的话掷地有声:“搞科研像打仗一样需要突击队,我们必须以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来!”
 
就这样,所党委带领官兵,层层立下军令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场前赴后继的战斗,迅速打响!每个人都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
 
科研大楼犹如大战将临的指挥部,电话声不绝于耳。接近退休之年的老专家仍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足下生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学员来所报到当天,即进入项目组,千里奔波,转战南北。各个研究室支起了行军床,躺在上面休息一下,成为最奢侈的享受。为了保持持续战斗力,所党委专门规定,一线科研人员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睡眠,吃上3顿热饭。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大决战,该所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战,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我军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该项目获得特等奖。王建新作为项目总师和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是党和人民给予该所的最高褒奖。
 
《中国科学报》 (2012-04-2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