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7 7:34:14
选择字号:
给“饿狼型”创业者机会
 
■韩健
 
在一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Peter Little博士交流的过程中,聊起生物技术创业的话题。我说:“ 香港、新加坡生物技术的科研做得好,但是产业化不见得很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给科学家的工资太高了、条件太好了,离开高工资去创业,风险相对就太大了。”
 
Little博士同意我的观点,他补充说:“新加坡生物产业是沿袭电子产业的模式,靠政府扶持,而不是靠创业者内在的动力。政府花大价钱与世界一流的药厂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希望借此培养人才,把技术留下,把产业做起来。”
 
这似乎与中国的状况异曲同工。
 
新加坡也是“计划经济”,未来5年政府计划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投入将增加20%。可能是因为看到前阶段和大药厂合作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新加坡政府开始“转向”扶持中小企业。从政府拿钱可以,同时需要能有行业的配套投入。
 
Little博士说:“新加坡也建立了一些‘孵化器’,研发的环境做得很好,可是结果并不尽人意,原因还是没有摸透创业者到底需要什么——创业者需要的不是舒适的创业环境,而是内心的热情。”
 
他举例说,新加坡有一种给外国人的“创业签证”,可是当他太太(也是生物行业的科学家)试图申请的时候,需要递交商业计划书。“一个移民单位看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能看出什么名堂?”
 
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亚洲国家在对待生物技术创业方面都太注重文凭,没有博士学位创业免谈。政府希望能通过资金奖励,“浇灌”出生物技术的创业新星来。其实,政府若真的想推动创业,最需要做的就是让敢于冒险的“饿狼型”创业者获得机会。
 
《好资本主义,坏资本主义》这本书中谈到,美国这个创业者乐园有几个优越的条件:一成立公司容易、二集资容易、三有基本社会保障、四对创业成功者有高回报率。
 
通过我自己在美国创业的案例谈谈我对这些创业基本条件的亲身体验。
 
在美国,四个条件都比较好;在新加坡,四条也基本都具备;可是在中国,每条都相对差一些。因为中国也有了科技板上市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高回报已经成为可能。众多的风投、私募基金、各级政府都在寻找合适的项目,闭着眼睛也能找到一些成功的公司。成立公司也不那么困难(相比而言),社会的基本保证也不差。再创业的机会也很好,我看到过许多第一次创业失败了,换个地方还是政府的座上客,还一样能忽悠出不少政府的钱的故事。
 
创业条件的完善不一定全靠政府,有的时候政府的操办反倒是越帮越忙。可是创业的早期,如果有政府的扶持,压力会减低很多。不过,拿政府钱多了,“断奶”就难了。毕竟,和官员们熟悉了,拿政府的钱要比在市场上一元一元地赚要轻松多了。可是,那还是创业吗?
 
不管是在新加坡还是在美国、中国,创业的模式其实都是一样的:创业成功,靠的是创业者的热情和冒险精神。凡是能压灭创业者内心中的火焰的制度,不管是给钱还是不给钱,都很难成功。
 
《中国科学报》 (2012-02-07 B1 生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