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7 7:34:14
选择字号:
镉系量子点细胞毒性研究获进展
 
本报讯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卓越荧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解决量子点,特别是发光效率最高的镉系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问题,成为其临床应用的瓶颈,相关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黄庆与樊春海课题组近日应邀在生物材料领域的著名杂志《生物材料》发表论文,系统讨论了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并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黄庆和樊春海等研究人员系统比较了三种不同结构的镉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发现CdTe(碲化镉)量子点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而使用核壳结构包裹的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则显著降低,特别是具有硫化锌外壳保护的CdTe/CdS/ZnS双层外壳量子点,几乎没有明显毒性,这提示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与其在胞内解离的镉离子浓度直接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CdTe量子点引发的细胞毒性远高于同等浓度的游离镉离子,因而仅仅从镉离子的重金属毒性效应来考虑CdTe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是不够的。这提示了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能造成所谓的“纳米毒性”。
 
随后,该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芯片的方法系统比较了CdTe量子点和CdCl2(氯化镉)分别引发的基因表达变化,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为揭示这种特别的纳米效应,他们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先进的软X射线细胞显微成像技术,对CdTe量子点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精确成像,发现CdTe量子点明显富集在细胞核的周围,透射电镜结果也证明了CdTe量子点在细胞内的不均一分布。
 
这种纳米粒子在细胞内的不均一分布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纳米效应,使得细胞核周围产生了远高于胞内其他地方的镉离子浓度,而CdTe量子点表面尚未游离的镉离子也可能通过与核的直接接触而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性。
 
综合已有结果,研究者提出,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来源于其解离或存在于表面的镉离子,而量子点在细胞内的分布极大影响了其细胞毒性。此项研究对系统地理解量子点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机制,有望对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与防护起到指导性作用。(宗华)
 
《中国科学报》 (2012-02-07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