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25
选择字号:
标本溶血引发的思考

 
■本报记者 张思玮
 
“患者的检查结果上写着‘标本溶血,注意复查’,这是什么意思?”济南军区总医院呼吸科的李医生带着疑问,把电话打到了检验科。
 
“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有影响,有些结果可能不准确。”电话那头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胡志德支支吾吾地进行解释。
 
“我就是想知道标本溶血对什么检验项目有影响,最终的影响是造成检验结果增高还是降低?有没有必要重新抽血复查?很多时候,临床上需要解决的是具体问题,不是泛泛而谈地只给出一个‘有影响’就了事。检验科不是发一个报告就完事了,我希望你们给我一个确切的答复,到底溶血对检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以便于我能综合考虑,给出进一步的诊疗措施……”李医生的语气有点不耐烦,挂断了电话。
 
“标本溶血,注意复查”一直作为检验科的规矩传承下来,检验人员只要在工作中能肉眼发现的溶血标本,通常都会这样标记。但却鲜有人去“刨根问底”追寻其中的原因。
 
放下电话后,胡志德心情十分沉重,甚至还有些不服气。心想:自己也是系统地学习了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就学习成绩而言,并不比同期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差。但却连一个简单的临床问题都解决不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晚上回家后,胡志德开始不断地搜寻有关溶血对实验指标影响的文献,并系统地进行总结。第二天一早便胸有成竹地打电话给李医生作了详细的解释。
 
“以前一直不知道检验单上写着的‘标本溶血,注意复查’是什么意思,今天总算弄清楚了。”李医生从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
 
“标本溶血作为分析前标本不合格中最常见的情况,它通常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拒收,而是有责任向临床进行解释,以便让临床医生正确判断标本检测是否对疾病诊断有价值。”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马剑锋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不仅减少临床与检验之间产生的误解,还能在彼此沟通中碰撞出“火花”。
 
而检验医学的精髓就是在于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室指标,去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马剑锋觉得,检验师不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实验室的范围,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深入临床去解决具体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与临床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诋毁、推卸责任,而应该是相互协作、共同处理临床疾病。
 
不过,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国内检验人员喜欢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实验室,这就造成了在检验与临床脱节的同时,也荒废了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
 
现实中,国内也的确存在着诸多阻碍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客观因素。比如缺乏相应的检验医师制度从政策上支持检验医师参与临床诊疗;检验医学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导致检验科内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检验医师临床思维较差,无法参与临床实践等。
 
“当然,检验人员必须自己要意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强化临床医学知识,才能从实验室指标的角度去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规律,这才能算是真正的检验医师。”马剑锋说,如果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没有临床的思维,也许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一个平庸的“检验匠”。
 
《中国科学报》 (2012-12-25 第8版 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