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别敦荣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 19:22:9
选择字号:
我们的课堂能否更具智慧性?
 
■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在2012年,我们的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抓住质量问题,尤其是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题做更新的尝试。目前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问题。在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实质性问题上有所触及。
 
这里所说的“实质性问题”,便是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具“智慧性”。
 
课堂教学应该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围绕人才培养,陆续推出了包括“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校企结合改革项目,但这些项目大多还主要通过与实践部门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差距。
 
众所周知,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动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而这方面的训练仅靠实践教学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有课堂教学的支撑。但遗憾的是,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达不到这一要求。
 
在我看来,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老师和众多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问题进行争鸣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但我们现在的授课模式却依然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活动中没有任何智慧可言。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要进入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否则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化。
 
事实上,对于我所提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一些大学的少数教师已经在进行尝试,然而这一过程却非常艰难。我们的相关制度没有配套,一些保守思想和学生的不理解也会给这些教师带来很大压力,这都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实践教学其实也属于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要相互结合、双管齐下。但近几年人们似乎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看来,目前国内不管是顶尖大学还是一般高校,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上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新的一年,我并不奢望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但希望能够有所起色。
 
除此之外,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改革中的做法,我还想提出一些建议:如果涉及到某项教育改革,我们目前的通常做法是试点—总结—推广。其实这样的方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用,现在却早已落伍了。
 
早些时候,我国的教育研究刚刚起步,人才匮乏,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今天国内教育研究已经比较发达,研究队伍也十分壮大,因此应该改变原有模式,在进行试点前,将学校实践部门与研究部门结合起来组织前瞻性研究。比如,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理论工作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做更具有实践性、政策性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试点改革,效果可能会更好。(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A19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