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6 21:15:29
鄂尔多斯沙产业实践
 
沙产业既是干旱荒漠地区未来发展的一种前景,也是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无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钱学森说,要发展尖端技术的沙产业;沙产业是未来农业,要在100年内逐步做,中间不断地有所生产有所发展。
 
前不久,本报记者随刘恕、田裕钊、奥尔洛夫斯基等专家一行,前往鄂尔多斯考察探索中的沙产业。这里发生的一切让奥尔洛夫斯基感到震惊。他曾认为开发会给这里的环境带来灾难,但这次20年后的再度造访,他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来自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结论均已表明,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正在广袤的沙漠催生出希望的绿洲。
 
□本报记者 王卉
 
20年后重返鄂尔多斯
 
早在198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就被纳入国际荒漠问题专家的视野。这一年,中国、美国、苏联三国科学家,联合国开发署(UNDP)、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UNEP),提出了共同开发鄂尔多斯东部三角地的计划。
 
之所以选定鄂尔多斯,是因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风蚀和水蚀叠加并存;荒漠和黄土占据大部分地区;不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当时牵头倡议的科学家,包括美国荒漠问题首席专家巨格尼,他曾绘制世界荒漠化分布图。也包括巴巴耶夫,原苏联荒漠研究所所长,是奥尔洛夫斯基(Orlovsky Nikolai)的老师。
 
1990年2月,三国科学家对鄂尔多斯进行了短期考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田裕钊、郭绍礼,美国的彭佐治,苏联的奥尔洛夫斯基。
 
此举试图以正在开发建设中的鄂尔多斯地区为例,探讨荒漠地区的发展与防治沙漠化的途径。
 
作为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田裕钊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
 
田裕钊解释,据国际经验和教训,在鄂尔多斯这样的地方进行大规模开发,有可能加速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其不良生态和社会后果还可能危及临近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当时认为,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示范区,使地方开发发展活动更趋合理。
 
这次行动也源于更早的荒漠地区治理困境。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干旱和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发生生态灾难,其中一个地区在9个月内饿死25万人。当时,田裕钊和奥尔洛夫斯基分别带领中国和苏联专家前去考察。
 
“非常艰难,不堪回首。欧美国家投入很大人力、物力、财力,探索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和发展,但效果不好。”田裕钊对《科学时报》记者回顾说。
 
刘恕、田裕钊和奥尔洛夫斯基是在苏联列宁格勒时的同学。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时,他们分别代表中国和苏联的专家到会。
 
在内罗毕会议上,针对荒漠地区的治理与发展,各国专家曾提出一些行动方案和措施,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有人就提出找一个研究示范区。
 
但由于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共同开发鄂尔多斯的项目被迫中止。
 
“亲爱的同志们!”此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考察途中致辞时,曾生长在苏联的奥尔洛夫斯基,忍不住用这句最亲切的称谓来表达自己对鄂尔多斯人的敬意。
 
奥尔洛夫斯基,曾任苏联土库曼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副所长,领导过在苏联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培训班“流动沙丘地的固定”、“人工草场的建立”等专项培训。
 
20年后再次踏上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土地,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以色列本·古立安大学教授。
 
鄂尔多斯从基础设施到城市与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奥尔洛夫斯基感到非常震惊。
 
他20年前在这里考察时,有很多煤矿,条件简陋。开采方式落后、分散。同行的专家曾一度担心开采一段时间后,黄河会变成黑河。此次,再次来到这里,奥尔洛夫斯基发现曾经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田裕钊和刘恕多次到过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的变化非常值得总结,有国际重大意义。在内罗毕干旱荒漠化会议后,对于荒漠地带的发展,国际上成熟经验不多,除了以色列,大多是负面的教训。”
 
这都是有世界意义的事情
 
鄂尔多斯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很大程度基于它是煤、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基地。开发初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但随后注意能源的开采方式,重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因此现在看起来并未对生态带来过度破坏。
 
鄂尔多斯富裕了,在工业发展之后也在重视反哺农业和生态。
 
现在,全市每年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入,达50亿元左右。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即是一例,其建设目标之一,是成为沙产业的示范区。
 
“示范区的建成具有世界意义。”刘恕评价说。
 
恩格贝地处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中段,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
 
恩格贝,历史上曾水草丰茂,牲畜成群,风景秀丽。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垦和超载过牧,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逐渐变为荒漠化沙地,使牧人丢弃了草场,农人舍弃了家园,30万亩土地上几乎见不到人烟。
 
1989年,鄂尔多斯集团为改良绒山羊,在此建立了种山羊基地。
 
放弃了集团公司优厚待遇和常务副总裁职务的王明海,带领一批创业者投身于恩格贝的沙漠治理和开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引洪治沙、澄地造田、植树造林。
 
经过20年来的艰难探索,在国内外各方人士支持下,恩格贝沙漠植被绿化面积达到70%,沙漠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沙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1997年恩格贝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并发展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同时恩格贝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比如王震、万里、薄一波、张平化、钱学森、宋平等。
 
生态治理项目需要经过较长周期才能看到效果,特别是在干旱荒漠地带。恩格贝20多年发展就是一个长期持续努力的过程。宋平曾表示,这里需要“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正在成为多方面发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区,进入发展新阶段。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现在已由政府接手,是市属示范区。
 
刘恕表示,恩格贝在新时期的自身发展定位上,要面对人口增长、食品短缺和能源危机的难题,开拓人类生存新空间。因此,历史责任很大,这是要为人类未来作准备。
 
在刘恕看来,全球荒漠地区占陆地1/3,经过努力,其中很多地方完全可能变为人类新的生存空间。
 
承载重任的沙漠科学馆
 
在恩格贝建造的沙漠科学馆,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完善展厅规划设计方案。
 
针对初步设计的展览内容,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王建国说,世界上一些干旱荒漠地区开发引起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能真正引发一些思考,告诉人们如何遵循自然规律,怎样合理利用沙漠。
 
“作为地方官员,这样的警示可以使我们的发展冲动更趋理性,使我们避免走一些弯路,有启迪意义。”王建国表示。
 
沙漠科学馆类似科学宫,是个课堂,刘恕认为,它的主旨是诠释、传播与干旱荒漠和谐相处的理念。
 
“你们很有见地,好样的!”奥尔洛夫斯基对王建国说,这里的沙漠馆规模很大,水平很高,做好了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沙漠科学馆展示的概念和观念是现在人们特别需要的。
 
沙漠科学馆的建设规模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
 
“创建一个科学馆,没有十年时间很难完善,但需要有开始。”王明海表示,以后可以与其他国家交换沙生植物,展示不同地方的沙漠状态。
 
2007年巴巴耶夫教授来访时就曾表示:“沙漠科学馆是我们共同的孩子,将来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资料捐赠过来。”
 
从2011年开始的未来十年,联合国所确定的主题是“国际荒漠化十年”。
 
沙漠中的沙漠科学馆是国家规模的,刘恕认为,恩格贝沙漠科学馆开馆适逢其时,应当说有国际意义,可能成为国际沙漠会议的举办地。可以利用国际项目资金在这里开展固定短期培训班。当然需要再找一些支持单位,找一些国际上的大专家来推动。
 
西部:应慎重的,应发展的
 
“现在有很多孩子看不上农业。”内蒙古一位地方农业院校领导叹息。
 
在鄂尔多斯考察途中,刘恕、田裕钊、王建国也在就此不断交流一些想法。
 
王建国表示,在以色列,从事农业服务业的人是从事农业的人的三倍,我们还没有这么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我们要全力支持有机农业,采取优质优价、同城配送措施,要有规模效应,好好策划。
 
王建国认为,政府花钱,推出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这样的典型实验区很有意义。
 
“我们还有韩国、日本方面的朋友,可以介绍过来。”田裕钊建议。
 
王建国应和:“多见识,进行理念的更新,众志才能成城。”
 
“现在我们是在做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王建国说,“搞农业,我的体会是,水资源对西部而言非常重要。但现在不少地方用水存在不理性以及浪费严重的现象。一旦这点水没有了,就喊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了。”王建国主管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水。
 
“有限的水怎么让它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在西部特别从战略上应予以考虑的。”王建国表示,一亩地用滴灌手段需水30吨,而如果用喷灌,可能耗水150吨。
 
刘恕表示,在西部不少地方看到速生杨,但没人统计这样的造林对水资源的消耗。现存的一个管理误区是认为只有植树才能进行沙漠改造。
 
王建国表示,他们正准备建的四个生态示范区,将根据水分平衡理论,确定植物的品种和空间布局,每个区域16平方公里,科学理性地来解决生态问题,而不是大量种植乔木。
 
沙地上种一片杨树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很多,王建国说:“我们会就不同类型做些样板,以确定耗水情况到底怎样。计划会很快启动,一些结果出来后,将对生态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撑。”
 
选种配置需要时间,刘恕建议,最好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行,一定要继承。
 
有很多基础研究做得很不错的研究院所,刘恕推荐说,比如中国科学院寒旱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内蒙古林科院等,在这方面都有长期的、实在的工作,应该利用它们的积累。
 
最近,王建国也一直在琢磨怎么与以色列合作更有效。“在农业上,没有标准,因为不是产品。可以利用一万亩的试验地,来做到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化。”
 
王建国提议:“可以请他们过来,完全由他们来做。比如,可以给他们一万亩沙漠示范园,带动我们做。”
 
王建国认为,这里有好的农业设施,硬件不差,但品种、管理、技术、市场对接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需加强。需要软件。“要赶紧把以色列技术引进过来、嫁接上去,比如这里也有高密度养鱼。我对恩格贝很有信心!”
 
当然现在程度不同,王建国表示,比如控制水分,没有精细到完全使用计算机。“以色列做到了全自动,我们还是半自动。”
 
王建国认为,规模也是优势,以色列做得很精细,但规模不够。“以色列的重要财富是阳光和头脑。以色列不仅缺水,而且缺沙子。以色列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包括沙子、干旱荒漠都是人类的宝藏。”
 
恩格贝要服务全球
 
刘恕说,全世界饥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荒漠地区,怎么来帮助他们,就是发展沙产业。
 
“关键是理念和认识。”刘恕说,“鄂尔多斯得天独厚,钱学森,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已经把发展方向指引好了。宋平到恩格贝也多次讲了话。不管钱老还是宋老,已经把地区发展蓝图勾画得很清楚。”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被称为化石能源,是过去的太阳能,被称为“用太阳做的罐头”。
 
田裕钊认为,在鄂尔多斯,煤挖得越多,得到的财富就越多,但也意味着剩下的越少。利用“太阳能的罐头”,不要太着急,如果说现在利用带给人们的利益是1,未来可能是2,甚至10,以至更多。
 
田裕钊认为,在鄂尔多斯,现在首先要注意培育人才,使地方官员、企业家等能学习领会钱老的知识和思想,有非常明确的努力方向。同时要把引进人才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以色列奇迹的背后主要依靠科技和犹太人的民族精神。”王建国表示,对照以色列,我们看到鄂尔多斯农业发展的差距、新的希望以及下一步的潜力。
 
通过奥尔洛夫斯基的演讲,王建国感到思路大开,“我们的条件比以色列好多了,光照充足,有沙子,面积比较大,水资源与以色列相比是丰富的,下一步农业发展还有广阔空间”。
 
要把鄂尔多斯建成钱老所提出的沙产业的试验示范基地,王建国表示,眼下重要的是把恩格贝沙产业园区做精、做好、做细。“恩格贝也承载了几代领导人和科学家的重托,深感责任重大!在钱老沙产业理论指导下,把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做好,之后逐步推而广之,扩大效应。”
 
2010年8月,新的恩格贝管委会正式成立,属于县级单位,直属鄂尔多斯市政府领导,人员配齐了,方向明确了。
 
“给我两三年时间。”王建国对刘恕说。
 
作为新上任的恩格贝管委会书记,张众志仅仅在最初5个多月时间里,就到过北京40多次,“每次到北京开会,就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张众志说。
 
防沙、治沙、植树造林,过去说起沙产业,很多人会想到这些词汇,但沙产业的含义远不是这么简单。
 
治沙和沙产业,钱学森认为是沙产业的两个阶段。沙产业,是更高阶段。
 
“如各位老师所讲的,对于沙漠治理,国际上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在促进沙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到知识和力量的贫乏,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使它成为世界的恩格贝!”张众志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发展目标之一,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将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可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目前,鄂尔多斯与中国科学院已经挂牌合作的项目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恩格贝分站;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鄂尔多斯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恩格贝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特种生物规模化培育示范基地。
 
沙产业得到一大批科研院所的支持,对于恩格贝示范区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科学时报》 (2011-06-07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