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洪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4-12 20:26:34
新航天时代:太空战离我们有多远?
 
□本报记者 洪蔚
 
2010年4月22日,“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迷你型”飞行器X-37B轨道测试飞行器送入太空。
 
2011年3月5日,第二架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再次发射升空。对此,有媒体评论认为:美国人再次占了上风,并“狠狠地踢了俄罗斯一脚”。对此,俄罗斯迅速作出反应,计划年内组建空天防御部队。
 
太空,这个人类的梦想之地,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在战争与和平间徘徊不定。
 
航天史学家李成智在《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稿》中写道:航天学的思想基础是千百年来人类的飞行理想与渴望。
 
进入太空本是人类的纯真梦想,航天理论三大先驱之一、俄罗斯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是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
 
然而,在1883年画下宇宙飞船草图之际,齐奥尔科夫是否想到,他的梦想之地,将成为人类新的战场?
 
20世纪末以来,从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卫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记录再次被改写: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使用的卫星技术是前所未有的,对伊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太空战。
 
对此,航天卫星专家、中科院院士杨嘉墀有一个经典评价:空间力量正在成为新型战争的核心支持力量,空天战场开始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肯尼迪就曾预言:“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
 
2011年1月8日,我国跨大气层飞行器试验成功的消息,一时间使西方媒体和学者都盯紧中国。
 
俄罗斯宇航员、航天史学家尤里·巴图林认为,在苏联解体后,航天领域在美国占据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探索与利用太空方面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拥有全球811颗卫星中的413颗,并建立起较大规模的太空部队,拥有多种太空武器,美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国家。
 
2002年,美国军方合并战略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新整合的战略司令部主要负责太空战、信息战、计算机网络战。美空军先后组建了14个航天联队和“试验型太空攻防部队”。无疑,美军太空作战能力是超群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近年来,美国还进行了两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并成功发射了HTV-2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X-51A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尽管这些举动都在“演习”与“试验”的名目下进行,但有关专家认为,这毕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在2008年美国年度防务预算中,用于太空项目的开支增至6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
 
面对这种逼人态势,各国不得不起身应对。
 
在巴图林绘制的航天“争霸”图中,除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四强争霸的格局之外,又添加了印度、日本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1年6月1日,俄罗斯正式组建独立的航天兵部队;2007年1月,印度宣布筹建“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管理印度全国的空间资产,对太空战武器进行概念研究;2009年5月,日本通过了《航空基本法》,日本航空自卫队得以利用太空资源,同时为未来太空行动奠定法律基础。
 
而另一些初具甚至毫无航天基础的国家,如巴西、智利、马来西亚、乌拉圭等国,也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太空的关注,甚至公开表明在军事上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决心。
 
人类真的会陷入太空战危机吗?和平真的只是人类的“纯真”梦想吗?
 
不久前,中国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张秦洞曾公开发表评论认为:空间军事化和太空武器化有悖于人类和平,爆发“太空战”没有胜者,和平利用太空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对此,即便是咄咄逼人的美国,也表达出和平发展的愿望和理想。2007年9月17日,时任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发表旨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的演讲时说,对未来的“太空经济”充满信心,并宣称“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并不轻松,每一步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艰辛。冷战思维的太空竞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面对这新一轮“太空圈地运动”,张秦洞对其“和平结果”依然满怀信心。
 
他表示,虽然还需克服不少挑战,但国际社会也有充分理由坚信,无论这条路上有多少坎坷,只要世界上有真正负责任的大国存在,和平开发利用太空将不会只是一个愿望或梦想。
 
《科学时报》 (2011-04-13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