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包晓凤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8 6:52:1
中国乳企基业长青的根基在于品质

 
牧场的工作人员正在采集奶样做DHI检测
 
□本报记者 包晓凤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西安表示,中国将从千余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中“优胜劣汰”出一批优势企业。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据官方资料显示,“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新政之下,截至2月底只有1/3的乳企通过审核。据专家分析,即便已通知延期1个月,审核完成后估计仍有超过2成的企业退出乳品市场。而有幸通过审核的企业也未必都能过上幸福生活。银桥、飞鹤、圣元、澳优等二线乳企上市公司已报预亏,三元若非卖掉华冠分公司也将再次陷入亏损泥淖。与此相映的是,光明的2010年业绩预告却是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
 
这轮乳业的“大浪淘沙”运动缘起于三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行业危机。虽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乳品企业均作努力,但消费阴影却至今犹存,去年岁末“诽谤门事件”自爆乳业巨头家丑,近期“皮革奶”又再度灼痛公众视线,使国人消费信心雪上加霜。此外又有多家媒体报道,国内消费者频频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西兰、欧美等地扫货抢购奶粉,甚至还曾为此引发多起肢体冲突。
 
日前,记者在一次研讨会上,采访到光明乳业的总裁郭本恒。在郭本恒看来,这类现状实则内地乳业的悲哀。据业界人士表示,虽然乳业商战兵无常法、水无常形,但前提是不能违背良心和法律法规,必须恪守诚信、尊重消费者,尊重创造价值,竞争本源在于品质,这是乳企基业长青的根基所在。
 
“光明的梦想就是把‘西方亮’转换成‘东方红’,红的是出色的品质,照出的是一颗赤诚的良心,让消费者不再对本土乳品望而却步,而是引以为豪。”郭本恒也并不讳言,乳业诚信体系建设和消费信心的恢复,不是靠个别企业努力能够全部挽回的,同时也呼吁政府监管部门再下“猛药”,进一步提高乳品以及食品违法的惩处力度,要“狠”到让不法企业不敢再犯。“只要奖善罚恶持之以恒,‘东方红’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郭本恒告诉记者,虽然当下消费心理阴影还没有散去,但人们对乳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对于持守 ‘剑魂’(良心+勇气)的光明反而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因为尊重消费者必然创造价值,‘东方红’最终必然带来业绩飘红”。
 
据了解,继光明圆满完成“三步曲”战略之后,2011年光明已将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升级为16字箴言“聚焦乳业、领先新鲜、做强常温、突破奶粉”,并以“六大战役,新品明星,科技营销,渠道精耕”的16字市场策略并力促达成。郭本恒今年为光明制定了至少110亿元以上的“兔飞猛进”销售目标。
 
而光明之所以能够在2011年度再次升级战略目标,与其过去4年间实施“三步曲”战略步步高音业绩飘红密切相关。
 
“在过去四年其实光明主要就是做了四件事:磨亮了一把刀,伸直了两条腿,抓住了一群人,跨出了三大步。光明‘三步曲’之所以能够圆满收官,根源得益于我们‘横下了一条心’。”按照郭本恒的说法,这颗“心”实际上就是企业恪守商业道德,保持一颗尊重消费者而非愚弄消费者的“诚心”,也是推进实现中国乳业“东方红”的必要条件。
 
早在2007年业界专家曾经预测,少则5年多则10年,中国乳业市场格局就会相对地稳定下来,产业集中度会继续提高,只剩下几家乳业巨头,与发达国家现在的乳业格局相似。时至2011年,中国乳业版图已经与往昔不尽相同。
 
郭本恒对记者说,光明去年成功拿下新西兰Synlait Milk,预备挺进高端奶粉市场,并为搭建海外融资平台奠定根基,今年的收购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光明如此一连串的伏笔,已经在为其新版图磨砺笔锋、为新蓝图悄然着色。
 
在郭本恒看来,优胜劣汰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也是中国乳业走向健康发展之路的必要条件,而这次“浪淘沙”运动,其实就是“东方红”的前奏。
 
《科学时报》 (2011-3-28 B4 企业·合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