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龙九尊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7 21:36:58
肖小河:如何看待中药现代化问题?

 
□本报记者 龙九尊
 
无论是《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还是国务院出台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都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中药。
 
3月22日,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研究员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对如何看待中医药、如何看待中药现代化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
 
中医药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科学时报》:近些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但是社会上对中医药也存在一些争议,您如何看待中医药?
 
肖小河:不同的人看中医药,眼光是不一样的。我希望能“正眼”地看待中医药。
 
从现在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中医药学历经了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目前中医药科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很多,但我认为,对于中医药学人来说,首先要明确三大基本问题:第一,什么是中医药?第二,中医药研究什么?第三,如何研究中医药?
 
我认为,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更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中药的概念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与时俱进。中药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中药(Chinese medicines)是基于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或经验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的物质”。
 
根据其现代化程度,中药可分为传统中药、近现代中药、现代中药、后现代中药。同时我认为,“粗、大、黑”是中药,“半粗半黑”也是中药,“不粗不黑”还是中药。
 
《科学时报》:中医药学历经了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中医药形成了什么样的传统?
 
肖小河:中医药的传统本身是创新而不是保守,讲求包容而不是排外。我认为,CT、PET、B超、细胞、基因,是现代物理、现代化学、现代生物学的产物,它们不是西医的也不是中医的,既是西医的也是中医的,中医西医都可以利用。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医药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中医药从其内涵来讲是兼容并蓄的,既不保守,也不排外;我们还不应以“出身”论中药:西医药人会研制中药,中医药人也会研制西药;老外也会研制中药,国人也会研制西药。
 
《科学时报》:国家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相关政策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中药要现代化。怎样看待中药现代化?如何实现中药现代化?
 
肖小河:中医药学经历漫长发展历程,发展到今天产生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结合”:结合当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结合保留传统、发扬创新的需要,结合未来人类进步的需要。
 
要保证中药科研又好又快地出成果,我认为需做到“三个优先”:一是直接关联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项目应该优先。现在不少立项课题是绕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外围而走的,直奔主题的还不是很多。
 
二是“古为今用”比“今为古用”优先。“古为今用”就是要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用好,更好地服务当今医疗保健事业。“今为古用”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去阐释和证实老祖宗的东西是科学的、有道理的,二者都重要,但我认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医药学人优先考虑的应是前者。
 
三是“洋为中用”比“中为洋用”应该优先。“洋为中用”,我认为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去提升它、发展它,即中药现代化;“中为洋用”,我认为就是天然药物或植物药的研发模式,提取其单体成分开发新药。二者都重要,但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医药学人优先考虑的应是前者。
 
《科学时报》:中药现代化已经提出很多年了,目前发展现状怎样?
 
肖小河:总体来说,中药现代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眼下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已形成涉及多领域、多环节、多门类的综合性产业链。由上游(大地)、中游(工厂和实验室)和下游(临床)三部分组成。目前发展态势可概括为“两头轻,中间重”。中药学人对中成药生产工艺技术等关注和投入颇多,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十余年,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多,效果也显著,现在很多中药生产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水平都是一流的,与西药和国外大药厂比也不逊色。
 
中药要有话语权
 
《科学时报》:有人提出,在大城市外资和进口药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一现实,中医药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全军中药研究所在做哪些工作?
 
肖小河: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中医药研究既不能模仿跟随,也不能仅仅紧跟前沿,而是要引领和主导未来中医药的发展。有人说,我国科技界盛产注释家和翻译家,缺乏真正的创新发明家。这段话也可为多年来我国中医药科研领域的两种现象做出注解:一是技术标准研制“让老外牵着鼻子走”,受制于国外的法规和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外的法规和标准制定无不与其本国经济利益关联,隐含着技术贸易壁垒。二是科学探索研究“跟着老外感觉走”,没有亮出我们的特色,也难以形成我们的优势。在中医药研究与开发方面,中国应该有、也必须有强有力的话语权。
 
我所主要从事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即中药的 “三性”(道地性、药性、安全性)以及药物的“三新”(新制剂、新剂型、新技术)。“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无针粉末注射系统、肝病中药新药研发”是我所自以为豪的四张“学术名片”。
 
《科学时报》:近年来你提出的“中药大质量观”对中药现代化发展有何指导和参考意义?
 
肖小河:目前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主要是采用化学药模式,即“找成分,测含量”,但是,所检测的成分往往难以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疗效和安全性。为了尽快实现中药“质量标准更加贴近临床,临床标准更加科学有据”的愿景,近年来我所提出了“中药大质量观”并致力于其实践研究。中药大质量观的基本涵义是:中药的质量包括“质”与“量”,要逐步从“质”—“量”分立走向“质”—“量”相关,即以质定量,量从质变;中药质量的控制模式要从单一模式走向综合和多元,其中生物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中药质量的控制范围要从量而不准走向量而又准,基本做到“多也多不得,少也少不得”;中药的用量标准要从经验传承走向科学有据,使剂量不再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有专家评价,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将为中药现代化成果更好地走上临床、加快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提供重要的契合口和推动力。
 
《科学时报》 (2011-3-28 B1 中国生物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