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空调大国走向强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远
近十年来,我国在智能空调方面发展非常快,年增长率在20%以上,尤其是近两年,发展速度更是达到每年30%。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智能空调设备生产国和第二大智能空调设备消费国。2007年全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950亿元人民币,2010年年产值接近4000亿元,多项产品成为世界第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调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空调的总产值和总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和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能源的消耗迅速增加,目前空调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5%。
变频空调是节能空调的方向性产品。从目前智能空调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从节能角度来说,变频空调是首选。目前,传统空调的调温方式是设定温度,空调频率不变,温度低时就停掉,温度高时开启。而变频空调则是,空调机一直运行,温度高了频率就加快,温度低了频率就降低。这样的方式目前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认可,这类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95%,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大概为50%。而我国大概只有17%,所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空调领域做出非常漂亮的工作。从2000年起,格力在科技部攀登计划的支持下,致力于空调核心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围绕变频空调技术设计、制造和控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产品取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际发明专利。
格力完全独立自主开发出多种特点的单转式变频压缩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能效水平。同时为适应以上两项技术的要求,格力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了专用DSP的控制芯片,取得了重大的创新。
这几项技术的成功,打破了智能空调的核心部件和技术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格力的技术经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并且经过行业专家和鉴定小组的认定,所研制的变频空调噪音、效能、功率因素、压缩机等指标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能效已经达到7以上,远远高于国家一级标准。变频空调机的研发成功表明,如果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将为我国从智能空调大国走向强国,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出有力的一步。
新型变频空调机研制成功是我国从空调大国走向空调强国的起步,在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还有不少的课题要做,在空调制冷的前沿研究方面更有不少的新原理、新课程和新方法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为了实现强国的梦想,希望有更多有理想的企业家团结起来,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强国而努力奋斗。
终端节能要自主开发才能站稳脚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
现在大家都在谈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但谈这件事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究竟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水平。到今年为止,我国每年消耗32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按近期发展的形势估计,大概在2020年能够代替近6亿~7亿吨标煤。
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均消费4吨多标煤。现在美国人均消费11吨标煤,我国是2吨多。从趋势上可以看出,未来煤仍然是一个大头,至少占了40%多,要改变这种状况暂时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对我国整个能源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相当长的时期内,煤仍是我国的主力能源。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我国大概还要消耗1000亿吨以上的煤。因此,我们面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要发展,但煤仍是主力。
国际上对我国温室气体的减排压力很大。我要特别呼吁:第一,只能在煤的清洁利用中走出我们自己的创新道路,不能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以前往往是外国怎么做我们怎么做,实际上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煤占相当比例的情况下,要考虑怎么把高碳煤低碳使用。在低碳方面,把煤的低碳利用科学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才能满足我国的要求。
第二,中国节能潜力非常大。在技术方面,比如,今天谈到的格力等一些企业,我认为现在实际上我们节能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尤其是现在要在终端节能。举个例子,电到每家每户以后,用空调或者其他电器,实际上就是终端了。如果这些电从煤矿开采起算能耗,运输能耗、电厂能耗、输电能耗,到用户家里能量只有1/5或1/4,因为电厂最多平均效率不到40%。所以说,最后终端的节能是最重要的。
第三,我们要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来。目前来看,我国每年建筑就耗掉30%以上的能量,北方冬天采暖差不多耗掉40%。在这种情况下,最近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发现完全可以在供暖期间把冷却水厂的能量全部用起来,可以提高50%的效率,这是我们独创的。所以,我感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该静下心来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产品的制造,不要单纯追逐速度。从节能角度来说,终端节能要完全通过自主开发才能站稳脚跟。
最近很多人都在提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就是新兴产业的一大部分。必须抓住新兴产业的核心问题来做,不能追求创造利润抢救市场,又不注重质量,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从节能角度来说,千万不要把新兴的节能环保企业当做低端来做。
迎接知识和信息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汝为
我国建设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尤其是国际化带来的新形势。存在着能源、环境、资源、生态、灾害等多种危机。是否可以这样说,实际上我们面临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
现在的终端设备都在小型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特点就是小屏幕,可以随时移动,还有个性化。我觉得信息技术革命其实是一直在进行的,现在是海量信息时代,信息存储、运算和通讯能力的指数性增长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
信息和知识总是在口头上说,但对它们的进一步理解还值得我们考虑。信息可以说是孤立的、局部的信息,而且是静态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符号化的东西,没有结构的无序的、冗余的信息。知识是互相有关联的、综合的、整体的、网络的和动态的。知识是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的、概念化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分类的、有层次的、有结构的、有序的。
钱学森同志开创了“思维和智能科学”的革命,关于思维和智能科学的很多东西不见得每个人都学过,但是学过的人会有收获。新科学的革命开启了新技术的革命,也就是知识革命。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还有所不同,层次上不一样。
另外,信息社会的重要工具就是基于知识的“语义智能搜索”和应用服务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传统的搜索方法和现在的语义智能搜索有所不同。传统搜索方法罗列了很多没有组织的结果,只能给出与搜索词完全匹配的结果,还有重复的结果,每个人的结果都一样,只能搜索网上的信息,技术和表达的方式和十年前几乎是相同的。现在语义智能搜索不太一样了,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提供有组织、有分类的结果,把搜索和浏览结合起来,提供个性化的搜索结果,直接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答案。
对于科学决策的现代科学支持问题,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发展变化中,持续地为国家提出现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战略,为决策和军事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科学支持。例如,钱学森同志早就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又经过了十多年三代科学家的努力,建成了“信息空间综合集成研讨体系”,是集大成智慧的可操作平台。
云计算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澄
国家实力的基础是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取决于企业实力,因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实力体现为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力。产品、服务、时间、质量、成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企业应当尽到它的社会责任,就是环保,这是永恒的责任。
借此次论坛的机会,我要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创新提几点建议。
第一,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的集成创新。以前讲集成创新,都是把很多东西买过来装在一起叫集成创新。而我说的是,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结合到一起的集成创新,这是实现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理念。
怎样将宏观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变成科学的、可持续的、可操作的管理和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就是钱学森先生的巨系统的思想,包括了管理层面、方法层面、技术层面和优化层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管理层面没有落实到下面的科学管理。所以我国企业的产值和效率远远低于国外,这是当前很多产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它一定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绝不仅仅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事情。
第二,积极而又冷静地在云计算环境下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目前,云计算被广泛地宣扬是有背景的,云计算和宽带战略都是智慧地球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全球化竞争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市场的空间扩张而飞速推进;另一方面,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用明显过时的模型管理着世界,包括管理企业。在这个矛盾下,金融危机的出现绝非偶然。
云计算实际上是分布式计算技术,它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方便利用各个地方的资源进行核算,最后交给用户,用户可以得到非常廉价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对用户设备的要求非常低,使用方便,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所以人们使用网络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未来云计算的模式,它的新设计理念,信息系统、结构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我国每一个部门都有计算中心,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信息系统,这合理吗?如果你用电,每个人都有一个发电厂,每个人都有一个发电机,这个世界会变得怎么样?我国在云计算环节中,管理模式从一个个企业的独立系统发展到资源共享,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共享,金蝶做的友商网提供了网上企业管理服务,有很好的规模,另外提供一定的平台,2.0版本可以在各种分布环境下,在各种计算机平台设置云计算、云管理,这很适合电子政务、企业管理。所以,在云计算上面的管理创新、集成创新大有可为,这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很有用的。
“中国创造”的基础在于“中国制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卢中原
我讲两个观点。第一,“中国创造”的基础在于“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提出需求。没有“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产业配套体系、产业生态环境,“中国创造”就是空中楼阁。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已经提出再制造业化,也就是重振制造业。美国在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提出振兴计划,并且提出要重振制造业,扩大出口,在五年内使出口翻一番,成为第一出口大国。
我认为,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层次较低。因此,应该考虑“中国创造”要为“中国制造”作出什么贡献。除了美国、日本提出制造要重视亚洲,法国也提出重振制造业。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不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传统产业也同样面临着重大的竞争,市场的重心都会发生调整和转移。一定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禀赋地区、不同结构层次地区对“中国创造”提出的要求。
我国需要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不同环节的技术改造。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断调整变化,这个顺序就是在研究不同的战略层次、不同禀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什么要求。
第二,“中国创造”要为提升“中国制造”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不是脱离“中国制造”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创造。其产业基础是什么,是否对于中国低端的国际分工地位起到切实提升作用,这需要好好探讨。
这两个观点看起来是交织在一起的,第一点“中国创造”不能忽略“中国制造”的产业优势,要将中国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作为自己创造的引领。反过来就是要为“中国制造”的产业提升进行检验,否则“中国创造”是没有生命力的。真正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比如格力、华为、中兴、联想、海尔等,他们真的创造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我国的制造业基础太雄厚了,很少国家的产业配套体系能像中国这样完整。外企的战略在发生变化,市场本地化、研发本地化、制造本地化,这三个本地化就使“中国创造”要为“中国制造”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如何抓住机遇提升自己,反过来再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科技航母”要为提升产业形象作贡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霍建国
“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真正加快这种创新型国家或者技术创新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十二五”,甚至关系到中国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要处理的一个问题。
创新的概念是什么?就是要开发一种新的产品,或引入一种新的工艺,或采用一种新的原料替代另一种原料,或是开拓出一片新的市场,要么就是改变管理模型。但我们发现,我们确实在这些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已经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不相称。
目前,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很多专利停留在研究机构层面,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小企业自己又无力配备更强的技术人员。改变市场运行体制,把创新转移到以企业为主,并且是企业自发投入的机制中去。另外,市场的竞争环境还不到位,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肯定不足。
中国的巨型“科技航母”,需要从三个方面,为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形象作贡献。
第一,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国际上高端竞争的焦点。最近美国国情咨文提到中国的超级计算机、高速列车和太阳能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而且要有序地、可持续地发展,需要从基础研发到市场应用形成产业链。
第二,是要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钢珠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常用的中性笔,在美国售价为1.99美元,而中国制造该笔的工厂在其中的获利仅为1毛钱。中国在这些领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不能什么都不进口,但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上的位置,使价值分配更加合理。
第三,是大幅度增强服务业。这既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求,也是节能减排、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需要。
以上这三方面都需要科技创新强有力的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再加上企业的刻苦努力,将可以最终重塑中国的产业形象。(潘希/整理)
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
核心科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支撑着所在国家的产业形象。外界往往以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来评判一个国家的产业品质、产业的形象以及产业发展的实力与发展的前景。如果不能以核心科技为支撑,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转移,中国经济就无法真正获得新的驱动能量。也会失去全球市场,我们应当勇敢地面对挑战,并紧紧抓住机遇,推动全球制造中心向全球创造中心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
现在中国的家电在全世界、全球市场占的份额已经达到了49.1%,但是我们自己的品牌也只有2.89%,这说明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岂止企业的创新能力弱,就是以创造、创新为本源的我国科教界,真正自己原创性的知识和技术成果又有多少呢?国家靠什么强?只有依靠创造、创新。道理说起来是清楚的,然而制造与创造虽是一字之差,但意思相差千里。跟过去相比,我国科技界现在科研经费有大幅度的增加,人才数量是世界第一,而且青年、优秀的人才也在茁壮成长,条件都在大大改善,可是为什么我们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不强,创新水平还是不高。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我认为这既是对科技界的殷切期盼,也是对中国企业界的殷切期待。作为中国企业界的一员,我深切地感到肩头的责任。不断突破核心科技就能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影响力。不断突破核心科技,就能使更多的中国产品成为世界名牌。中国企业应当有志气也应当有能力为全球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的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的高科技产品,这也应该是中国企业界的永恒追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冯飞: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革命。中国工业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的转型期,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经济增长必须转到创新驱动上来。作为后发国家和赶超性国家,如何能够实现持续增长,不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选择是创新驱动。此外,产业和产品的形象极为关键。最近我看到欧洲一些国家搞了产品碳足迹这样的制度,这对于未来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警觉的同时,也要利用这一机会,在低碳经济领域有所作为。
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胥和平:
中国的技术积累经过30年,特别是经过过去5~10年的积累,技术能力、消化能力及技术和产业的配套能力都提升了,我们已经到了可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改变中国产业形成的时期了。“十二五”期间,如何集成利用全社会的科学资源,动员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力量,聚焦一批重大的核心科技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这对于提升我们产业的创新能力、产业的形象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时报总编辑刘洪海:
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有学习型媒体,做媒体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都在面对非常高明的老师。我认为首先要向格力、金蝶这样的优秀企业学习,学习他们创新的管理经验。其次要向专家学习,戴汝为老师告诉我们,正是因为钱学森的思维革命,引起了技术革命、引起了整个智能搜索引擎的革命,这带来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吴澄老师告诉我们,国家的实力靠企业,企业的实力靠它的商品和服务,这些观点对于媒体来讲是一种极大的启发。最后,媒体之间也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张曙光:
2010年中国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国家将拿出大量资金进行投入。但怎样投入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我想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科技园区的国家,大量兴建科技园区的发展方式是否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推敲。未来我们如何通过各项投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素质,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金蝶国际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
中国的再崛起,需要中国承担更大的国家责任,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企业要在全球立足,成为一个领导品牌,同样也需要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怎样做到为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呢?企业要转型要升级,一定要往微笑曲线的两端走,所以只有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够具备一种不可模仿和复制的能力,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核心科技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辉:
产品和国家的形象实际上是非常相关的,国外对中国的认识是从产品认识开始的。产品的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实际上也就是它的核心技术。格力电器在2000年以后,加大了对核心技术的投入,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格力电器在科技上的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与一些鼓励政策和奖励体系分不开的。只有通过上述手段,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国家的产业形象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原诗萌/整理)
(本版照片由潘希拍摄)
《科学时报》 (2011-3-18 A4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