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14 6:34:25
抓住机遇 夯实基础 迎接挑战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生物产业







 
编者按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产业受到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通过调研等方式,提出议案、提案、建议,为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本版摘录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国家层面应树立发展大中药产业理念
 
十多年来,中药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中药工业产值不断攀升,从1995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560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10048亿元)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实施中药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形成了大中药产业。
 
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等,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国家层面应树立发展大中药产业理念,充分认识大中药产业这一新型产业的战略意义。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优化大中药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大中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在大中药产业立项、审批、资质准入、质量标准、物价税收、市场流通及监管等各方面建立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目前最需要的是修订充分体现中药特点的大产品注册管理办法,推进实施大中药产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二,加强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尽快组织制订2012~2020年中药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纲要,制订发展中药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统一规划(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等);完善中药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保障制度(新品审批、物价税收、运输流通)。
 
第三,加大对大中药产业建设支持力度。国家相关部委应继续将中药基地建设作为重点,促进各基地间加强联合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集成、共同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在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中心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向中药产业倾斜。
 
第四,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大中药产业产学研联盟,探索建立在市场机制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第五,注重资源保护。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加强道地药材研究,建立中药植物园,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设保护区,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加强替代品研究和开发。
 
政协委员、西安事变研究会会长杨瀚:
 
立法推行生物分解垃圾塑料袋
 
我国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存量已达70多亿吨,全国665个城市生活垃圾年成运量约1.6亿吨,因填埋侵占的土地面积惊人且面临无法处理,要解决上述难题,需要认真评估生活消耗和垃圾处理模式。政府应立法推广生物分解垃圾塑料袋。生产的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在商业销售、服务场所、居民住宅区等可以有偿或免费提供分解垃圾塑料袋,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产业政策审批、核准和备案生物分解高分子材料、改性料及其垃圾袋与购物袋制品的生产企业,并给予一定财政补贴,给予税收减免、出口退税等扶持政策,并对传统聚烯烃塑料袋加重税收。
 
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礼华: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进步主体的作用
 
生物产业已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生物医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将会明显加大。生物医药企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适应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从安科生物近年来的发展经验看,总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持续不断的产品研发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进步主体的作用,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是重要的因素。目前,高端科技人才不足特别是领军人才还很短缺。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大有可为。
 
人大代表、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
用科技“武装”农业现代化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较为严重,新生代农民大多不愿回农村,或已不懂如何种田,农地季节性的抛荒现象常见。不实现农业科技机械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只是一句空话。科技体制和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已迫在眉睫,要真正加快实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增强科技创新的水平。
 
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扶持的政策力度。同时,加大鼓励农地在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实现经营权的长期转移,使耕地逐渐向农田大户集中,弥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应从财政、税收、土地、户籍、信贷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及学有所成的新生代农民融入农村农业,在农村发展。
 
人大代表、山东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全:
 
新药研发主体转变是医药科技创新起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政府这几年作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医药领域来说却还存在一些问题。新药研发是我国医药工业的软肋,企业研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经济效益低,这些情况的存在一直困扰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新药研发课题和经费掌握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机构。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研发市场的需求,研发效率低下、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脱离市场需求。同时高校中以教授为中心的科研组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与组织化的力量,好像单打独斗的个体户,在解决共性关键问题上缺乏合力,国家的巨资投入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中支持了许多原创药物研究,对用于高通量筛选的化合物库的投入是多头建设,缺乏共享。
 
我国现行的药品GLP和GCP规范与国际规范尚有明显差距,影响了参与国际间的药物创新合作,影响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前进。我建议,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国家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通过集成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有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集聚。在政策支持方面,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政策、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
 
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少仙:
 
应尽快出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补贴政策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主要是农业废弃物大多数没有被作为一种资源利用,随意丢弃或者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一是要加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补贴力度。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作为今后政府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设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专项,重点对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发的企业和组织给予贷款贴息和奖励,对利用其开发产品的农户和经营主体给予相应的价格补贴。
 
二是要加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税收、金融支持。对从事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生物能源开发、农村沼气管理维护等企业和组织,其购买设备等投入给予融资便利,其经营享受税收减免。
 
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何悦:
 
加快制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
2009年8月,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玉米颁发了安全证书之后,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对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现状极为担忧,呼吁尽快制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有法可依才能保障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在计划、试验、生产、运输、销售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才能保护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平衡和国人身体健康,推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时报》 (2011-3-14 B1 中国生物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