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杜玲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14 6:34:25
导航科技,品味淡泊人生

 
□杜玲娟
 
“做有兴趣的事,同时解决一些关键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从事导航定位、测控技术及光纤传感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熙源在注重从工程实际中提取基础科学问题并解决基础科学问题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陈熙源的导师、著名惯性技术专家万德钧就开始进行攻关捷联惯性导航基准技术,并逐渐把握了国内惯性导航的主要发展方向。耳濡目染之下,陈熙源对其核心——陀螺仪产生了兴趣,开展了陀螺仪漂移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为捷联惯性姿态基准精度的提高和系统的实际应用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
 
除了导航定位技术,他也在进行测控技术及光纤传感领域的教研工作。近10年来,他在这几方面完成了5个纵向课题,鉴定结果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承研的3个军工配套项目是围绕型号项目研究高精度的陀螺罗经或提高导航精度方面的,目前都得到较好应用。
 
此外,他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课题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A类)等多个项目。承担这些国家重点课题,首先要直面巨大的压力:在工厂做调试试验到凌晨两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研究中系统精度出不来,压力非常大,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反复测算,查找原因;在海上进行系统调试时,面临系统精度出不来,仪器就马上扔到海里的压力,他坚持自信冷静地工作,不放过丝毫的误差……
 
经过实践检验,陈熙源在测量中型船体变形中的某一研究成果已获得应用,目前该产品产值已近两个亿;另外两个惯性导航仪器的成果也正在推广中。
 
近几年来,他主要在研究采用GPS和惯性仪器围绕大型载体动态变形的理论和方法,而其在新型导航理论和高灵敏度、抗干扰性、高动态等不同需求的卫星导航软件接收机的理论和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很快。这些成果在提高测量船测量飞船的轨道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智能微型飞行器和车载导航等领域前景广阔,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难以估量。
 
多年来,陈熙源习惯于循序渐进地践行自己的科研计划,也习惯于关注国际前沿、拓宽科研思路。他是自己眼中的小人物,却不知不觉中成为这个时代导航科技的先锋。
 
《科学时报》 (2011-3-14 A7 人物)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